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期指:政策提振市场情绪,经济基本面有修复表现
发布时间:2024-11-13 07:51阅读:393
期指:政策提振市场情绪,经济基本面有修复表现
01
摘 要
1.经济增速放缓,部分经济领域有修复表现。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实现GDP产值90.06万亿,同比增速4.8%,但今年两会对于2024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5%,从目前来看还有一定距离。但从数据上看,固定资产投资、社费消费品零售等数据皆有企稳修复表现。
2.政策端持续释放稳增长信号,且有持续宽松预期。10月以来,国新办先后多次举办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住建部等多个部门先后介绍了众多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的重大政策举措。包括:降息降准、地产民生、化债、提振资本市场等。
3.市场情绪与预期显著改善。在诸多政策提振之下,资本市场情绪显著提升。截至10月30日,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2万亿,而刚刚过去二季度市场日均成交仅6776亿,相对放量295%,融资余额1.69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2576.69亿元。
4. 对于期指而言,目前政策端对行情支撑力度较强,经济基本面也有修复表现(目前仍有部分领域,如:货币信贷、企业利润等表现不及预期,但政策传导需要过程,可持续关注),市场情绪较三季度明显提振,因此目前期指持偏多看待,也需注意资金面引起的短期波动风险。
风险提示:经济数据超预期下行、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02
指数行情回顾
如图1所示,回顾2024年10月份,上证指数高开低走。国庆归来政策端持续发力,指数大幅高开,但伴随着获利资金离场,指数又迎来显著回落,随后的大部分时间中,均位于3150-3340区间震荡。价格虽未有大幅上涨表现,但市场成交活跃性较以往却有较为明显提升,截至10月30日,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2万亿,而刚刚过去二季度市场日均成交仅6776亿,相对放量295%。
图1:指数行情回顾 |
四大股指期货均有冲高回落表现,但目前IF、IH仍未走出整理区间,而IC、IM已经有企稳上行表现,使得大盘指数与中小盘指数比价延续回落之势,截至10月30日IF/IC、IF/IM、IH/IC、IH/IM分别录得0.67、0.65、0.45、0.44。
图2:期指主力合约走势 | 图3:股指期货主力合约比价 |
03
资金与估值分析
截至10月30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1.69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2576.69亿元。如图4-7所示,截至10月30日,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中证1000目前市盈率(TTM)分别为:12.63、10.78、25.16、39.27,分别位于近一年分位值水平的:65.03%、68.11%、83.88%、94.95%;近5年分位值水平的:32.71%、36.69%、50.6%、43.92%。若以市盈率作为估值指标来看,10月底标的指数估值较月初有所降低,但估值重心较今年前三季度有明显上修。
图4:上证50市盈率 | 图5:沪深300市盈率 |
图6:中证500市盈率 | 图7:中证1000市盈率 |
04
经济增长面临挑战,部分领域略有企稳
(一)GDP增速有所放缓
国内经济处于修复过程之中,但今年前三个季度经济增速有逐渐放缓之态。如下图8所示,3季度我国实现GDP产值31.74万亿,同比增长4.6%,一季度与二季度GDP增速分别为5.3%、4.7%。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实现GDP产值90.06万亿,同比增速4.8%,但今年两会对于2024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5%,从目前来看还有一定距离。
图8:中国GDP增速 |
从具体行业来看,三季度8个行业GDP增速超5%水平,其中: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带动之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10%的增速,而房地产业依然表现较弱,三季度增速-1.9%,处于全行业末游水平,但是相较于今年前两季度而言,降幅有所收窄(今年一、二季度房地产业增速分别为-5.4%、-4.6%)。
图9:不同行业GDP增速 |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企稳,地产投资降幅收窄
1-9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7.89万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与1-8月持平,一改从年初至今的回落表现。分领域来看,基建投资增速4.1%,制造业投资增速9.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10.1%。从数据来看,1-9月制造业投资依然保持较高增速,基建投资增速延续放缓,而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略有收窄。
图10: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1-9月份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7.87万亿,约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20.77%,同比增速-10.1%,为今年以来首次出现降幅收窄表现。
如下图11所示,2024年1-9月份我国房屋新开工、施工、竣工、销售、待售面积增速分别为:-22.2%(17个月低于-20%)、-12.2%(连续27个月负增长)、-24.4%(连续8个月低于-20%)、-17.1%(连续30个月负增长)、13.4%(连续21个月增速高于10%)。从数据层面去看,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降幅小幅收缩,而竣工面积、施工面积降幅仍在扩大,待售面积依然维持较高增速,表明当前地产行业依然处于去库存阶段,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依然是面临的重要问题。
图11:房地产相关数据 |
但自9月下旬以来,对于地产的宽松政策层出不穷,包括但不限于调降LPR、降低存量房利率、降低首付比例、加大房企融资支持等。政策出台之后,各地也在抓紧落实,如:天津市调整公积金政策、放款“首套房”认定标准,河北降低首付比例、放款购房资格审核,苏州下调首付款比例、加大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等。另外,城中村改造政策也在稳步落实之中,据住建部消息,2024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4万个,1-9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8万个。虽然目前地产依然处于下行通道,但伴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落实,弱势表现有望得以缓解。于此同时,10月1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住建部表示年底前增加房地产“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至4万亿,今年截至到目前约2.23万亿,到年底数额接近翻倍,年底前随着信贷规模增加,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也有望在年内延续收窄表现。
