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券市场继续吸引专业投资者
发布时间:2025-8-22 10:25阅读:6
在港交所近日公布的2025年半年报中,债券通北向通的数据格外亮眼:交投维持增长,上半年日均成交额升至459亿元的半年度新高,同比增长3%。
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外资配置中国债券市场再度提速。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吸引力不断提升,正在成为国际投资者的重要配置方向。
中国债券市场吸引力凸显
从数据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5年6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截至6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4.3万亿元,占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的比重为2.3%。
回顾此前历程,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三大债券指数是关键转折点。中国债券在指数中权重达6%至10%,推动被动资金大规模流入。“自2018年3月起,外资持有中国境内债券的规模从约2000亿美元扩大到2022年高点的6000亿美元,实现了快速增长。不过,整体而言,外资目前对中国境内债券相对低配,当前外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占比仅为2.3%,并不算高。”瑞银资产管理亚洲固定收益组合主管桂林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占比较低背后的原因或与外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的时间较短有关。桂林表示,在2016年推出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投资计划后,外资才真正大规模进入中国债券市场,外资准入便利化加速。2017年债券通启动后,投资额度限制基本取消,从开始到现在的几年时间,尚不足以让外资深入了解中国债券市场。
除了制度建设外,桂林称,推动外资增配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近年来全球投资非美元资产趋势的加速。瑞银近期对全球央行客户的内部调查显示,2025年以来,各国央行仍在增持人民币与欧元资产。桂林认为,中国债市有望迎来新一轮资金流入。
“美元资产的不确定性,促使主权基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重新寻找非美元避风港。”桂林表示,最近几个月,包括欧洲、美国的投资者,都在考虑是否要把美元资产分散化到非美元资产,中国债券市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具体配置品种上,外资机构表现出对流动性的偏好。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6月末,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托管余额4.2万亿元;分券种看,境外机构持有国债2.1万亿元、占比49.6%;同业存单1.2万亿元、占比27.2%;政策性银行债券0.8万亿元、占比19.1%。
“投资者会先买入熟悉、安全的品种。其中,大量资金流向银行大额存单,反映出外资对不同债券品种的逐步认知过程。”桂林表示,“未来,外资机构偏好或拓展至信用债及资产支持证券,境外客户已开始深入研究中国信用债及资产证券花(ABS)等品种。”
外资配置或将进一步加大
展望后市,业内普遍认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资机构来说具有规模大、开放度高、相关性低、波动率低等多重优势,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中诚信国际团队认为,对外资主体来说,人民币债券市场具有政策支持、避险属性等优势,其本质原因是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随着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继续提升,后续外资配置或将进一步增加。
在桂林看来,外资对中国境内债券配置的新一波“配置浪潮”雏形已现。由于中国债券市场与其他发达市场固定收益的相关性较低,具备良好的分散化配置价值,将继续吸引寻求多元化的投资者。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流入中国债券市场的外资大多是中长期配置,外资机构主力是各国央行、养老金、保险公司等专业性机构投资者。“人民币债券纳入三大全球指数后,被动资金持有的指数基金往往是中长期配置。”桂林表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资机构具有规模大、开放度高、相关性低、波动率低等多重优势。中长期配置往往能享受低相关性、低波动性、资产配置分散化投资等好处。
“当前,中国债券市场以25万亿美元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过去10年增速显著,从不足10万亿美元跃升至当前体量,与中国经济规模高度匹配。”桂林表示,“中国债券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的债券市场,对国际投资者有重要的市场价值,中长期而言,外资有望持续积极配置。”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基金怎么买?中信证券最新资产配置策略曝光
2025-08-18 11:15
-
速抢!818 理财节大狂欢,十大金融公司节日福利全汇总
2025-08-18 11:15
-
恒大退市落幕,谁在退市边缘?投资者避险攻略请收好
2025-08-18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