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发国债气象项目落地见效丨上海:科技赋能全球防灾减灾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6-20 09:26阅读:54
打开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工具箱(以下简称“工具箱”),数据实时跳动,勾勒出全球气象动态。这些承载着中国科技温度的气象数据,依托上海增发国债气象项目的持续建设,跨越山海,被亚洲、非洲、大洋洲12个国家和地区接收并应用,编织起全球气象合作的智慧网络,生动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气象实践助力全球气候治理的担当。
科技赋能构建智慧防灾体系
工具箱的诞生,源于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深刻洞察。面对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灾害链式反应加剧的挑战,在中国气象局统一部署下,上海市气象局以增发国债项目为抓手,集成支撑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传播和应急响应“四大支柱”的制度工具、算法模型工具、业务系统工具和经验案例等,为构建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全球预警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和实践样本。
在最新版本中,上海气象部门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早期预警体系,打造数据智能压缩、预报智能分析、多场景评估联动、灾情快报自动收集、防灾知识普及五大应用场景,覆盖“早监测、早预报、早预警、早通气、早处置”全链条防灾体系。
图为工具箱的产品界面图 上海市气象局供图
针对通信网络条件有限的地区,工具箱通过数据智能裁切与压缩算法,压缩效率提升至70%,确保关键信息在窄带环境下的实时稳定传输。内嵌的预报智能分析工具还可快速识别异常天气和灾情,自动生成预警结论。针对多场景预警需求,系统自动制作预警模板,提供决策服务支持。在灾害发生后,还可以迅速采集分析城市受灾情况,智能识别城市运行薄弱环节,帮助快速部署救援措施。防灾减灾方案也能通过工具箱快速转化为科普视频,提升公众防灾意识。
全球实践深化需求适配
工具箱的全球价值,在于其从“技术输出”转向“需求适配”。目前,工具箱已在12个国家和地区试用,覆盖城市内涝、台风、暴雨等多灾种场景。
以今年3月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强降水事件为例,当地预报员借助工具箱叠加卫星数据,快速锁定高风险区域,比对多源模式得出科学结论,为当地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蒙古国也依托工具箱不断优化航空气象服务、乌兰巴托城市内涝影响预报等。乌干达气象局将工具箱纳入日常业务体系,针对非洲大陆的洪涝、干旱等多灾种场景开展常态化监测,成为当地防灾减灾的关键工具。
针对不同国家的需求,工具箱通过即装即用、定制式服务模式持续迭代升级,提供基于天气或场景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巴布亚新几内亚提出增加洪水、风暴潮的监测产品,柬埔寨期待增加泥石流监测功能,所罗门群岛关注海洋风浪数据——随着这些定制化需求的逐步满足,工具箱将不断降低专业操作难度和二次开发成本,真正实现“普适性”服务。
开放共享推动“技术+理念”双输出
这不仅是技术的输出,更是理念的传递——通过“AI+”“政府+”“金融+”的全民早期预警实践,三位一体“授人以渔”,助力发展中国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获得高质量气象产品的能力,同时推动全球气象领域资源共建共享,加快缩小技术差距。今年2月,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柯·巴雷特访华期间,高度称赞上海这样的创新实践。
目前,由19名青年骨干组成的“张骞使团”,正成为上海气象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力量。通过这群青年骨干团队的创新实践,工具箱的移动版界面设计和宣传推广方案逐步完善,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提供灵活适配的解决方案,续写新时代气象版的“丝路传奇”。
上海市气象局始终秉持“双向奔赴”的合作理念,将工具箱打造为全球气象治理的“公共产品”。今年6月,人工智能赋能全民早期预警国际培训班开班,来自约旦、乍得、毛里求斯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22位学员齐聚上海,通过5天的培训交流,深入学习工具箱的技术原理与应用实践。
正如上海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冯磊所说,真正的全民预警,不是用单一标准衡量世界,而是让每种文明在预警体系中找到自己的表达。
未来,随着气象技术的持续突破与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上海市气象局将继续依托增发国债气象项目,通过工具箱编织起更细密的全球防灾减灾安全网络,让科技之光跨越山海,守护更多城市的岁月静好。
(作者:丁昕彤 责任编辑:张明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有全球新冠保险,可以开新冠说明的吗?
有全球新冠保险吗?怎么买?
哪款保险可以保全球新冠?
全球新冠保险最高保额多少?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