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000亿自营盘摘掉卖出紧箍咒 还有哪些维稳政策已经在变(附股)
发布时间:2015-11-26 14:15阅读:703
超5000亿自营盘摘掉卖出紧箍咒 券商年终奖就靠这波了
绑在券商自营头上的紧箍咒终于解开了。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近日证监会已向各地证监局下发通知,取消券商自营股票每天的净买入要求,券商自营交易恢复正常,可灵活调整仓位。
券商股24日午后强势拉升,截至收盘时,板块平均上涨2.65%。个股方面,东北证券大涨8.92%,国投安信、方正证券涨超4%。券商股今日的强势表现,券商自营交易恢复正常这一利好显然功不可没。“干!券商年终奖就靠这波了!”有业内人士如此调侃。
网传相关文件
对券商而言,自营业绩在三季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取消净买入的限制有利于稳定全年业绩。对市场来说,这一定程度增加了之前被限制的自营盘的空头头寸,但对市场的冲击不必过度担忧。
几千亿自营盘解禁
今年6月底A股遭遇股灾,7月9日证监会印发了《关于督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共同做好维护证券市场稳定运行工作的通知》,其中第四条要求券商“保持股票每天自营净买入”。
一家小型券商总经理向记者透露,近5个月来,公司虽然自营规模不大,但依然执行着净买入的监管要求,并需经常向监管层汇报情况,此前在高位接盘的券商自营业绩成为最不稳定的因素。
近日,证监会向各地证监局下发通知(证监发[2015]83号),解开了绑在券商自营头上的这一紧箍咒,允许自营卖出操作。
证监会表示,鉴于目前市场已逐步企稳,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自我调节作用,恢复证券经营机构常规监管,取消“保持股票每天自营净买入”的要求。
当时券商自营在4500点以下需维持净买入,6月末的券商权益类投资规模就超过了2000亿元,维稳期间又用了证金公司2600亿信用额度买入蓝筹,加上1200亿划入证金公司账户的部分,最保守的估计券商股权类投资规模大致也超过5000亿。
多位券商人士表示,经历了在不恰当的点位救市,券商自营被套的风险很大,不过市场逐渐回暖之后让券商恢复卖出权限便可灵活调整仓位。
国金证券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表示,随着国家队选择部分头寸主动退出以及IPO的恢复,已经表明了监管层的态度:随着市场情绪的回暖,监管层愿意将行政手段逐步取消,市场涨跌更多的交还给市场本身决定。
全力稳定市场的21家券商名单一览:
中信证券、海通证券、银河证券、广发证券、申万宏源、招商证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东方证券、安信证券、光大证券、方正证券、东兴证券、长江证券、兴业证券、东吴证券、西南证券、国金证券、齐鲁证券。
初步评估两大影响
从证监会下发的文件看,落款日期为2015年11月20日。
在此之前,部分券商自营仍严格执行每日净买入状态,自营业绩一度成为三季度影响券商业绩最不确定的因素。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截至上半年,证券行业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为920.63亿元,而三季度末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1029.41亿元。券商全行业自营收益似乎不降反升,但从上市券商的业绩来看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三季报数据显示,虽然中信、国泰君安等券商自营收入普遍好于去年同期,但出现了环比下滑。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解除券商自营净买入的限制,无疑为券商自营交易松绑,有利于券商稳定全年业绩。同时对市场有一定冲击,但不需高估,此前已有部分券商提前终止了净买入的操作,调整了仓位。
“取消自营盘的头寸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增加了之前被限制的自营盘的空头头寸。有锁定全年收益趋向,但其对市场的负面冲击无需过度担忧,不是决定市场拐点的核心因素。”李立峰同时认为,继续看好符合经济结构转型,符合产业升级的相关板块。维持推荐“新能源汽车及产业链(贯穿全年的行情)、计算机(信息安全、大数据)、环保”等。
券商都买了哪些股票?
