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扰动超预期,铜市后期能否涅槃
发布时间:2025-4-8 17:00阅读:84
清明假期后,铜价回吐25年以来所有涨幅,关税碰撞升级是主要驱动因素。后市来看,有关政策调整和低价去库需较长时间验证,预计短期铜价难重回8万一线,表现承压运行。
假期全球避险情绪升温,伦铜持续破位下行,清明假期后首个交易日,沪铜市开盘跌停,现货价格较节前下跌,调研了解当日电解铜现货市场贴水2000元/吨达成交易,二段时分转至升水。期内市场观望增多,交易僵持。
驱动本次价格下行的主因是美国关税政策调整,次要因素是基本面疲软。特朗普关税政策超预期落地,波及多个大宗产品和全球主要贸易国。而后中欧等国陆续发布对等关税政策,贸易摩擦的热度升温,金融市场避险情绪蔓延,宏观利空进一步发酵,外股指持续下跌,铜金融属性被削弱。同时,通过调研华北和华东等全国主流电解铜冶炼企业,未出现实际减产,预计4月产量保持稳定,基本面减产预期兑现落空。宏观驱动和微观共振,推动铜价下行。
而后市铜能否实现涅槃,重回8万一线,需关注后续两点:
逆全球化背景下,全球贸易结构重塑,关税对抗再升级的可能
数据来看,中美铜原料和初加工贸易量整体偏低,主要贸易在于终端消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中国进口铜精矿2811万吨,美国贡献45.9万吨,占比仅1.63%;同时,电解铜进口量404.08万吨,美国进口量可忽略不计;出口方面,铜材82.82万吨,美国占比仅其中对美国出口3万吨,占比总铜材出口量级的3.62%。因此,从原料和初加工端来看,中美电解铜、铜精矿和铜材直接贸易往来量级很小。
从终端贸易来看,美国长期以来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2024年中美贸易总额高达6882.8亿美元,占中国贸易总额的11.2%。其中电机、电器和汽车等含铜产品,对美出口依赖度高达9.47%-13.57%。所以中长期来看美国加征关税,中国反制后对我国有色的供应影响相对较小,但终端需求的限制导致全球需求下降,康波衰退周期影响进一步扩大,铜的工业和金融金属弱化。故目前来看需关注中方反制措施后,关税谈判的可能。若对抗进一步升级,铜短期价格或将承压。
低价是否能刺激需求,带动铜顺利去库
前期铜价震荡上行,主要是受到TC转负,冶炼企业亏损,电解铜供应预期减少的推动。而反观下游,高价抑制市场需求,终端订单减少。国内中小型线缆企业多检修停产,大型线缆企业开工低至50%。导致精铜杆开工率下降,华东市场开工率低至73.95%,华南市场低至76.41%,同比下降8-9个百分点。高价负反馈市场需求,铜实现阶段性累库。因此本次铜价下跌,将降低下游加工企业成本,利于释放铜终端需求,带动铜市场去库,因此需要关注此次行情回落后,后市铜基本面去库情况。
故综合来看,本次铜下跌回吐年内所有涨幅,主要因素在于中美关税政策的“升级”,同时也受到基本面的拖累。而后市反弹难度相对较大,一方面关税碰撞有再扩大和升级的可能,需进一步观察;另一方面,铜的去库需要较长时间的验证。因此短期来看铜“涅槃”概率偏低,短期或承压运行。
▼ ▼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分享该文章
                     983
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