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科技股分化,半导体遭抛售为哪般?
发布时间:2025-5-14 22:34阅读:197
- 近期,科技股走势出现明显分化,半导体板块更是遭遇抛售,令不少投资者措手不及。曾经被市场热捧的半导体行业,如今为何成为抛售重灾区?这背后又反映了怎样的市场逻辑?
减持潮汹涌来袭
从 4 月初到 5 月,短短一个多月,A 股半导体板块至少 26 家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这意味着平均下来,几乎每天都有一家公司在抛股票。减持的主体涵盖广泛,包括高管、核心股东以及大基金。
在高管减持方面,像华峰测控,董监高联合起来合计减持 393 万股。公司的管理层对运营情况最为了解,他们此时减持,难免让市场心生疑虑。思瑞浦的高管减持 30 万股,数量虽不算巨大,但传递出的信号却不容忽视,连内部人都在卖出,外部投资者怎能不担忧。
核心股东的减持也十分活跃。其中既有早期入股的创投基金,也有公司上市前的原始股东。例如帝奥微的核心股东减持 325 万股,康强电子的核心股东减持 107 万股,炬芯科技、富瀚微等公司的核心股东也纷纷跟进。澜起科技的核心股东更是减持了 1572 万股,套现金额颇为可观。这些股东早期入股成本较低,如今股价上涨,减持获利的动力十分充足。
而大基金的减持更是备受瞩目。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作为半导体行业重要投资机构,此前投资了众多公司,如今部分项目进入退出期。以江波龙为例,大基金持有其 5.82% 的股份,计划减持 416 万股,占总股本 1%;盛科通信同样被大基金减持 375 万股。大基金在行业内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其集中套现的行为,引发市场对行业是否已到顶部的担忧。如此大规模的减持潮,使得市场上的筹码供应大幅增加,资金出于避险考虑纷纷出逃,直接导致半导体板块股价承压下行。
业绩隐忧浮现
半导体行业公司的业绩表现也为板块走势蒙上阴影。以行业巨头中芯国际和华虹公司为例,中芯国际虽然在一季度实现了盈利,但其表示二季度收入预计将下降 4% - 6%。华虹公司的情况更为严峻,利润暴跌 92%,公司高管将此归因于国际环境变化致使行业前景不明朗。这种业绩上的不确定性,让投资者对半导体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产生怀疑。在投资市场中,公司的业绩是支撑股价的重要基石,当业绩出现下滑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时,投资者往往会选择抛售股票,以避免潜在损失,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半导体板块遭受抛售。
外部环境施压
从外部宏观环境来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科技股产生了显著影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暂时不会降息,这使得科技股估值受到冲击。科技股通常具有高成长性、高估值的特点,其估值模型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当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或降息预期落空时,科技股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价值降低,从而导致估值下降。在港股市场,半导体股票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投资者对未来盈利的预期随着利率环境的变化而降低,进而选择抛售半导体股票,转向更为稳健的投资标的。
综合来看,半导体板块遭抛售是减持潮、业绩隐忧以及外部环境施压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关注半导体行业长期发展潜力的同时,也需密切留意这些短期风险因素,以做出更为合理的投资决策。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15 15:02
-
iPhone17 为何“挤爆牙膏” ,仍然难破增长困局?
2025-09-15 15:02
-
指标类、切线类、形态类、K线类和波浪类等技术分析,都是什么意思?
2025-09-15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