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策合力增强外贸企业“出海”底气
发布时间:2025-8-12 09:02阅读:9
今年以来,美国关税政策频繁变化给世界经济蒙上一层阴影,全球增长动力减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冲击。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金融管理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稳定经济的金融支持政策,助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取得明显成效。
政策护航企业扬帆“出海”
作为港口城市,天津市制造业外贸企业占比较高。为了指导企业有效应对外部市场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组织辖内金融机构健全完善“融资+结算+避险”产品服务体系,及时帮助外贸企业纾解困难。例如,进出口银行天津分行对于因外部环境导致进出口额波动但经营基本面良好的外贸企业,按存量业务规模核定跨境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加大稳外贸领域信贷投放力度。
在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沿海城市青岛,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等部门印发《关于金融支持青岛市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强货币信贷政策及产业政策协调联动,建立重点外贸企业白名单,依托支农支小再贷款创新设立“青贸融”特色融资模式,引导全市法人银行加大对外贸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6月18日,辖内法人银行已为138家重点外贸企业发放符合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领域贷款5.43亿元。
近年来,广西玉林市向海图强,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形成了装备制造、新材料、纺织服装等一批主导产业。中国人民银行玉林市分行组织辖区金融机构发挥“汇小二”特色金融服务品牌作用,推动存量、增量信贷融资和外汇政策措施协同配合,指导金融机构向企业推广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借助数字化手段和“一企一策”缩短资金入账时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做好承接产业转移企业跨境金融服务,指导企业利用加工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政策,降低跨境资金收付频次、汇兑成本和“脚底成本”等,促进加工贸易额快速增长。统计显示,2025年前5个月,玉林市外贸进出口127.4亿元,同比增长209.4%。
金融机构积极响应稳外贸稳外资的政策号召,围绕企业的经营生产状况和金融需求,精准进行支持。例如,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成功为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万邑通办理外汇买卖业务,专项支持其澳洲仓的物流费用等国际结算需求。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对重点客户外币贸易融资及海外资源开发贷款给予20个基点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补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着力提升企业汇率避险能力
在市场波动时,利用汇率避险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外贸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资金压力。为了提升企业汇率避险能力,国家外汇局内蒙古自治区分局扎实开展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专项行动,包括制定方案、政策宣传、减费让利等多项举措。2025年1至5月,内蒙古自治区外汇套保比率为13.76%,同比增长87.21%。
为帮助企业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国家外汇局营口市分局建立“汇政银企”宣传对接机制,构建“政策传导+全面梳理+精准对接”服务模式,定制专属汇率避险方案,提供多样化的外汇衍生产品。2025年以来,新增汇率避险“首办户”12家。
国家外汇局驻马店市分局健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金融服务机制,帮助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一方面,开展企业集中政策宣讲培训和“一对一”现场调研宣讲;另一方面,逐月向银行反馈涉外企业衍生品业务“未办户”和“汇率风险敞口较大”企业名单,督导银行有的放矢做好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截至6月末,驻马店市汇率避险衍生品累计签约户同比增长65.6%,签约金额同比增长82.9%。
在丰富汇率避险产品服务方面,金融机构纷纷推出多元化解决方案。例如,中信银行天津分行推出“区间盈”产品,通过期权组合锁定特定区间汇率,兼顾套期保值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需求。为了帮助企业把脉市场动向、探讨避险良策,5月30日,上海银行联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举办“新形势下企业汇率避险研讨”活动,来自上海、深圳、浙江等地制造、贸易、科创等领域近30家企业代表参会,与会专家围绕汇率风险管理、关税政策对汇率市场的影响、多元化避险工具选择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为支持外贸稳定增长,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创新推出“关税避险+数字赋能”跨境金融解决方案。截至5月末,该行累计服务外贸企业1.6万余家,带动出口业务量同比增长12%,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突破400亿美元,以金融力量助力中国企业扬帆出海。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则通过完善汇率避险机制和创新外汇服务模式,全方位提升对外贸企业的避险服务质效。
跨境人民币结算助企业降本增效
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某牲畜进出口企业财务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以前用外币结算不仅手续繁琐,还面临汇率波动风险,现在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后,不但规避了汇率风险,资金到账还更加及时。”
为了帮助企业减少汇兑成本,缩短资金结算周期,中国人民银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分行坚持本币优先,持续加强跨境人民币政策宣导,激发和培育企业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内生动能,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该行积极落实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政策,联合辖区外汇与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对辖内涉外企业进行评估和认定,动态调整优质企业便利化名单,通过政策精准宣传、服务效能提升、部门协同联动,推动博州辖区跨境人民币业务扩面增量,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在以发制品出口闻名全国的河南许昌市,中国人民银行许昌市分行指导涉外银行机构利用线上智能生成单据、一键核实报关单等功能,实现企业线上申请、银行即时受理、货款当天到账,不断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帮助企业节省“脚底成本”。结合许昌外贸企业对美国市场依赖度较高、受关税政策持续加码影响较大的现实情况,通过走访、座谈、制作动漫和长图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加大汇率避险等涉外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外贸企业进一步向人民币接受度高、跨境人民币使用壁垒较低的东盟、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拓展业务。
贴近企业提升外汇服务质效
为指导外贸企业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冲击,各地外汇管理部门主动贴近企业,不断提升外汇金融服务质效。国家外汇局黑龙江省分局着力建立以外汇管理部门为主导、行业主管部门协同配合、银行业共同支撑的跨境综合服务体系,全省已建成多个县域“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县域外汇政策咨询服务中心”等特色服务点,有效满足县域主体外汇政策关切与跨境金融服务需求。该分局还组织辖内各地(市)分局升级外汇管理政务服务系统,打通跨境金融服务重要节点,实现结售汇市场准入、跨境结算等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大幅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近日,国家外汇局陕西省分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外汇管理“三提三促”专项行动,聚焦提升跨境贸易投融资规模、提升外汇管理服务质效、提升外汇风险防控能力三大任务,涵盖推动外贸新业态结算便利、推动优质企业贸易便利化政策优化扩围、推进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如QFLP试点)等18项政策措施。
为尽快推动各项外汇便利化政策落地见效,国家外汇局梅州市分局积极拓展线上宣传路径,聚力形成以外汇局为核心、银行为节点、辐射向企业的高效政策传导网络,通过微信等线上媒介发送政策解读要点,让政策红利实现“广覆盖、快速达”。同时,积极打造立体式、全渠道宣传阵地,依托8个县(区)16个外汇服务联系点,开展线下政策宣讲,以“管家式”“全方位”的服务指导,推动市场形成“越合规、越便利”的良性循环。
面对外部冲击,金融管理部门通过出台支持政策、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以及加强指导等措施,增强了企业“出海”底气,促进了外贸企业稳健发展。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新手投资小白必看!中信证券低风险基金2025投资指南
2025-08-11 11:10
-
消费寒冬破局密码:年轻人正用「情绪价值」改写万亿市场规则
2025-08-11 11:10
-
TLAC非资本债究竟是个啥?国有大行居然发行规模近1700亿
2025-08-11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