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降息,特大利好
发布时间:2025-5-7 15:35阅读:226
一、核心政策要点
1. 房地产金融政策加码
- 首付比例下调:首套房贷首付降至15%(原20%)、二套25%(原30%),历史最低
- 房贷利率取消下限:各地可自主决定利率水平,央行取消全国下限
- 保交楼专项借款:再投放3000亿元,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
- 房企融资白名单:对国有/民营房企一视同仁,满足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解读:通过降低购房门槛和成本刺激需求,同时缓解房企流动性危机,防范系统性风险。
2. 资本市场稳定措施
- 严惩违法违规:强化退市监管,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
- 中长期资金引入:推动保险资金、年金等提高权益投资比例
- 分红监管加强:对多年不分红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
- IPO节奏优化:科学合理把握新股发行节奏
解读:从"融资市"向"投资市"转变,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3. 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 补充资本金:支持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
- 风险处置机制:完善不良资产市场化处置通道
- 异地展业规范:限制高风险地区金融机构跨区域扩张
解读: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传染,重点化解农信社等机构风险。
4. 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 结构性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2000亿元
- 利率引导:推动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继续下行
- 汇率维稳: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稳定
二、政策亮点与突破
- 房地产政策超预期:首付比例降至15%为历史性突破,释放强烈稳预期信号
- 多部门协同: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行动,避免政策碎片化
- 精准滴灌:既救优质项目也保市场主体,避免"大水漫灌"
三、潜在影响
✅ 短期:缓解市场恐慌情绪,房地产销售或迎阶段性回暖
✅ 中期:加速风险出清,推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
⚠️ 挑战:政策效果取决于地方执行力度,需防范资金空转风险
四、潜在影响
✅ 短期:缓解市场恐慌情绪,房地产销售或迎阶段性回暖
✅ 中期:加速风险出清,推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
⚠️ 挑战:政策效果取决于地方执行力度,需防范资金空转风险
五、具体政策
这次央行行长潘功胜会议提出的措施:
1.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2.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阶段性地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为0%。
3.下调政策利率(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0.1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4.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包括各类专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目前的1.75%降到1.5%,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目前的2.25%降至2%。
5.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利率同步调整。
6.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目前的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持续支持“两新”政策的实施。
7.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
8.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与调降再贷款利率的政策形成协同效应,支持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
9.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将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个工具额度合并,总额度变成8000亿元。
10.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的再贷款资金,可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的征信机构等合作,通过共同担保等多样化的征信措施,分摊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为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融资提供支持。
这次证监会主席吴清会议提出的措施:
1.下一阶段证监会将坚定不移推进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格局,稳步推进一系列对外开放的务实举措。梳理优化境外上市的备案机制、流程和相关要素。大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步推进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
2.《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比较成熟,将尽快发布。方案突出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督促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通过浮动管理费的收取机制,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现象,将投资者盈亏等关于投资者利益的指标,纳入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考核体系。
3.加强双多边的跨境监管合作,塑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环境,维护企业在境外市场的正当利益,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内地和香港市场。
4.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稳定在3万亿元左右,证监会将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六、后续展望
- 政策储备工具:存款准备金率、专项债额度等仍有调整空间
- 改革深化:可能推出平准基金等市场化维稳机制
- 数据跟踪:重点关注6月70个城市房价指数、A股成交额等指标
此次政策组合拳体现了"底线思维",短期以稳为主,中长期通过改革完善市场机制。投资者需关注政策落地实效与经济基本面修复节奏的匹配度。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