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月报】供需矛盾突出涨势难续
发布时间:2025-7-31 07:55阅读:28
7月份,在国内"反内卷"政策持续深化、市场监管趋严的背景下,煤炭板块受政策利好提振呈现强势上涨态势,成本端支撑显著上移形成价格驱动。尽管成本推动效应带动聚烯烃价格重心稳步抬升,但受制于供需基本面持续宽松的制约,价格反弹空间受到明显压制。进入8月份,煤炭价格维持高位坚挺态势,成本端支撑效应持续存在,对聚烯烃市场形成底部支撑。然而从供需结构来看,供应端维持高位运行态势,而需求端随着传统消费淡季来临呈现季节性走弱特征,供需错配矛盾进一步凸显。在此背景下,尽管成本端存在支撑,但基本面弱势格局将限制盘面上涨空间,预计聚烯烃价格将延续"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区间震荡走势。
7月份,塑料与PP主力合约整体呈现窄幅上扬态势。月初,国内“反内卷”政策持续发力,煤炭板块受此提振大幅走强,成本端支撑显著上移,直接带动聚烯烃价格重心稳步抬升。与此同时,大宗商品市场整体情绪升温,在多头资金主动入场的推动下,聚烯烃期货价格进一步上行。然而,至月末市场情绪明显降温,煤炭板块自高位大幅回调,成本端支撑减弱拖累聚烯烃期货价格同步回落。其中,塑料2601合约与PP2601合约均下探至下方均线系统附近,技术面呈现支撑试探态势。从基差表现来看,截至发稿,塑料基差为154元/吨,PP基差为-81元/吨。结合基差季节性规律分析,塑料基差后期存在走阔预期;而PP基差预计将在-100至100元/吨区间内维持窄幅波动,套利空间相对有限。
2.1
旺季背景下 煤价相对坚挺
7月份,在国内“反内卷”政策持续深化、影响逐步扩大的背景下,煤炭板块率先掀起一轮强劲上涨行情。7月22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促进煤炭供应平稳有序的通知》,政策利好进一步催化市场情绪,推动煤炭板块加速上扬。然而,至月末市场情绪快速退潮,煤炭板块遭遇剧烈调整,价格“急刹车”式回落,并带动煤制烯烃成本重心同步小幅下移。从短期来看,尽管市场情绪已显著降温,但煤炭行业基本面尚未出现实质性恶化,供应端与需求端暂维持相对平衡状态,因此预计短期煤炭价格相对坚挺,回调幅度有限。而中长期来看,三季度作为传统用煤高峰期,季节性需求支撑较强;叠加“反内卷”政策在产业链各环节逐步落地实施,有望通过优化产能结构、稳定市场供需等途径对煤炭板块形成持续利好。基于此,预计8月份煤炭价格在供需双向支撑下仍将保持相对坚挺态势。
反观原油市场,7月份布伦特原油连续合约价格在66-71.53美元/桶的区间内窄幅震荡,主要源于供需持续博弈的结果。从供应端来看,7月6日,OPEC+会议作出决定,将从8月起增产54.8万桶/日,这一增产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引发了市场对供应端过快增长的担忧。与此同时,美国正值夏季石油需求高峰期,库存持续去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油价形成了支撑。截至7月末,市场对美国关税问题的担忧情绪明显缓和。此外,美国可能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措施,这一潜在风险引发了市场对供应中断的担忧,进而支撑国际油价保持相对坚挺。展望后期,供应端压力或将进一步加剧。OPEC+在8月份将落实增产计划,同时美国页岩油产量延续高位运行,供应面临增长压力。需求端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对石油消费构成抑制,IMF已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2.8%。此外,随着夏季出行高峰逐渐接近尾声,需求端的支撑作用正边际减弱。综合来看,供需两端的博弈态势仍将持续。与此同时,市场需密切关注中美经贸会谈进展以及美国对俄制裁措施的利多效应兑现程度,这些因素将对后续油价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看向丙烷市场,7月份全球供应格局延续宽松态势。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数据显示,6月美国丙烷库存量同比攀升8%,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页岩气产量扩张带动伴生气产出持续提升。与此同时,中东地区丙烷出口量保持高位运行,进一步印证了全球市场供应的充裕状态。看向国内市场,随着山东海科瑞林、东营石化等炼厂陆续恢复生产,国产丙烷供应量环比增幅达3.58%。叠加进口量同步增长,国内丙烷整体供应水平显著提升。需求端方面,受高温淡季影响,传统燃烧需求持续疲软;不过化工领域需求呈现边际改善迹象。但综合来看,供应增量仍明显超过需求增量,供需失衡格局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导致丙烷价格承压下行,对聚丙烯产业链支撑作用减弱。据统计,截至7月29日,国内华东地区丙烷主流成交价已跌至4650元/吨,较6月末4900元/吨的价格水平下跌5.1%,价格走势持续承压。