券商自营恢复卖出权限,那么第三季度券商净买入的股票以及目前仓位最重的股票就很有必要在此进行讨论。
据统计,截至三季末券商持仓市值最重的个股包括万科A、北京银行、西南证券、工商银行、东吴证券、国泰君安、保利地产、同仁堂、鹏博士等。
其中万科A是银河、中信、华泰等几家券商的重仓股,持仓市值分别在43亿、38亿、29亿元规模,并且持股比例在三季度没有变动。
而三季度券商增持的个股,增持股数最多的是利欧股份,国信、中信各增持了近3000万股;其次是红旗连锁,招商增持了2196万股;按增持股数排列,接着就是海印股份、红豆股份、中海油服、美晨科技、白云机场、美盈森、软控股份等。
以海通证券为例,截至三季末有26只重仓股,增持最多的是白云机场、上柴股份、健盛开集团、华仁药业、广东鸿图等个股;新进的股票包括南方汇通、德豪润达、东方海洋等;另外减持但仍持有的股票有3只,分别是海利生物、红日药业、富春环保。(来源:券商中国)
券商自营净卖出限制解除 这些维稳政策已经在变(附股)
11月24日午间,市场上传出“取消券商自营股票交易限制允许持有净空头头寸”的消息。午后券商板块出现一波快速拉升,东北证券一度涨停。证券时报记者随后确认了该消息的真实性。
市场评论员“老艾观察”认为,券商自营交易限制解除和IPO重启、降低融资杠杆一样,只是恢复股市的正常功能而已,不必过度解读。还有人认为,敢于松绑券商自营盘,说明监管层看好大盘。
消息追溯至7月“维稳托市”政策
股灾期间,监管层出台了一系列的维稳托市政策,券商自营盘不得净卖出就是之一。
7月4日,证监会发布《21家证券公司联合公告》,公告提到,上证综指在4500点以下,在2015年7月3日余额基础上,证券公司自营盘不减持,并择机增持。随后消息传出监管层倡议证券机构自营盘日成交实现净买入。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市场逐渐走稳的背景下,监管层有为券商业绩考虑的因素。
事实上,自6月27日央行双降、作为第1道维稳措施发出以来,监管层至少出台了超过22项维稳护盘措施,包括一行三会、中央汇金、险资,以及三大交易所、券商、基金,还有上市公司、甚至官媒等纷纷加入护盘阵营。
不过随着近期股市反弹企稳,上述措施部分已经出现变化。
IPO重启
证监会11月6日宣布对股票发行制度的相关调整细则,对新股发行制度进一步优化,推进IPO向注册制改革的步伐,同时决定重启IPO发行。
证金持股变化
证金救市前只在两家公司位列前十大股东,分别是中国石化和中国人寿,最新(11月12日)证金公司进驻前十的家数(包括中国证券金融股份、中央汇金投资、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达到1145家。但从10月起证金不再增持,10月上半月减持贵糖股份等10只股票;11月(上半月)继续减持14只股票。
华泰证券认为,证金的减持以及之后的退出会温和有序,可控可调,不会造成市场大波动。
大股东6个月内不得减持
证监会在今年7月8日曾表示,从当日起6个月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公司股份。这个期限将在明年1月8日到期,目前剩余时间只有1个多月。根据当时的公告,6个月后减持公司股份的具体办法,另行规定。因此,在这剩余1个多月时间,很可能将出台针对大股东减持的新规定。
券商自营盘
据网上流出的文件显示,将取消券商“保持股票每天自营净买入”的要求。该消息随后也得到了证券时报记者的证实。
券商自营盘目前规模如何,都有哪些股票?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券商自营规模相较二季度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占净资产比例最高的是东北证券,达到287%。盘中自营盘限制取消的消息一传出,东北证券在二级市场的反应也最大,曾一度涨停,收盘上涨8.92%。
其次,自营规模占比较高的券商还有:东兴证券(258%)、东方证券(255%)、招商证券(218%)、申万宏源(211%)、广发证券(207%)等。
从券商行业三季报来看,自营业绩普遍不佳。数据显示,以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两项简单加和计算的自营业务来看,三季度共有8家公司自营出现浮亏,其中海通证券的浮亏金额更是高达11.6亿元。此外,招商、东方证券的自营业务也现不同程度浮亏。不过10月开始,券商自营出现好转,整个10月上市券商浮盈超70亿。
券商自营盘目前持有哪些股票?
三季报数据显示,券商自营盘大幅加仓逾三成,三季度重仓454只个股,新进股234只。券商新进股行业分布显示,化工、机械设备、房地产位居前三。
万科A三季度被3家券商组团新进,累计持股数8.68亿股,占流通盘的比例为8.93%。此外,新日恒力、鲁银投资均被3家券商集体新进。
部分券商新进个股(来源:数据宝)
虽说是为响应救市,但买入的,可是券商自己的钱。
券商自营净卖出解限释放什么信号?
