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拥抱制度红利及迎接新变革,估值洼地下三主线掘金港股
发布时间:2015-12-7 09:05阅读:701
以运营类为主,借力资本市场助推成长。港股环保行业中公司数量偏少(约20家),水、垃圾发电、危废等处置运营类公司占主体;目前行业2015年PE均值为18x,相比A股环保估值便宜(56x);港股环保拥有众多业务特点鲜明的“小而美”公司和A股缺乏的优质白马。北控水务和光大国际是港股环保龙头,目前市值均约为500亿港币。资源禀赋、激励和资金是运营类公司成长关键因素,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港交所制度优势有助环保公司便捷、低成本融资和推行股权激励。
海外对标塑造港股环保估值体系。公用事业属性决定环保运营类公司缺乏产品自主定价权,业绩成长主要靠规模扩张。盈利质量问题促使龙头公司在2014年1季度扩至1.1xPEG后结束估值扩张趋势,目前围绕1.0xPEG附近波动。港股投资者关注公司治理、认可大公司在业务层面的竞争优势,国企和龙头溢价在环保板块长期存在。欧美资金影响大、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市场行为理性,推动港股环保估值体系靠拢海外市场对标。中长期看,汇率问题值得关注,如果人民币趋势性贬值出现,企业资金面相对优势会受到波及。
制度红利保障行业发展,新需求领域不断释放。生态文明建设已被写入“十三五”规划十大目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启动;“十三五”期间环保将建立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双重考核体系。环保与考核挂钩和加大环保考核权重有望推动地方官员转变执政理念和发展思路,进而释放环保市场需求。细分领域中,预计“十三五”期间危废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仅无害化市场我们预计远景规模每年可达500亿元,而危废龙头东江环保2014年无害化收入仅为3.9亿元;环境治理向质量型考核转变和PPP模式推进将推动黑臭水体治理、河道治理、提标改造、污泥处理等新领域提上治理议程,水处理市场空间广阔;垃圾发电处理能力在“十三五"期间的增速将较“十二五”出现放缓,但预计仍能维持双位数增速。
多重因素催化,估值修复继续。估值修复近期已经启动,相比历史估值和相对恒指估值溢价显示环保估值有进一步提升空间,预计外部环境改善、政策面持续催化、行业基本面边际改善等因素有望推动估值修复行情延续。国内资金南下是大趋势,中长期有望推升港股行业整体估值,其中弹性大的中小型环保公司受益更加充分。
风险因素。环保制度改革力度低于预期;土地财政吃紧致政府支付意愿或能力下降;环保项目进度慢于预期等。
三主线寻标的:顺应行业发展、优质有弹性、白马龙头。首次覆盖给予港股环保行业“强于大市”评级,把握三条投资主线:环保考核升级为质量型和PPP成为行业新趋势,关注能体现治理效果的云南水务(膜技术,PPP经验丰富)、粤丰环保(布局流化床技改,受益垃圾焚烧排放标准提升);基本面优质且业绩弹性大,关注东江环保(危废高景气,产能陆续释放)、绿色动力(拿单能力强,项目密集投运);成长前景可观的白马龙头,关注北控水务(2014年市占率5%VS2018年预计10%)和光大国际。
————————————————————————
特别声明
特别提示:
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专业投资机构。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法律声明: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仅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本资料均摘编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关注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中信证券并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中信研究(原始ID:gh_294e097afc75)是由中信证券研究部建立并维护的官方订阅号。若未经中信证券官方核准,其他任何明示或暗示以中信证券名义建立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官方订阅号,订阅人在阅读、使用相关订阅号信息前还请务必向中信证券销售人员或投资顾问进行核实。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订阅人及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信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中信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报道相关内容”的日常授权。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中信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中信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中信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5
-
芯片ETF怎么选?五大指数+20个产品排名给你答案
2025-11-10 09:45
-
牛市震荡调整,你该如何应对?
2025-11-10 09:45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