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钢材:需求降幅收窄,利润小幅修复
发布时间:2025-1-21 09:07阅读:125
钢材:需求降幅收窄,利润小幅修复
摘 要
1.对于2025年钢材市场,需求端难以扭转下行趋势但降幅或将收窄。房地产市场基于严控增量政策限制以及销售-投资链条传导的不顺畅,用钢需求预计仍将延续下滑。基建市场或将成为2025年新的需求增长点,基于稳增长重要抓手角色,基建投资增速或在财政政策大力支持下有所发力,维持温和增长。制造业相关行业在两新两重政策支持下维持良好发展态势,用钢需求维持韧性。出口方面则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特朗普高关税政策将对钢材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形成扰动,抑制出口高增长形势。基建和出口可能会带来2025年需求端的预期差,需要重点关注其变化情况。
2.供给端在利润和产量调控等政策影响下难见增量,但由于2025年炉料端价格的回归将带来钢厂利润的小幅修复,因此钢厂大幅减产的动力也不足。
3.基于产量的高位和需求的托底,钢材价格下方存在底部支撑,上方高度存在压制,同时成本重心随炉料下移,钢材利润小幅修复,预计2025年钢材波动区间较2024年有所收窄,价格重心略有下移。
4.需要注意的是,2025年可能也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对行情形成扰动,比如特朗普关税政策和行业产能调控政策是否会出现超预期的变化,都将会带来行情超预期的变化波动。
一、2024年钢材行情回顾
2024年钢材期货价格延续下行趋势,价格重心进一步下移。主要下跌阶段一是在3月份传统下游开工回升之际,受高风险债务省份全面暂缓基建项目影响,需求回升不及预期,带来市场的下跌行情。二是7-8月份在螺纹新旧国标切换之际,市场清仓抛货,现货价格快速暴跌,同时卷板由于上半年的高产量带来了年中的高库存,利空因素叠加带动盘面钢材价格超预期暴跌。直至9月份现货风险集中释放,叠加宏观政策态度转向和刺激政策密集出台,驱动盘面行情自低位大幅反弹,修复部分跌幅,而后在产业因素主导下行情转入震荡回落波动。
2024年影响钢材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的主要因素,在于需求明显回落带来矛盾的凸显。根据冶金工业规划院的测算,2024年中国钢材需求量为8.63亿吨,同比下降4.4%。最主要的拖累项是房地产和基建用钢需求,尤其是基建用钢需求的回落是不同于往年的情况。房地产市场延续了前几年的下行周期,仍然处于调整状态,用钢需求连续下滑。基建市场由于化债的要求,增速出现回落,且实物工作量远低于预期,由原来的托底项转变为拖累项。根据冶金工业规划院的测算,2024年建筑钢材需求下降了8.6%,达到4.58亿吨的水平。需求表现相对较好的板块是制造业和出口。制造业维持了高增速,机械、汽车、能源、造船、家电整体呈现较快增长。出口受益于国内的价格优势,同比继续增长。从品种结构来看,卷板需求强于建材需求较为明显,但是卷板需求的强势未能带动钢材期货行情的强势,钢厂的生产依然在利润的驱动下减产不多,从而在某些时刻加剧了整体钢材供过于求的矛盾。
图1:螺纹价格走势(元/吨) | 图2:螺纹基差(元/吨) |
数据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 我的钢铁网 |
二、需求:降幅或将收窄
(一)房地产市场信心部分改善,但新增用钢需求形势依然严峻
2024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仍然面临压力,从1-11月份投资、销售、新开工、施工等数据来看,依然处在深度负增长中,修复不及预期,筑底周期延长。与2021年行业顶峰相比,销售面积下降30%,回到2015年。房屋新开工面积较2019年高峰下降近六成,为2013年以来新低。开发投资规模连续两年下降到接近2018年的水平。受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的影响,从较长时间周期来看,房屋总需求下降。而受居民收入预期下滑以及信心恢复不够影响,中短期居民购房意愿及购房能力下降。
房地产政策持续优化中,在517地产政策以及929地产新政之后,政策效果初步显现,量价指标边际改善。新政之后房地产市场的销售端、价格端均出现边际改善,但是投资端依然不容乐观。前三季度新房销售同比下降明显,二手房“以价换量”带动市场保持一定活跃度,但9月市场也出现降温。四季度以来,新房及二手房成交量均出现明显回升,核心城市二手房价格有所趋稳。但从供给端来看,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延续下降趋势,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仍较大。300城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面同比下降超两成,土地市场整体仍承压。而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超10%,整体表现偏弱。房企到位资金同比降幅虽然持续收窄,但整体降幅仍较大。可见从销售回款到投资开发的链条传导当前并不顺畅。
展望2025年,稳楼市基调延续2024年以来的政策定调。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释放了明确的“稳地产”信号,市场迎来真正的政策拐点;12月9日,政治局会议提出“稳住楼市”,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从具体政策来看,当前政策环境已处于历史最宽松阶段,特别是需求端政策,涉及居民购房成本、购房门槛的房贷利率、交易税费、首付比例等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下一阶段政策将继续围绕优化供给和促进需求两个方面展开。供给端重点在于去库存政策的加快落地推进,需求端重点在于核心城市限制性政策的继续优化和货币化安置城中村改造等。预计能够改善和修复部分市场、企业和购房者的信心。但是涉及到钢材需求,由于“严控增量”政策以及存量施工面积的完成,且房企投资行为传导的不顺畅,预计新开工面积、开发投资等或继续回落,房建新增用钢需求形势依然严峻。
