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怎么买合适?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5-1-2 00:51阅读:304
其次,在购买重疾险的时候,要尤其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投保人的年龄限制。由于重疾险的种类繁多,且每家保险公司规定的投保人年龄限制并不一致,所以我们在购买之前要特别注意这点。重疾险一般期限会比较长,多数在十年以上,所以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买重疾险就变得比较困难。因此,选择一款保障时间更长的消费型重疾险,对于投保人来说更有利。
2、注意保障范围。在购买重疾险的过程中,保险推销人员会把保障疾病的种类数量作为一种营销的噱头,其实我们只要关注最重要的几种疾病是否在保障范围之内就可以,没必要去纠结保障的病例是不是够多。
3、注意特殊条款(免责条例)和赔付次数。重疾险和普通的保险是不同的,赔付次数和免责条款,有些保险公司的产品仅支持赔付一次。另外,免责条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保险公司会在保险合同上明确规定不能赔付的重疾内容,如果投保人签订合同就代表他是同意的,如发生免赔条款中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是没有任何责任的。
4、注意识别销售人员的资质。购买保险要注意一定要找有保险资质的专业人员购买,不要在代理点(如银行)随便下单投保。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重疾险”,可获得关于重疾险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1、注意投保人的年龄限制。由于重疾险的种类繁多,且每家保险公司规定的投保人年龄限制并不一致,所以我们在购买之前要特别注意这点。重疾险一般期限会比较长,多数在十年以上,所以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买重疾险就变得比较困难。因此,选择一款保障时间更长的消费型重疾险,对于投保人来说更有利。
2、注意保障范围。在购买重疾险的过程中,保险推销人员会把保障疾病的种类数量作为一种营销的噱头,其实我们只要关注最重要的几种疾病是否在保障范围之内就可以,没必要去纠结保障的病例是不是够多。
3、注意特殊条款(免责条例)和赔付次数。重疾险和普通的保险是不同的,赔付次数和免责条款,有些保险公司的产品仅支持赔付一次。另外,免责条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保险公司会在保险合同上明确规定不能赔付的重疾内容,如果投保人签订合同就代表他是同意的,如发生免赔条款中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是没有任何责任的。
4、注意识别销售人员的资质。购买保险要注意一定要找有保险资质的专业人员购买,不要在代理点(如银行)随便下单投保。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新手请教股票名词解释?
股票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公开或私下发行的、用以证明出资人的股本身份和权利,并根据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数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凭证。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代表着其持有人(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每
股市基础名词解释详解
股票基础名词:1、牛市:股市行情看涨称为牛市2、熊市:熊市与牛市相反,股市行情看跌称为熊市3、多头。多头市场多头是指投资者对股市看好,预计股价将会看涨4、空头。空头市场人们通常把股价长期呈下跌趋...
债券久期的名词解释?
债券久期是指由于决定债券价格利率风险大小的因素主要包括偿还期和息票利率,因此需要找到某种简单的方法,准确直观地反映出债券价格的利率风险程度。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填权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填权的具体含义是指除权除息后的一段时间,如果大多数人普遍看好这只股票,这只股票的市场价格高于除权除息基准价格。这是专业术语什么是填权的定义。比如说一只股票的价格是...
纯重疾险名词解释
哪些人适合买纯重疾险呢?1、重疾险预算不足,需要重疾保障的人群:自带身故责任的储蓄型重疾险一般价格较贵,而纯重疾险保费价格要第很多,如果在预算不足的情况下去选择低保障的储蓄型的重疾险,这样不仅不能带来足够的保障,而且缴费压力大。因此在预算不足的情况下选择纯重疾险更加合适。2、想要增加保障的人群:有的消费者在很多年前买的重疾险,现在来看保额远远不够,这时就可以购买一份纯重疾险来增加重疾保额。3、追求保险杠杆作用的人群:有的消费者希望用最低的保费,撬动高保额,等到最高的保障。那...
重疾险买消费型还是买储蓄型?名词解释
羊毛出在羊身上,保障成本一个是明扣一个是暗扣,一个扣的心疼一个扣的潜移默化,所以,保障型的产品本质上都是消费品,而保费是人生不得不支付的成本。消费型的产品用很少的保费就能翘起很高的保障,相同的保障储蓄型的产品要付出更多的保费。如果预算不多建议买消费型的产品,不能为了后期的返还而牺牲了保额,这样是不足以应对风险。那如果钱不是问题,是买消费型的还是买储蓄型的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呢,给大家讲一个保险规划的原则,“买定投余”原则。所谓“买定投余”原则就是买定期消费型的产品,然后...
TA的文章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15 15:03
-
速看:9月重磅政策密集落地,1日正式执行,影响你的生活
2025-09-15 15:03
-
2025十大长期理财产品推荐,帮你稳稳实现财富增值↗️
2025-09-15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