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全球定价新秩序,共探期市开放新征程
发布时间:20小时前阅读:30
8月19日,由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下称芝商所)集团主办,期货日报承办的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在郑州正式拉开帷幕。此次论坛聚焦行业前沿,在首日举行的对外开放分论坛上,与会嘉宾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了中国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路径与前景,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多元视角剖析开放路径
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杨光在致辞中表示,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联动效应的关键环节,更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当前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占全球总量超六成,交易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有助于完善我国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优化市场规则制度体系,推动我国期货市场实现“量质齐升”,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
“持续扩大开放是期货市场行稳致远的重要路径。”面对全球经济秩序的深刻变革,杨光表示,中国期货业协会将积极推动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期货行业不断提升服务国民经济、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稳妥推进期货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郑商所落实基本国策的使命担当。
该负责人表示,对外开放是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的必由之路。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为国际市场提供更多的期货和期权产品供给,优化市场规则制度体系,吸引更多境外客户参与,完善期货市场的参与者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与此同时,对外开放也是服务产业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抓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境内外产业链企业对风险管理、定价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强烈,推动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够为境内外企业提供更多有效的避险工具,为跨境贸易提供更加公平的价格基准,有助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该负责人表示,未来郑商所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持续探索跨境合作,不断优化制度体系和环境,推进境内外企业广泛利用期货价格进行贸易定价,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服务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
全球机构探寻风险管理新机遇
外方代表也表达了对期货市场开放的看法。芝商所集团亚太区客户发展和销售服务部董事总经理蒂姆 史密斯(Tim Smith)强调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加剧时期尤为关键。在他看来,日益加剧的市场波动正考验着全球金融体系的强度与韧性。在此环境下,中国期货市场与全球衍生品市场持续发展、创新,以满足各类机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及金融机构)日益复杂多变的风险管理需求。
嘉利高全球包装部经理加雷斯 兰姆表示,2025年全球市场受多重不确定性冲击。尽管受到贸易战和地缘政治冲击,但全球贸易增长仍可期。全球瓶片的需求仍具韧性,中国以29%的全球瓶片需求占比成为核心驱动力。而需求增长与市场波动加剧,让瓶片贸易参与者对稳定、透明的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更加迫切。
据加雷斯 兰姆介绍,在过去的12个月中,嘉利高已多次运用瓶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锁定跨境价格波动风险。目前,嘉利高正在积极推动郑商所期货产品跨境使用,引导PTA买家从固定价转向期货定价,为无法直接接入郑商所系统的国际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贸易商、加工商)定制风险管理方案,搭建对接桥梁,让更多参与者共享中国期货市场价值。
翱兰农业中国及东盟区总裁贺满袖在演讲中深入剖析了全球商品期货市场格局变迁,揭示了中国期货交易所在农产品定价领域的崛起之路。贺满袖提到,全球市场格局深刻变革,亚洲力量强势崛起。亚洲交易所正逐步主导全球商品交易,中国在农产品期货领域的影响力持续攀升。
“对中国交易所尤其是郑商所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努力方向应当是提升大宗商品价格的国际影响力。”贺满袖表示,随着市场开放深化与基础设施完善,中国期货价格将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体系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为跨境贸易提供更高效、透明的定价基准与风险管理工具。
在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各类机构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环球支付方案部产品总监林达权深入剖析了托管行业在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关键角色与定位。他表示,境外客户高度关注交易品种、开户效率、资金结算能力及服务水平。其中,产业客户侧重所需套期保值的品种,投资类客户看重品种数量与覆盖面,合格境外投资者渠道因覆盖品种范围广较受青睐。
闪策科技总经理吴学华则从市场需求、发展潜力、现存挑战及破局动力等维度切入,结合行业数据与企业实践,提出以“技术赋能”破解跨境交易难题的具体思路,为分论坛讨论提供了技术服务方的实践视角。
差异化竞争成高水平开放关键
在圆桌讨论环节,业内多位资深人士围绕“期货行业对外开放的路径与展望”主题,深入探讨国际业务实践、区域优势、出海机遇和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为行业高水平开放绘制清晰蓝图。
“在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合作共赢是主旋律,差异化是期货经营机构竞争的关键。”中粮期货副总经理杨英辉表示,期货公司必须找到自己的特色。中粮期货基于套期保值业务的优势,将服务实体作为“突破口”,发挥自身优势,将套期保值经验分享给全球市场中的中资企业。
东证期货总经理唐雷表示,金融科技是东证期货的重要标签,其通过技术的不断迭代形成差异化的服务。在国际化发展方面,东证期货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加快海外布局,立足新加坡子公司,继续设立英国子公司,加大海外业务的开拓。二是紧跟监管节奏,第一时间把新的对外开放品种纳入营销清单,重点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外资企业,做好投教与落地服务。三是持续升级境内境外一体化服务,把期货、现货、场内、场外、在岸、离岸六大场景打包成一站式方案,为境外客户量身定制跨境风险管理服务。
有外资背景的期货公司具有国际资源、合规管理、风控体系等天然的优势,在参与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过程中也在积极地探索适合自己的业务模式和发展路径。
“在建立瑞银期货之初,我们就已经把差异化发展路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方针。”瑞银期货总经理李冬宇表示,在落实这一战略过程中公司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公司背靠强大的国际平台,深度挖掘全球客户网络;二是搭建既符合国内市场监管要求,又能够借鉴国际最佳实践的平台。
摩根大通期货深度受益于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随着中国逐步放开特定品种和合格境外投资者交易,公司业务重点已转向“引进来”。摩根大通期货总经理潘凤在论坛上表示,期待更多的国际化产品可以推荐给国际投资者。
“服务实体经济是期货市场的核心价值,而高水平对外开放正是释放这一价值的关键。” 磐石金融首席执行官石成虎认为,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的商品期货市场对全球的产业客户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引进来”是很好的机会,也很容易见效。
辉立Nova总裁张赐政对中国期货市场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希望继续在中外市场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帮助更多国际客户真正参与、理解并扎根中国期货市场。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基金怎么买?中信证券最新资产配置策略曝光
2025-08-18 11:15
-
速抢!818 理财节大狂欢,十大金融公司节日福利全汇总
2025-08-18 11:15
-
恒大退市落幕,谁在退市边缘?投资者避险攻略请收好
2025-08-18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