图3: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 | 图4:房地产相关数据(%) |
图5: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万平方米) | 图6: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当月同比(%) |
图7: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占地面积(万平米) | 图8: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溢价率(%) |
(二)财政政策发力预期增强,基建市场或呈现温和修复
2024年基建投资增速继续放缓,资金支持力度减弱。年内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量超万亿,但特殊新增专项债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偿还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用于解决历史债务问题,出现了投资增速与实物工作量之间的脱节。
2025年在提振内需和防范外部风险的背景下,政府主导下的基建投资将成为完成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抓手。2024年11月8日财政部新闻发布会宣布,拟进行6+4+2的化债资金安排。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增加3年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三项政策协同发力后,地方化债压力将大大减轻。但地方债务以及土地下滑对基建支出的掣肘仍不可避免。
2024年财政、专项债、土地出让相关资金均在一定程度上不及预期,2025年专项债部分用于化债的背景下,增量建设资金预计主要来自于中央。中央财政继续维持3.3%以上赤字率水平的可能性较高,通过公共财政来维持基建的刚性支出。另外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对基建进行支出,2024年底已经发行了约1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预计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较2024年将持平或微增,且其中新增60%以上将投向基建领域。大规模化债叠加国债资金投向优化,有望引导2025年实物工作量加速落地,基建用钢需求或将迎来边际改善。
图9:基建投资增速(%) | 图10:地方政府专项债数据(亿元) |
(三)两新两重助力国内制造业维持增长,但美高关税影响外需
2024年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影响下,汽车、家电、机械工业、造船等行业的钢铁需求均呈现较好增长。2025年我国将扩大国内需求,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将给汽车、家电、能源、机械等行业用钢需求带来发展机遇。
汽车方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90万辆和27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7%。预计全年汽车产量将达到3140万辆,同比增长4.3%,再创历史新高。展望2025年,在“两新”政策以及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政策带动下,汽车行业将保持增长态势,同时考虑维修等需求,预测2025年汽车行业钢材需求量同比维持小幅增长。
家电方面,2024年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持续发力,7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后各地出台补贴实施细则。最新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9日,已有3330万名消费者,购买了8大类家用电器产品5210万台,带动销售额约2390.9亿元。2024年1-11月,中国空调、家用冰箱、洗衣机产量分别同比增长9.4%、8.1%、6.3%,预计全年同比增长2057万台、880万台、1040万台,带动家电用钢需求上升百万吨以上。展望2025年,补贴政策有望延续,家电产量或仍将维持较高增速,将带动家电用钢需求同比小幅增长。
能源方面,在我国电力消费快速增长的背景下,2024年风光装机量与产量均在增长,全国电网工程投资也在大增,带动2024年能源行业用钢量出现一定比例增长。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电源投资、电网投资力度仍然较大,预计2025年能源用钢量继续维持小幅增长。
机械方面,2024年机械用钢整体景气向好。工程机械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的挖掘机、装载机需求在触底回升;农业机械中的大型拖拉机、重型矿山机械产品出口等则增长明显。展望2025年,机械行业发展有望继续增长,但考虑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增长可能存在一定压力。
