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基金清盘?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5-1-2 00:26阅读:624
首先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基金清盘四大原因:1、合同到期:基金成立时合同约定会到期清算。比如封闭式基金一般都有一个存续期,到期后如果不延长存续期,就会进行清盘。2、持有人表决: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主动决定终止基金合同进而清盘。3、合规清盘:因不符合监管要求而必须进行清盘。比如在资管新规要求下,保本基金要逐步退出市场,要么转型成其他类型的基金,要么直接到期清算。4、被动清盘:基金规模太小,触发清盘的“红线”,被迫终止。我国规定,开放式基金在合同生效后的存续期内,若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200人,则基金公司在经证监会批准后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还有发起式基金,在合同生效3年后,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基金合同将自动终止。所以我们在选择基金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以下基金的规模,尽量避免规模太小的基金,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基金规模在2亿元以上的基金。然后,还要看一下持有人比例中的机构资金的占比,如果机构资金占比特别大的话风险也是比较高的,因为,一般机构发生赎回,基金的规模就会迅速减少,基金从而面临被清盘的风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什么是基金清盘?基金清盘有什么影响?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3
-
券商持续看好,半导体ETF究竟怎么选?
2025-11-03 09:33
-
【券商教学】为什么高手看到 “放量下影线” 会兴奋?小白必学~
2025-11-03 09:33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