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约收购如何看待,是馅饼还是陷阱?
发布时间:2025-3-17 16:26阅读:595
要约收购就像超市里的限时特价。假设你家楼下超市突然宣布,未来30天内将以高于市价20%的价格收购所有牛奶,但每人限卖10箱。这时候你会怎么做?是赶紧抢购牛奶等着转手赚差价,还是担心超市突然改主意?股市里的要约收购,本质上就是这么回事。
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去年某新能源企业发起要约收购时,有股民激动地满仓杀入,结果三个月后股价反而跌了15%。而有的朋友在收购消息出来后冷静减仓,成功保住了收益。这让我突然意识到,看懂要约收购背后的门道,可能比中签新股还重要。
先说最核心的问题:要约收购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从业十年,我发现市场存在三个典型误区。有人看见收购价高于现价就无脑买入,这就像看见商场促销就疯狂囤货,完全不管商品保质期。还有人把大股东增持和要约收购混为一谈,这就好比分不清超市特价和清仓甩卖的区别。最要命的是那些听风就是雨的散户,看到"收购"二字就肾上腺素飙升,根本不看收购比例和资金实力。
其实判断要约收购的含金量,得学会看三个关键维度。首先是资金到账情况,证监会数据显示,2018年A股市场有23%的要约收购最终未能足额付款,这就好比超市说好收购牛奶,结果临时说钱不够了。其次是收购比例,如果只收5%的股份,对股价的撬动作用可能还不如游资一日游。最重要的是行业生态位,就像生鲜超市收购牛奶厂,和化工厂收购牛奶厂,对产业链的影响能一样吗?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18780236641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