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棉花:上涨动力不足
发布时间:2025-1-24 07:51阅读:107
棉花:上涨动力不足
01
摘 要
2024年棉花期货市场经历了供需错配下的剧烈波动,而2025年这一格局仍将延续。在全球及国内供应充裕而需求不振的背景下,棉价可能继续维持低位运行。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政策调整以及天气情况等因素,以应对潜在的市场波动风险。
风险提示:宏观扰动、政策调整、天气因素
02
2024年市场行情回顾
(一)期现方面:先涨后跌
期货方面:2024年棉花走出“先涨后跌”行情,最高16480元/吨,最低13200元/吨。具体来看:1-4月,宏观环境持续乐观,棉花产业市场陆续复工,需求逐渐恢复,受投机资金买盘影响,ICE美棉表现较强,粮棉比价处于较高水平,棉花表现为震荡上涨。5月以来,新棉种植面积增加预期较浓,随着供应过剩和经济复苏乏力的问题显现,棉花一路下行。近期来看,国内保持供应宽松格局,市场等待利好消息释放。12月国家召开中央经济会议,会议主旨符合市场预期;纺企新签订单有限,多逢低补库,操作谨慎,盘面大幅走高受阻。目前宏观影响暂不确定,资金观望情绪较浓,近期期货市场维持弱势区间调整。
现货方面:2024年,国内棉花现货价格经历了显著的波动。年初,由于纺企和布厂补库需求增加,郑棉期价在1月稳步上扬,并在2月初达到了年内高点17244元/吨。然而,随着全球棉花增产预期的增强以及下游需求疲软,棉价在6月和7月快速下跌,至8月中旬触及年内低点14681元/吨。此后,受宏观政策利好和季节性需求回升的推动,棉价有所反弹,但整体仍处低位运行。近期来看,截至12月31日,国内3128皮棉均价14565元/吨。其中新疆市场机采棉价格14050-14200元/吨。内地市场机采棉价格14600-14800元/吨。
图1:盘面走势(元/吨) |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徽商期货研究所 |
(二)内外价差:结束倒挂 回归正常
2024年内外棉价差结束长期以来的倒挂现象,开始回归1%关税外棉价格低于内棉的常态。具体来看,1%关税下美棉M1-1/8到港价报13800元/吨,国内3128B皮棉均价报14565元/吨,内外棉价差为765元/吨。近期,国内外棉价因下游需求不强,导致价差缩窄较多;且棉花商业库存处于高位,郑棉期货长期横盘震荡整理下,内外棉价差小幅拉锯为主。
03
2025年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需格局分析
1.全球棉花供需形势总体较为宽松
图2:全球棉花供需平衡 |
全球方面:2024年,全球棉花供需形势总体较为宽松。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的最新数据,2024/25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计为2529.5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96万吨,增幅为3.9%。具体来看:
巴西方面,据外电报道,巴西在2024/25年度的棉花产量预计将达到362.7万吨,同比增加12.7%。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马托格罗索州的丰产预期以及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巴西的棉花收获已经完成,丰产基本落地,国际市场需求的增长也推动了巴西棉花产出的增加。由于出口需求增加,预计巴西2024/25年度的棉花出口量将达到1200万包。然而,由于棉花总供应量超过总消费量,预计年末库存将保持在480万包的相对高位。不过出口仍有不确定因素。
澳大利亚方面,据外电报道,当地冬季作物收获已基本完成,旱地棉田的播种全面开启。具体看,大丘陵的旱地棉田的情况远好于去年同期,而且新南威尔士州北部旱地棉花的生产形势也非常乐观。澳大利亚北部的雨季开始较早更加令人鼓舞,当地今年的种植面积将会扩大,播种已在2024年12月中旬开始,后期不确定因素仍较多。
印度方面,印度作为第二大棉花生产国,其年产量约为532.3467万吨。然而,在2024/25年度,印度的棉花产量可能面临一定的挑战。不利的天气条件和棉农改种其他作物的影响可能导致印度的增产幅度低于预期。尽管如此,印度仍然是全球重要的棉花生产国之一,其产量变化将对全球棉花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美国方面,2024/25年度,美国的棉花产量预计为348万吨,同比增加28.7%。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西南棉区旱情的改善以及有利的气候条件。飓风等极端天气对部分产区造成了负面影响,但整体上并未影响全国的产量增长。种植面积的增加和单产的提高是推动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尽管美棉产量有所增加,但由于全球棉花需求仍然偏弱,特别是中国对美棉的采购持续欠佳,导致美棉出口下调6.5万吨。这可能会对美棉的价格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短期内美棉价格或偏弱震荡。
此外,消费方面,全球消费量预计为2492.5万吨,同比增加32万吨,增幅1.3%。尽管产量增长超过消费增长,但由于大量期初库存,期末库存预计将有所减少,缓解了供应过剩的压力。整体来看,虽然供大于求,但库存压力相对减小,使供需基本面有所改善。
图3: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 |
2.国内供大于需格局较难逆转
国内方面:从供给端来看,2024年中国棉花产量达到近680万吨,同比增长约7.9%,创下自2012年以来的新高。预计2025年,新疆地区将继续发挥其植棉优势,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将有所增加。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24/25年度全国棉花产量预期达到632万吨,同比增加60.5万吨,增幅10.59%。此外,截至2024年12月底,新疆地区皮棉累计加工总量为563万吨,同比增幅为20%;公检量达521.89万吨,同比增幅16.9%。整体而言,2024/25年度棉花供应充足,对市场价格形成压制。从需求端来看,国内棉花消费面临多重挑战。首先,纺织市场进入传统淡季,订单稀少,成品库存累积导致纺企降负荷生产。其次,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及贸易摩擦增加了纺织品出口的不确定性。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后,其贸易政策可能进一步影响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前景。为了应对不确定性,纺织企业不得不采取减少原料库存和加速产品销售的策略,对棉花的需求有限,且新年度需求放量概率较小。
图4:国内消费:服装类:零售额 |
(二)基本面因素分析
1.轧花厂收购及加工成本均上升