A股正在脱离非常波动时期,步入正常波动轨道,年中股市震荡的出现只是改变了市场运行节奏,并没有改变市场运行的方向,去年以来支撑股市表现的“分母驱动”的逻辑没有逆转。
据媒体报道,一家上市券商内部人士透露,该公司自营已收到口头通知,券商自营净卖出解除限制,取消券商自营股票每天净买入的相关要求。在此之前的7月份,证监会曾发布“维稳通知”,要求券商须保持股票每天自营净买入。
就在两周前,证监会宣布重启IPO,A股重新恢复融资功能;几乎就在同时,沪深交易所将融资业务保证金比例由50%上调至100%,意在限制由杠杆造成的市场过度投机行为。将这些措施与此次解除券商自营限制连贯起来看,可以看出,管理层在清理、退出股市“维稳”临时政策之时,也在推动对此前股市震荡成因进行反思并着手进行政策调整。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在性质上构成市场“短期利空”的信息并没有对股市造成太大的额外冲击,A股二级市场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这一方面说明市场承受力颇为强劲,同时也似乎显示管理层对市场稳定的预判较具信心。
从行情演进来看,临时管制措施的退出与政策调整,以及股市二级市场的具体走势,反映出的信号是:A股正在脱离非常波动时期,步入正常波动轨道,市场情绪总体稳定,股市“险情”解除,“救市”正在结束。
市场的稳定与监管层为何此时选择政策调整?观察而言,主要基于以下的基本面事实:
首先,宏观经济政策处于逆周期调控时期,货币稳中趋松成为去年以来的新常态;略超预期的是,“十三五规划”重提经济增长速度,由于经济景气处在低迷时期,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之下,为避免经济增速深幅回落,明年财政政策有望更趋积极。投资加码、货币宽松与利率处于下降周期,使得去年以来支撑股市表现的“分母驱动”的逻辑没有逆转。以此来看,年中股市震荡的出现只是改变了市场运行节奏,并没有改变市场运行的方向,从近期市场运行来看,这个基本判断当能站得住脚。
其次,是股市面临的宏观层面的流动性较为充足。利率下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降准与降息增加货币广义供给;同时在大类资产配置中,房地产吸引力因价格持续高涨而节节降低,A股市场吸引力在房地产投资吸引力削弱对比中不断增强。此外,在“调结构、促转型”政策推升与新经济创新实践促动之下,A股近年出现的结构性牛市行情不断向纵深演绎,使得市场风险偏好不断提升,进一步强化了结构牛市思维。目前预计,只要市场的主题投资机会存在,市场结构性的盈利示范效应也就存在,就将继续会对存量资金产生吸引力。
此次救市的一个收获是,证金公司深度介入市场,发挥了平抑市场过度波动的功能。证金公司所发挥的市场引导作用正在出现。证金持股可以进行反周期操作,在过冷时加热,过热时降温,常态波动时按兵不动,发挥市场过度波动的“挡板作用”,保持市场稳定,这在实践中是可以作为工具应用的。
股市非理性大幅下跌,往往是由此前非理性的大幅上涨所造成;由此对非正常、非理性波动的干预不应只包括非理性的下跌阶段,同样也应当包括非理性上涨时期。
在市场步入常态波动时期,临时行政限令早一些解除,可以由券商自行对行情运行方向与股市周期所处具体位置进行判断,以此决定自己的操作方向,避免上涨过多之时再解除限令给市场带来集中抛盘压力局面发生。
□傅子恒(万联证券研究所所长)
国金点评券商自营取消头寸限制:影响无需过度夸大
会有影响,但无需过度夸大,存量行情仍将延续
事件:据媒体24日报道,监管层已发文,取消对券商自营股票交易的限制,允许券商持有自营股票交易净空头头寸。中国曾在7月份要求券商保持自营交易多头头寸。
我们的看法:
①上述报道基本属实。之前我们有所提到,随着国家队选择部分头寸主动退出以及IPO的恢复,已经表明了监管层的态度:随着市场情绪的回暖,监管层愿意将行政手段逐步取消,市场涨跌更多的交还给市场本身决定;
②与相关券商自营部交流下来:在11月24日之前,部分区域券商自营依然维持每日净买入状态(严格执行),但不排除部分券商早已提前解除了限制合约,提前灵活调整仓位;
③对市场的影响存在,但不可高估。取消自营盘的头寸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增加了之前被限制的自营盘的空头头寸,有锁定全年收益趋向,但其对市场的负面冲击无需过度担忧,不是决定市场拐点的核心因素;
④对市场,我们仍然维持《寒冬不“寒”,仍可看高一线》。在对于“明年春季躁动”的憧憬前提下,市场风险偏好不太可能持续回落,而是更多的呈现结构性的机会,我们继续看好符合经济结构转型,符合产业升级的相关板块。维持推荐“新能源汽车及产业链(贯穿全年的行情)、计算机(信息安全、大数据)、环保”等。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