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产抵押贷款诈骗案件的作案手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2-24 13:11阅读:274
北京房产抵押贷款诈骗案件的作案手法多种多样,诈骗分子通常利用受害人对贷款流程不熟悉或急于用钱的心理实施诈骗。以下是常见的作案手法:
虚假贷款机构
手法:诈骗分子冒充正规银行或贷款机构,通过网站、短信、电话等方式发布低息、快速放款的广告,吸引受害人上钩。
特点:要求受害人提前支付“手续费”“保证金”等费用,收到钱后消失。
伪造房产证
手法:诈骗分子伪造房产证,冒充房主向银行或贷款机构申请抵押贷款。
特点:利用虚假证件骗取贷款后消失,导致银行或贷款机构蒙受损失。
冒充中介或评估机构
手法:诈骗分子冒充房产中介或评估机构,以“快速办理贷款”为名,收取高额服务费或评估费。
特点:收取费用后拖延办理,或以各种理由拒绝放款。
虚假抵押合同
手法:诈骗分子与受害人签订虚假的抵押贷款合同,要求受害人支付“公证费”“保险费”等费用。
特点:合同条款模糊或不合理,受害人支付费用后无法获得贷款。
冒充银行工作人员
手法:诈骗分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以“内部渠道”“特殊优惠”为名,诱导受害人提供房产信息和身份信息。
特点:利用受害人信息办理抵押贷款,将贷款资金据为己有。
虚假房产交易
手法:诈骗分子以“低价购房”为诱饵,诱导受害人签订虚假购房合同,并要求受害人支付“定金”或“首付款”。
特点:收到钱后消失,或以各种理由拖延交易。
利用法律漏洞
手法:诈骗分子利用法律漏洞,通过虚假诉讼或伪造文件,将受害人的房产非法抵押或转让。
特点:受害人往往在房产被查封或拍卖时才发觉被骗。
高息诱骗
手法:诈骗分子以“低门槛、高额度”为诱饵,吸引急需资金的受害人,实际提供高息贷款。
特点:贷款合同隐藏高额利息或违约金,导致受害人陷入债务陷阱。
伪造银行流水
手法:诈骗分子伪造银行流水或收入证明,帮助不符合条件的受害人申请贷款,收取高额“包装费”。
特点:贷款申请被拒后,诈骗分子消失,受害人损失“包装费”。
冒充法院或政府部门
手法:诈骗分子冒充法院或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房产查封”“贷款违规”为名,要求受害人支付“解封费”或“罚款”。
特点:利用受害人对法律程序的恐惧心理实施诈骗。
防范措施
选择正规机构:通过银行或持牌金融机构办理贷款,避免轻信非正规渠道。
核实信息:仔细核实贷款机构、中介或评估机构的资质,避免上当。
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泄露房产证、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
仔细阅读合同:签订合同前仔细阅读条款,避免隐藏费用或不合理条款。
警惕提前收费:正规贷款机构不会要求提前支付“手续费”“保证金”等费用。
咨询专业人士:在办理贷款前,可咨询律师或金融顾问,确保流程合法合规。
总结
北京房产抵押贷款诈骗案件的作案手法多样,但核心是利用受害人的信息不对称或急切心理实施诈骗。通过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机构、保护个人信息等措施,可以有效防范此类诈骗。如遇可疑情况,应及时报警或向相关部门举报。如有资金周转的需求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你自己的额度。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证券账户只会用来炒股?解锁这四大功能,财富增值更简单!
2025-11-24 09:38
-
证券开户前,强烈建议先看完这篇攻略(特惠佣金)
2025-11-24 09:38
-
年底将至,保本理财买什么好?
2025-11-24 09:38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