造船方面,2024年的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等三大造船指标全面增长,且份额在全球市场领先。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预计,2024年我国造船用钢需求总量超过1500万吨。未来5年,我国船舶用钢需求规模将保持在1500万吨及以上水平。展望2025年,全国造船用钢量约预计继续维持同比增长。
2025年制造业需求面临的不确定性来自于外需方面,特朗普上台之后若施行高关税政策,将影响到我国的制造业出口,进而影响到钢材间接出口。当前我国汽车、家电、机械等行业中出口占比较大,因此预期相关企业出海短期内将受到一定影响,中期来看影响则相对小一些。
图11:制造业投资增速(%) | 图12:制造业PMI(%) |
(四)出口优势仍存,但反倾销或抑制出口高增长
2024年钢材出口继续维持高位,1-11月我国出口钢材10115.2万吨,同比增长22.6%。在上年基数偏低的情况下,12月份钢材出口同比仍有望维持增长态势,全年钢材出口有望达到1.1亿吨。参考历史数据,2015年钢材出口历史最高达到1.12亿吨,预计2024年钢材出口量略低于2015年,位居历史次高水平。
展望2025年,我国钢材出口价格优势仍存,海外钢铁供应同比继续下降,对我国钢材出口释放了需求空间。但钢铁行业贸易摩擦延续,或对后期我国钢材出口形成抑制。2024年以来,先后有多国对我国钢铁产品发起多起贸易调查,贸易制裁出现了较大的增长。从已完成裁定的案件来看,部分国家对我国出口的钢铁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最高税率高达40%以上。2025年若部分国家完成反倾销仲裁,将继续扰动我国钢材出口。
图13:钢材出口(万吨,%) | 图14:卷板出口价格(美元/吨) |
三、供给:产量难见增量
钢铁行业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发展阶段。基于行业运行持续呈现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不利局面,供给端钢铁企业在利润和产能置换、产量平控、节能降碳等政策调控下,产量稳中有降。数据来看,1-11月份,我国粗钢产量为92919万吨,同比下降2.7%。虽然产量有一定的下降,但需求下滑更多,产能过剩格局仍在。
从当前产能置换政策来看,2024年8月20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暂停钢铁产能置换工作的通知》,暂停钢铁产能置换工作,有助于防止新一轮产能扩张。2024年10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表示,将加快研究推进产能治理和联合重组,促进钢铁产量导向优势产能。从节能降碳政策来看,2024年5月《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发布,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2024年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对钢铁行业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加强钢铁产能产量调控;二是深入调整钢铁产品结构;三是加快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目标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全国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节能降碳政策持续加码,有望对钢材总量形成一定约束,同时影响钢铁企业根据需求调整生产结构,进一步引导行业结构化减产,限制钢材供给总量稳中有降。
图15:粗钢产量累计同比(%) | 图16:粗钢日产(万吨) |
四、观点总结及展望
对于2025年钢材市场,需求端难以扭转下行趋势但降幅或将收窄。房地产市场基于严控增量政策限制以及销售-投资链条传导的不顺畅,用钢需求预计仍将延续下滑。基建市场或将成为2025年新的需求增长点,基于稳增长重要抓手角色,基建投资增速或在财政政策大力支持下有所发力,维持温和增长。制造业相关行业在两新两重政策支持下维持良好发展态势,用钢需求维持韧性。出口方面则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特朗普高关税政策将对钢材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形成扰动,抑制出口高增长形势。基建和出口可能会带来2025年需求端的预期差,需要重点关注其变化情况。
供给端在利润和产量调控等政策影响下难见增量,但由于2025年炉料端价格的回归将带来钢厂利润的小幅修复,因此钢厂大幅减产的动力也不足。那么基于产量的高位和需求的托底,钢材价格下方存在底部支撑,上方高度存在压制,同时成本重心随炉料下移,钢材利润小幅修复,预计2025年钢材波动区间较2024年有所收窄,价格重心略有下移。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2025年可能也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对行情形成扰动,比如特朗普关税政策和行业产能调控政策是否会出现超预期的变化,都将会带来行情超预期的变化波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什么是年报、年度报告?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