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国内商品期货延续抛售潮化工金属领跌
发布时间:2015-11-18 15:57阅读:706
周三(11月18日),国内商品期货抛售潮还在延续,主力资金疯狂做空,商品重挫,品种多数下跌。硅铁今日领涨,涨幅为1.36%,唯一涨超1%商品;跌幅方面,化工和金属板块再遭重挫跌幅居前。甲醇和沥青表现极其疲弱,甲醇大跌2.75%,沥青跌势较昨日有所缓和,收跌于2.71%,塑料跌1.14%;金属板块跌势惨重,除沪铝、沪铜和沪银跌幅较小以外,其他均跌破1%,其中沪锌跌1.81%,沪锡跌1.54%,沪镍跌1.29%,沪铅跌1.22%,沪金跌1.11%;其余板块跌超1%的有,菜粕跌2.09%,铁矿石跌1.75%,白糖跌1.54%。
沪铜、沪铝抛售潮已点燃国际市场做空热情。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当周,对冲基金和货币经理人增持期铜净空头仓位至19398手,较上周增加16499手,创下8月中旬以来最高净空仓纪录。
交易人士正在加大押注金属空头的筹码。毕竟,中国今年以来的五次降息降准尚未令经济从25年来的最低增速反弹。
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6%,持平今年3月创下的2008年以来最低值。
单从数以倍计增加的持仓来判断下跌的惨烈,或许可以说是高估基金能量。那么此次同一品种在相似时间段内的相似走势,已经不能以巧合来解释。有分析人士如此解释,基本面微妙的配合,给空头天时地利的条件。“为做空者壮胆的,正是中国为期数月的隆冬及春节假期。”
擅长念歪经的高盛,这一次也在众目睽睽之下站在了空头背后。高盛在一份报告中称,需求复苏,以及进一步收紧供应,才能使铜市从供应过剩转变为供应短缺。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周二再挫2.4%,报537点。连续17天下跌后,该大宗商品市场的“风向标”距离历史低点509只有一步之遥。
由于中国经济放缓,煤炭和铁矿石等大宗商品需求不振,前三季度,BDI指数均值仅有744点,比去年进一步下滑了32%。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曾在2008年5月20日达到11793点,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该指数在今年2月18日跌至509点,为历史最低。
附国内期市各品种主力合约收盘报价一览:(价格单位:除沪金为元/克,沪银为元/千克,鸡蛋为元/500千克,两板期货元/张外,其余均为元/吨;成交量单位:手)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我在线
18914778081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