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政策冲击能源市场三大机构下调需求预期施压油价
发布时间:2025-4-18 12:32阅读:28
导言:本周(4.10-4.16),原油整体呈现低位震荡的走势。WTI均价61.38美元/桶,较前一周下跌0.93美元/桶,或-1.50%。周内,导致油价承压的因素有:OPEC、IEA与EIA下调需求增长预期,中美关税战以及美国关税政策。对油价起到支撑作用的因素有:美国原油产量减少与中国原油进口量增加。
本周(4.10-4.16),原油整体呈现低位震荡走势,周均价环比下跌。
周内,市场消息喜忧参半,经济方面,特朗普签发行政令,对出台措施向美国加征关税的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关税,投资者对于经济前景的担忧难以缓解。需求方面,贸易紧张局势对经济和石油需求前景产生负面影响,主要机构纷纷下调需求增长预期导致油价承压。OPEC指出,美国最新贸易关税政策已对能源市场造成实质性冲击,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下调15万桶/日至130万桶/日,2026年需求增幅预期下调至128万桶/日。国际能源署(IEA)在月度报告中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由此前的103万桶/日下调至73万桶/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则在短期能源展望中预计今年全球石油和燃料需求将达到约1.036亿桶/日,全球燃料日均需求增长幅度由此前的120万桶/日下调至90万桶/日。
但另一方面,原油供应减少的预期对油价起到支撑作用。EIA在其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中称,美国4月原油产量平均为1344万桶/日,较3月的1355万桶/日减少11万桶。除美国外,OPEC部分国家原油产量也预计减少, OPEC表示,该组织已收到伊拉克、哈萨克斯坦和其他国家进一步削减石油产量以弥补超产的最新计划。此外,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试图加大对德黑兰的压力,美国发布了针对伊朗石油出口的新制裁,意图将伊朗石油出口降至零。需求方面,海关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原油进口同比环比均增长也对油价起到支撑作用,2025年3月份,中国进口原油5141.4万吨,环比增加20.4%,同比增加4.8%。
本周,国际原油现货均价环比下跌。中东原油市场方面,沙特阿美将5月份面向亚洲客户的阿拉伯轻质原油官方销售价格下调2.30美元/桶,至GME阿曼/迪拜均价升水1.20美元/桶,触及四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接近四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消息人士表示,由于沙特大幅降价吸引了更多需求,5月份沙特对中国的原油供应量将较4月激增。沙特阿美(Saudi Aramco)5月份将向中国出口原油约4800万桶,高于4月的3550万桶。这是今年年初以来沙特阿美首次增加对中国的原油供应。此外,交易商们正等待卡塔尔能源公司的标书结果,该公司将通过月度标书出售6月装原油船货。
亚太原油市场,招标方面,印尼的TIS石油公司发布标书出售四船6月末装船货,品种有Ketapang、Lalang、米纳斯原油和Arun凝析油,该标书将于15日截标。Woodside公司通过标书售给印度尼西亚国家油气矿业公司(Pertamina)一船6月5-9日装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凝析油船货,据称成交价为每桶较即期布伦特贴水逾2.00美元至与即期布伦特价格持平CFR,同时也有消息人士估计,成交价为每桶较即期布伦特贴水4-5美元FOB。此外,交易商预计亚洲市场6月装凝析油船货供应充足。澳大利亚凝析油船货,预计将有四船6月装凝析油船货提供,其中包括两船Wheatstone凝析油船货,一船Gorgon凝析油船货及一船Pluto凝析油船货提供。卡塔尔凝析油船货,预计6月装船货供应量将高于5月装船货。此外,进口方面,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的原油进口量从今年的前两个月大幅反弹,而且同比也攀升近5%。
本周,供应方面,短期内原油市场的供应面临较大压力,OPEC+决定将5月份的原油日产量提高41.1万桶,加之非OPEC+产油国的原油产量也在持续增加,因此交易员们正在为潜在的供应过剩做准备。虽然OPEC+大幅增产计划正在逐步实施,但部分产油国进行补偿减产、美国制裁伊朗、委内瑞拉及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以及中东局势不稳,将令区域性的原油供应存在趋紧的预期。外媒调查显示,受尼日利亚、伊朗和委内瑞拉供应下降的推动,3月份欧佩克原油日产量下降至2663万桶,环比减少11万桶。
需求方面,在特朗普宣布的全面新进口关税中,能源商品被排除在外,白宫表示,对美国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对许多主要贸易伙伴征收的关税更高)将不适用于原油、天然气和成品油。但是,全球贸易的紧张局势对石油需求提出了严重质疑,关税可能会抹去一些国家出口商的利润率,导致某些行业与美国的贸易停止,进而使经济复苏更加复杂,并削弱全球原油需求。
技术图上,WTI原油期货价格在当周低位震荡。当周导致油价承压下跌的主要因素:一是中美关税战;二是美国关税政策;三是IEA、OPEC以及EIA均下调需求增长预期;四是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当周支撑油价的主要因素:一是中国3月原油进口量同比环比均增长;二是美国原油产量减少;三是OPEC部分产油国递交补偿性减产计划。截至16日,WTI报收62.47美元/桶,环比上涨0.12美元/桶或0.18%;截至16日当周,WTI周均价61.38美元/桶,较前一周下跌0.93美元/桶,或-1.50%。从技术形态上来看,标志着油价低位震荡为主。
经济方面,周内美国方面,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的摇摆,使得该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通胀风险偏上行,就业风险偏下行。美国经济同时面临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使得美联储未来或将面对艰难的取舍,尽管如此,美联储仍下调了对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上调了通胀预期,并将年内预期降息次数从三次调整至两次。但即使美联储不降息,美国的货币政策实际上也会收紧。
本周,10日,美国能源信息署在短期能源展望中预计今年全球石油和燃料日均需求将比去年增长90万桶,达到约每日1.036亿桶。而在此前,该机构预计今年日均需求将增长120万桶。预计2026年,全球日均需求增幅约为100万桶,低于之前预测的120万桶。报告指出,由于需求疲软,欧佩克及其减产同盟国推进增产的计划将从2025年中期开始提高全球原油库存,这早于美国能源信息署此前的预测,而且与之前预测相比,今年的石油市场将出现更大规模的过剩。
11日,特朗普将对华关税提高到145%之后,中国宣布将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从先前宣布的84%上调至125%。投资者担忧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长期争端可能会减少全球贸易量并扰乱贸易路线,从而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并减少对石油的需求。
金联创预计下周(4.17-4.23),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摇摆不定,一旦有所放松就会提振油市反弹,如果继续推进,则对油市的打压作用依旧明显。从基本面来看,贸易战抑制全球经济及石油需求前景,且OPEC+增产原油,因此利空原油市场。综合来看,由于美国关税存在着弹性与风险,因此下周国际原油价格或呈现震荡的态势。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