散户必看!银行股上涨的3个底层逻辑
发布时间:2025-4-2 14:55阅读:503
第一个原因,其实是“跌无可跌”
三年前我刚炒股时,总觉得银行股盘子大、涨得慢,根本不屑看。直到去年偶然翻到一组数据:当时A股银行板块平均市净率(PB)只有0.7倍,相当于用7毛钱就能买到1块钱的资产。我这才反应过来——市场对银行股的定价可能太悲观了。
这就好比菜市场里,平时卖10块一斤的排骨突然打折到7块,大妈们肯定抢着囤。机构资金也是这个心态,特别是年底基金要保收益,与其冒险追高,不如捡点“便宜货”安全垫底。
第二个关键推手是政策预期
今年二季度开始,我发现朋友圈里的银行客户经理突然活跃起来,都在发“消费贷利率低至3%”的海报。后来查资料才知道,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超预期,说明央妈在偷偷“放水养鱼”。
这时候银行股就像个“水坝”,流动性越宽松,吃利息差的空间越大。特别是最近房地产政策松绑的消息频出,别看现在楼市还冷清,但开发贷、按揭贷这些业务链条一动,最先受益的肯定是银行。
第三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避险情绪
上个月大盘跌破3000点时,我亲眼看到群里有人清仓科技股,转头就买了银行ETF。这操作乍看很怂,细想却聪明:银行股每年5%左右的股息率,比理财收益还稳当。市场越震荡,资金越往“避风港”里钻。
不过话说回来,普通散户想实时追踪这些宏观变化太难了。就拿我来说,上个月某股份制银行突然大涨5%,我查遍新闻才发现是外资投行悄悄上调了评级。这种信息差,真能把人急出白头发。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请问股价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26
-
美联储二次降息落地,黄金还会涨吗?
2025-11-03 09:26
-
券商持续看好,半导体ETF究竟怎么选?
2025-11-03 09:26


当前我在线
18780236641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