2.2
塑料日产量处于近几年同期高位
7月份,国内聚乙烯前期停产的石化装置重启,加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40万吨/年HDPE新装置顺利投产,共同推动PE当月开工率温和回升,月度产量显著增长。据统计,截至7月29日,聚乙烯月度产量攀升至约272.18万吨,较6月份的261万吨增长约4.28%,且需注意的是,7月份自然天数多于6月,进一步放大了产量增幅的直观感受。展望8月,根据已发布的装置检修计划,预计将有7套聚乙烯装置进入检修期,涉及产能约192万吨,检修规模较7月份有所扩大。不过考虑到近年来PE产能基础的持续扩大,以及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有限公司50万吨/年LDPE新装置即将投产的预期,市场日度产量仍将维持在相对高位,供应压力预计将持续存在。
2.3
PP供应延续高位运行
7月份因10家PP生产企业(涉及总产能达285万吨)集中检修,当月装置开工率较6月显著下滑。然而,得益于近年来新增产能的持续释放,PP产能基数大幅攀升。在此背景下,尽管开工率有所回落,但PP日产量仍维持在近几年同期高位水平,对市场价格形成较强压制。步入8月,前期检修的部分装置将陆续重启,且根据已公布的检修计划,仅有4家企业(总产能109万吨)安排检修。综合来看,检修产能规模将远小于重启产能,导致后期市场供应压力持续加剧。与此同时,需求端已步入季节性淡季,供需错配的局面将加剧,且短期内难以扭转。
2.4
石化后续去库速度不太理想
从企业库存来看,7月份塑料与PP企业的库存水平双双攀升至近几年同期的历史高位,这一数据直观反映了当前企业面临的较大压力。步入8月,聚烯烃下游市场延续需求淡季特征,而与此同时,PP和塑料的日供应量却持续高于近几年平均水平,导致供应端的增量远超需求端。鉴于当前的供需局面,预计后续聚烯烃企业的去库存进程将不太理想。
2.5
需求步入传统消费淡季
步入三季度,聚丙烯与聚乙烯下游市场逐步进入传统消费淡季,这一季节性因素对聚烯烃市场构成了显著的利空压力。而自今年2月以来,PE综合开工率持续徘徊在近几年同期的低位水平,这主要归因于下游包装膜行业的开工率低迷,进而导致下游需求持续不振。这种需求疲软直接拖累整体装置开工率走弱,对上游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负反馈。
看向PP市场,截至7月末,PP综合开工率维持在近几年均值附近,表现相对优于塑料。这主要得益于塑编行业装置开工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加之家电行业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的刺激,需求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振,从而对整体开工率有一定的拉动。然而,尽管部分行业展现出回暖迹象,但考虑到国内PE下游市场整体需求依然疲软,行业开工率普遍偏低,新订单补充有限,同时海外订单恢复速度不及往年水平,因此,短期内市场虽略有回暖,但力度仍显不足。
7月份,在国内"反内卷"政策持续深化、市场监管趋严的背景下,煤炭板块受政策利好提振呈现强势上涨态势,成本端支撑显著上移形成价格驱动。尽管成本推动效应带动聚烯烃价格重心稳步抬升,但受制于供需基本面持续宽松的制约,价格反弹空间受到明显压制。进入8月份,煤炭价格维持高位坚挺态势,成本端支撑效应持续存在,对聚烯烃市场形成底部支撑。然而从供需结构来看,供应端维持高位运行态势,而需求端随着传统消费淡季来临呈现季节性走弱特征,供需错配矛盾进一步凸显。在此背景下,尽管成本端存在支撑,但基本面弱势格局将限制盘面上涨空间,预计聚烯烃价格将延续"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区间震荡走势。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国庆长假投资“不放假”:中信证券推荐闲钱理财攻略
2025-09-09 09:53
-
【麒麟芯片】时隔四年重现华为发布会,释放了哪些关键信号?
2025-09-09 09:53
-
6只中证A500系列指数即将发布,对投资者有啥参考价值?
2025-09-09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