与地产投资表现截然不同的是制造业,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一直维持在9%的高增速水平之上。如下图12所示,今年10月份全球制造业PMI录得48.8%,自二季度开始便处于回落之中,与之相对应欧美一些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表现皆明显低于荣枯线水平。而10月份我国制造业PMI录得50.1%,时隔5个月再次站上荣枯线,显著好于市场预期与欧美主要经济体表现。从分项上看,生产指数52%、新订单指数50%,纷纷站上荣枯线,供需两端皆有不同程度回暖。
图12: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 |
制造业投资较高的增速,主要得益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政策端的呵护。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带动之下,今年高技术制造业发展速度加快。如图13-14所示,今年9月份我国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10.1%,显著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9月份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9.4%,也高于制造业投资增速水平。因此高技术、高科技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制造业带动效果是明显的。另外,“两新”政策也在不断落实之中,此前财政部表示将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近期国家发改委表示会同有关部门筛选出了4600多个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项目,设备更新领域1500亿元国债资金已分2批全部按相关规定和程序安排到项目。伴随政策的不断落地,制造业投资有望维持较高增速水平。
图13: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 | 图14:制造业与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 |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加快,消费结构有所改善
9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万亿,同比增长3.2%,前值2.1%。分类型看,商品零售3.67万亿,同比增长3.3%;餐饮收入4417亿,同比增长3.1%。如下图15所示,自年初社零增速整体呈现逐渐放缓的步伐,且在过去1年多时间中,餐饮收入增速要持续高于商品零售,反应了实物商品消费的低迷。但9月份有所改善,商品零售增速明显走强,带动整体消费增速回暖。
图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
从结构上看,如下图16所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9月份12个零售行业同比正增长、8个零售行业同比负增长。必选消费如粮油、食品类,中西药类增速仍然较高,而可选消费却与前几月表现出差异,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依然维持负增长,但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速录得20.5%,领跑全行业。据国家发改委表示,“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1500亿元国债资金已逐步下达到地方,各地也纷纷落实跟进,如:青岛市将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补贴范围扩大至电动自行车、厨卫和智能家居领域;兰州市增加补贴商品品类,放款汽车置换标准;上海市加大对适老化产品补贴力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推进,激发了居民潜在消费需求,带动家电类产品增速大幅提升,也使居民可选消费增速不足得以改善。
图16: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同比增速 |
05
政策持续释放稳增长信号
10月以来,国新办先后多次举办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住建部等多个部门先后介绍了众多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的重大政策举措。
10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会上表示,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要,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10月10日央行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将为资本市场带来增量资金支持,有利于促进股市持续稳步向好。
10月12日财政部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指出短期增量政策明确化解风险提高各市场主体积极性,长期指出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并表示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推出专项债收回闲置土地,叠加运用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传递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信号。
10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介绍“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关情况。会上表示将创新实施质量融资征信政策、优化民营经济投融资环境、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帮助经营主体缓解资金周转困难等。
10月17日住建部、财政部、央行等部门介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会上表示将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 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地产“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于年底前增加至4万亿。
10月21日央行公告,调降1年期LPR、5年期及以上LPR分别调降25个基点。年内第三次降息落地。同时自10月下旬开始,各家商业银行纷纷落实调降存量房贷利率政策。
政策端持续释放稳增长信号,对于财政货币、民生地产、资本市场、企业经营等诸多领域都有针对性政策支持。从结果上看,市场预期与情绪显著提振,资本市场成交活跃性显著提高,三季度资本市场的颓势表示也明显改善。今年前三个季度GDP增速4.8%,距离全年5%的增速预期目标仍有一定距离,展望年内,在“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之下,宽松的政策环境定具有持续性,甚至有望加码。
06
观点总结与行情展望
经济基本面有修复表现。投资端增速有所企稳,制造业供需两端皆有改善表现,制造业投资依然保持较高增速,地产投资降幅在诸多政策带动之下略有收窄,同时后续伴随着“白名单”信贷规模大幅增加等政策带动,有望进一步收窄。消费端增速提升明显,“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仍在不断推进之中,并且月底存量房贷利率调降,将有望进一步释国内需求,带动消费增长。
政策持续释放稳增长信号,且有持续宽松预期。本轮行情的起涨点是9月下旬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释放的强烈政策刺激,10月份部分政策(如:降准降息、调降存量房贷利率等)已经落地,另外也延续着宽松的政策基调。
综上,对于期指而言,目前政策端对行情支撑力度较强,经济基本面也有修复表现(目前仍有部分领域,如:货币信贷、企业利润等表现不及预期,但政策传导需要过程,可持续关注),市场情绪较三季度明显提振,因此目前期指持偏多看待,也需注意资金面引起的短期波动风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