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结构给予豆粕的底气
发布时间:2025-2-27 16:59阅读:38
豆粕在4月前back结构持续,5-9价差套利可继续保持看多观点;加上4月棕榈油产量恢复,价格面临下调可能,油粕比继续回归为主。
一、南美天气扰动减弱,巴西降雨量正常化,推动农民售粮进度。阿根廷终临降雨,作物情况缓解,CBOT大豆暂时缺乏上行动力,但即将公布的大豆种植展望结果或将决定美豆方向。
二、4月前国内大豆到港有限,但进入4月后大豆到港量或明显增长,豆粕供应端依呈近强远弱格局。
三、关税预期阴影暂不具备消散表象,进口大豆价格中枢预计同比抬升。近月供应紧张情绪可能在进入一季度末逐渐缓解,且即使美豆种植面积下调兑现,也难持续长期趋势性行情,因此我们建议以back结构思路对待,或找寻后续供需格局转变节点,把握回落机会。
一、南美天气缓和,但美国播种面积有缩减预期
近日,CBOT大豆在南美降雨的浇灌下暂时失去反弹动力,进入整理期,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大豆收获进度达66.16%,前期因过多降雨造成售粮进度偏慢的情况会在降雨量恢复正常的现实下不断修复,可能会释放前期卖压。加上巴西能源委员会下调了其生物柴油强制掺混比例,都将会给巴西豆报价带来一定压力。阿根廷产区降雨量增加,缓解作物干旱,作物情况可能好转,产量缩减或不明显。产地扰动暂缓,大豆供应格局暂时未改。
此前我们提到的,美国大豆种植亏损明显,美国农民或选择种植利润更好的玉米而不是大豆,因此新季大豆播种面积或会下降。2月底美国农业展望论坛前夕,路透公布对USDA展望论坛中2025年大豆、玉米、种植面积数据预测,分析师平均预计,预计2025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为8440万英亩,2024年最终种植面积为8710万英亩,2024年展望论坛为8750万英亩;预计2025年美国玉米种植面积为9360万英亩,2024年最终种植面积为9060万英亩,2024年展望论坛为9100万英亩。可以发现市场对“大豆改种玉米”这一现象认可度较高,一旦美国新季大豆减少种植,新季美豆平衡表有望从宽松向偏紧转变,从而抬升国际大豆价格中枢。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三立期货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三立期货
数据来源:world ag weather
二、国内短期供应紧张问题暂未解决
国内豆粕依然维持back结构,一季度低到港局面难改,2-3月船期大豆基本采购完毕,油厂成本锁定,对近月合约支撑明显,而进入二季度后,4、5月预估大豆分别到港为1100万吨和1150万吨,比起3月的526万吨直接呈现双倍增长,届时供应压力逐渐加大,加上夏季也处于豆粕消费淡季,需求缺乏提振,在产地不出现新利好的前提下,远月弱势渐显。不过考虑到上文提到的播种面积下降预期,4月美豆进入种植期,面积下调后美豆产量对天气的容错率下降,更易受到天气扰动。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三立期货
三、后续政策并不明朗,成本抬升依然是最符合逻辑的趋势
当前来看,特朗普虽上任,但关税大棒迟迟未落地到大豆贸易上,不过也暂没有迹象可以表明中美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市场依然保持关税加征预期,这也导致成本端巴西豆离岸价格下方有支撑,因此即使back结构结束,豆粕价格中枢依然会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综合来看,近期市场聚焦于新季美豆种植面积的调整,目前市场多预估播种面积为8440万英亩,论坛结束后,市场便会对此预期进行反应,我们倾向于认为,市场预估结果较为接近2月底农业展望论坛,并盘面已经对此提前反应。但如若公布数据低于预期,则美豆依然有反弹动力;如公布面积大于预期,则会给予美豆下行动力。
还需要考虑到的则是近日中央一号文件的公布,今年国内大豆产量预计稳中有增,在这之中是否会有部分土地被用于种植转基因大豆,如若此预期出现新的证据,则我国大豆进口压力下降,成本端或有望得到缓解。
豆粕可能面临阶段性走势,但在二季度具有更强的下行风险,主要因为巴西豆的大量到港,因此,近期紧张的情绪即使得到美豆减产的加持,继续推动豆粕小幅上行,在供应端明显增量的压力下也难保持长期强势,因此我们依然认为豆粕强势持续性有限,进入一季度末,可能面临回落可能,但价格中枢将高于去年同期。
综上,豆粕在4月前back结构持续,5-9价差套利可继续保持看多观点;加上4月棕榈油产量恢复,价格面临下调可能,油粕比继续回归为主。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三立期货
风险点:阿根廷减产超预期;美国新季播种面积大幅下降;国内大力扶持转基因大豆种植
研究员:陈晨从业资格证号:F3082731交易咨询证号:Z0018842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9 15:43
-
房贷怎么还?每期还多少?(点击测算)
2025-05-29 15:43
-
负债不用愁,点击免费领还款计划表~
2025-05-29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