2024年,轧花厂面临原料成本上升和产品价格波动的双重压力。新疆地区籽棉的收购价格呈现出明显的上涨趋势。根据行业反馈,38-39%衣分、13%以内水分的机采棉收购价稳定在6.2-6.3元/公斤,而复采籽棉的收购价则多在5.50-5.65元/公斤。这一价格水平与南疆三大棉区的籽棉收购价全面接轨,显示出市场的整体趋同性。籽棉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棉花亩产量的增加和优良气候条件的助力。2024年,新疆棉花的种植面积同比大幅增加,其中南疆的增幅高于北疆,整体增幅也超过了兵团。同时,良好的气象条件使得棉花的生长周期加快,亩产水平提升,从而推高了籽棉的市场价格。除了籽棉收购价格的上涨外,轧花厂的加工成本也在上升。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承包费用、化肥及农药成本、机采费用均有所上涨,导致植棉的总成本整体维持在高位。具体而言,机采棉的种植成本普遍在2750-3600元/亩之间,而手摘棉则普遍在3410-3960元/亩左右。二是随着籽棉品质指标的变化,一些轧花厂为了降低杂质过大对皮棉成本、品质指标的影响,调整了收购标准,从“毛衣分”定价收购改为“净衣分”收购。这一变化虽然有助于提高皮棉的品质,但也增加了轧花厂的加工难度和成本。
新棉销售方面,2024/25年度籽棉收购价低开高走,前期轧花厂无论现货销售还是郑棉合约套保都有利润(轧花厂有1000元/吨以上的加工费“保底”),因此采收初期疆内棉花企业挂单、出货的积极性比较高,一些大中型棉花贸易商/期现公司也及时签约预采购。此外,2024/25年度委托轧花厂代加工的植棉大户、合作社等较上年度大幅减少,也刺激了新棉销售。
2.纺织品出口受到冲击纺企减少用棉需求
图5:国内棉花库存 |
2024年,纺企面临着下游需求疲软和订单减少的问题。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纺织品出口受到较大冲击。在原材料采购方面,纺企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由于内外棉价差的变化和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整,纺企需要灵活调整采购策略。一方面,他们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操作,以对冲现货价格波动的风险;另一方面,他们还积极寻找替代原材料,如化纤等,以降低对棉花的依赖度。
3.涉棉主体来回拉锯
2024/25年度国内棉花供应形势已基本明朗,而需求在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及内需市场启动延续缓慢的背景下增长的压力较大,基本面变化、调整的空间已不大。短期,棉花将持续筑底,“不上不下,不涨不跌”。新疆棉花加工企业、贸易商及用棉企业、投机商等多空力量只能被动选择观望。
对新疆棉花加工企业而言,截至目前,皮棉疆内监管库综合毛重平均成本约14800-15000元/吨,而目前新疆库3129B(断裂比强度28/29GPT)机采棉公重报价14500-14650元/吨,轧花厂仍没有利润或小幅亏损,因此,对棉企而言,郑棉盘面价格,套保吸引力明显不足,避险意义不大。
对棉花贸易企业/期现公司而言,由于2024/25年度新疆棉基差仍偏高,有限的利润被高基差吞噬,入市的积极性也较前两年同期稍低。据中储棉调查来看,虽然近半个月来,北疆部分棉企小幅下调基差,但对于“双29”750-850元/吨、“单29”基差,中间环节接受、消化的压力仍偏大。由于买卖双方基差仍有100-200元/吨的分歧,因此贸易商与加工企业的博弈仍在继续。
对棉纺织企业而言,补库的意愿也不强。一方面相对低价的2023/24年度陈棉供应充足,再加上手握1%关税、滑准关税棉花进口配额(可随时低价采购港口保税外棉)及新增订单不理想,因此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短期集中补库的概率不高;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中小纺企产销压力持续上升,纱线累库率增大,再加上货款回收期偏长,为了保持现金流、保就业,不得不采取限产、减停产措施应对,棉花采购也“随用随买,按需下单”。
4.2025年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消费端的影响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这一政策对我国棉花消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期来看,关税政策可能会改变全球棉花贸易的流向和结构。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之一,其对中国加征关税可能会导致中国从其他国家如印度、巴西等增加棉花进口,这将影响全球棉花市场的供需平衡,进而影响国际棉价。
此外,长期的贸易摩擦还可能促使中国加快棉花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自给率,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对于纺织行业而言,关税政策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一些依赖进口原料的纺织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甚至可能出现减产或停产的情况。这将进一步减少对棉花的需求,加剧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同时,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纺织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国内纺织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应对市场竞争。在消费端,关税政策可能会通过影响纺织品价格来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如果纺织品价格上涨,消费者可能会减少购买量或转向更便宜的替代品,这将对棉花消费产生负面影响。
04
2025年行情展望
进入2025年,预计全球及国内棉花市场的整体宽松格局将继续对棉价构成压力。供应端的充裕使得棉价易跌难涨。从国内来看,2024/25年度我国棉花产量、进口量将继续保持高位。虽然国家储备棉政策调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供需平衡,但整体供应过剩的局面难以根本改变。此外,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和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增加,下游纺织企业面临更多挑战,进一步抑制棉花消费需求。因此,若无重大政策变动或极端气候事件影响,预计2025年棉价将继续承压运行。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9 15:43
-
房贷怎么还?每期还多少?(点击测算)
2025-05-29 15:43
-
负债不用愁,点击免费领还款计划表~
2025-05-29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