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宏观风云变化合成橡胶实际影响几重
发布时间:2025-3-14 15:48阅读:39
近期合成橡胶市场除自身原料端偏弱,现货成交暂无起色拖拽市场行情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宏观。上周国内召开的人大政协会议,大宗商品市场存在偏多预期,从颁布的实际内容看,大部分的利多预期已经充分体现在市场价格中,对于推动合成橡胶行情驱动不足。海外特朗普为首的美国政府对华关税层层加码,对国内合成橡胶及轮胎出口需求预期形成拖拽,国内外宏观对合成橡胶带来的更多是偏空影响。
国内人大政协会议内容,市场利多预期已交易充分,实际情况难以支撑行情走强
会议期间政府报告中关于赤字率、GDP、通胀、就业目标等数据均符合预期,之前大宗商品市场已经形成了共识且充分计价到各个品种当中,并不是当前的边际量。发债部分相对保守,这一点其实3号晚上财政部官媒发文已经打了预防针,明确提出发债太多会提高债务风险。特别国债金额偏保守,1.3万亿只比去年多了3000亿。地方专项债4.4万亿比去年多了5000亿,其中有8000亿安排化债,除去化债资金,实际地方专项债可用资金为3.6万亿,因此更多是对实物工作量的挤占,今年落地到实际项目的资金,其实比去年要少。
消费品旧换新3000亿规模落脚到家电、汽车、电子产品等行业仍能起到一定的托举作用。科技、产业升级排在较高优先级,仅次于提振消费,特别强调支持人工智能,新经济有了增量,对传统经济的刺激必要性下降。房地产、民生方面,政策思路依然是求稳为主。
总体来说人大政协会议结果还是保持政府一贯求稳的政策主张,部分偏保守,政策主要考量依然是有定力,保留储备应对外部危机。这样宏观政策面对合成橡胶的支撑短期有限,中长期还需观察政策落地效果,目前行情上行驱动以产品自身基本面驱动为主,而短时间合成橡胶基本面依旧偏弱,上行乏力。
美国关税层层加码,海外压力阴云密布
美国近期对于关税方面的操作,对中国加税20%、加拿大、墨西哥加税25%,还想取缔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的地位,直接影响中美双边贸易额,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测算,若全面取消永久正常贸易关系,中美双边贸易额可能下降40%-50%,相当于每年减少约5000亿美元贸易量。中国是美国制造业中间品(如半导体、汽车零部件)的重要供应方,关税上升会推高生产成本,对于中国合成橡胶、轮胎及其他橡胶制品出口存在较大的影响。
美国关税加码引发国内大宗商品及合成橡胶的连锁反应,大宗商品指数(文华商品指数)周度最大跌幅达到2.17%,合成橡胶期货周度最大跌幅达5.05%,顺丁橡胶现货周度跌幅达2.75%,整体拖拽合成橡胶行情。
面对宏观压力,对合成橡胶影响的传导路径逐步清晰
合成橡胶生产规模随着产业链上游的扩能而增加,致使丁苯橡胶与顺丁橡胶的年产量逐年递增,近五年年均环比增长率在5.98%和7.23%。但是由于关税问题和双反问题,国内下游轮胎企业开始出海寻求新的解决途径,从而带动国内合成橡胶的出口。
由表可知,国内轮胎企业集中在东南亚建厂,极少数选择欧洲与墨西哥,从而很大程度规避了关税与贸易壁垒制度带来的影响。
而合成橡胶的出口也随之增加,出口方向也集中去了东南亚。
国内轮胎主要出口方向还是面向欧洲、美洲及中东区域。
美国轮胎进口主要方向来自于东南亚、东北亚、加拿大及墨西哥,其占比在70%以上,同中国轮胎企业出口布局极度重合。据了解,东南亚部分轮胎出口也会经过墨西哥、加拿大转口流入美国。
所以美国加征中国、墨西哥、加拿大的关税及未来会有更高的额度预期,随之带来的是美国关税壁垒高起,国内轮胎企业及海外工厂的出口利润下滑,而本就利润不高的轮胎企业无法承担关税带来的成本提升,未来出口积极性必然受阻,出口订单存在下滑的预期,连带国内的合成橡胶的内需与出口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压制合成橡胶的整体行情。
综合来看,国内人大政协会议给于合成橡胶的支撑有限,美国加征关税对合成橡胶的直接及间接影响更大,从整个宏观层面就会压制合成橡胶的需求,市场呈现出利空预期,未来或持续限制合成橡胶的上行高度。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