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报告】油脂:先抑后扬
发布时间:2024-10-28 07:18阅读:189
摘 要
1. 美国大豆季末库存为3.42亿蒲,同比增加29.46%,目前正处于丰产收获阶段,巴西大豆处于播种期,天气降雨推进种植进度。
2. 9月至10月马来西亚棕榈油继续累库,从11月份开始,棕榈油进入季节性减产周期,供应随之下降。
3. 目前正处于加拿大菜籽收获阶段,预计产量1900万吨左右,四季度中国采购加拿大菜籽颇多,中国对加菜籽进行反倾销调查,菜籽进口或不及预估,四季度是传统的菜油消费旺季,菜油库存拐点有望到来。
4. 四季度是传统的油脂消费旺季,且市场消费回暖,豆棕油现货价差倒挂,豆油替代消费相应增加,四季度豆油库存压力逐步减轻。棕榈油供需双弱,后期库存逐步累积。
风险提示:巴西天气、贸易摩擦、生物柴油政策
一、行情回顾
三季度国内油脂先抑后扬,截至9月30日,棕榈油01合约较二季度末上涨12.23%,菜油01合约上涨11.7%,豆油01上涨3.19%。
7月至8月中旬,良好的降雨让美豆新年度优良率持续高位运行,各家机构不断上调美豆单产,USDA超预期上调大豆单产,且出于意料将面积调增100万英亩,投资基金不断加空美豆,另外EPA今年将不会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制定新的RFS生物燃料混合目标,生柴政策前景的不确定性导致美豆油承压下跌,叠加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预期充足,油厂大豆压榨高企,豆油持续累库,国内进口菜籽到港宽松,油厂开机偏高,菜油库存持续高企。同时棕榈油处于季节性增产,国内外利空因素共振,油脂板块持续下行。
8月下旬印尼官方传出推进B40、B50的消息,生柴题材持续发酵,叠加美联储降雨预期,导致棕榈油持续上涨,随着市场对B50降温,棕榈油滞涨调整。不过9月份中加贸易关系紧张,中国商务部对加拿大菜籽进行反倾销调查,中国进口菜籽90%来自加拿大,市场担忧四季度在途菜籽以及未装船菜籽到港不及预报,由菜油率先带动油脂板块开启上行通道,9月下旬马来西亚棕榈油增产不及预期,出口需求超出市场预期,导致累库压力下降,印尼棕榈油协会释放产量下调的信号以及印尼财政部降低出口税费,抵消印度上调植物油进口关税的利空影响,棕榈油接力领涨油脂板块。
图1:油脂合约盘面走势(元/吨) |
二、供需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美豆丰产上市 巴西大豆步入生长季
9月份USDA报告对2024/25年度美国大豆单产预估维持53.2蒲式耳/英亩,单产创出历史新高,叠加大豆优良率为64%,处于历史较高位置,美豆丰产逐渐落地,同时9月季度库存报告显示,美国大豆季末库存为3.42亿蒲,同比增加29.46%,市场预期为3.51亿蒲式耳。目前美豆已经开始收割,据美农的作物进展周报显示,截至10月6日,美国大豆收割47%,高于历史均值44%,短期内集中上市压力仍压制CB0T大豆,四季度市场关注将由美豆供应端转向美豆需求端和巴西天气。
目前巴西大豆出口供应趋紧,为美国大豆出口创造机会,按照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的估计,今年第四季度巴西将出口大豆940万吨,环比降低60%,同比降低三分之一以上。从报价来看,美国大豆价格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便宜的供应货源。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9月26日,2024/25年度大豆净销售量为144.5万吨,符合市场预期。2024/25年度迄今美国大豆出口检验总量达到336万吨,同比减少1.0%,上周同比降低3.4%,两周前同比降低6.1%,出口开始边际好转。
图2:美国大豆出口量(万吨) | 图3:南美大豆产量 |
数据来源:USDA、徽商期货研究所 |
本年度巴西大豆播种计划有所提前,不过受产区干旱天气影响,作物种植缺乏良好的土壤墒情基础,大豆播种进度较往年明显偏慢,截至10月6日,巴西大豆播种率为5.1%,上周为2.4%,去年同期为10.1%,其中主产州马托格罗索播种率为3.7%,为2015/16年度以来同期最慢水平。目前巴西旱季已经结束,开始朝着雨季过渡,天气预报显示巴西北部、中西部和东南部各州将有降水,未来十天,巴西北部、中西部、东南部和南部的许多地区可能积累出现50毫米的降水,播种进度预计会有所加快,11月和12月是巴西大豆生长关键期,据NOAA预计拉尼娜现象将在9月至11月间出现概率为71%,并持续到2025年1月至3月,拉尼娜天气通常会导致巴西北部降雨增加,南部降雨减少,天气仍然是巴西大豆生长的主要扰动因素。
(二)棕榈油供应先升后降
目前棕榈油产量处于季节性增产周期,但受到恶劣天气影响,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增长不及预期,据MPOA调查数据显示,马来西亚棕榈油9月产量环比下降3%。印尼棕榈油产量也有所下降,据印尼棕榈油协会预测,2024年棕榈油产量下降100万吨至5380万吨,主要原因是2023年8-12月干燥天气导致单产下降,另一方面,油棕面积也没有增加。另外印尼实施B35生物柴油掺混比例,提高了棕榈油的消费需求,导致印尼棕榈油库存持续偏低,7月底棕榈油库存仅仅251万吨,处于近5年同期最低点 。
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需求不及市场预期,印度从9月14日上调食用油进口关税,毛棕榈油的关税从5.5%增至27.5%,精炼棕榈油的进口税从13.75%增至35.75%,对印度的棕榈油进口需求造成下降。据印度买家表示,关税的大幅上调和马来西亚价格的飙升的影响,印度炼油商取消了10万吨10月至12月交付的棕榈油采购订单。另外印尼财政部修订新的棕榈油出口税规则,出口税按照参考价的百分比征收,毛棕榈油税率为7.5%,24度精炼棕榈油税率4.5%,从9月21日开始执行,按照9月参考价839.53 美元/吨计算,出口税较调整前减少27 美元/吨和32美元/吨,将部分抵消印度进口税上调给棕榈油出口造成的负面影响,出口费降低有助于印尼棕榈油的吸引力提高,在出口市场对马来西亚产品构成更大的竞争压力。船运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9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增长0.8%到1.1%,作为对比,9月1-25日期间的出口环比增长13%到14%,预计9月至10月马来西亚棕榈油继续累库。从11月份开始,棕榈油进入季节性减产周期,供应随之下降。
图4:马来棕榈油产量(吨) | 图5:马来棕榈油库存(吨) |
数据来源:MPOB、徽商期货研究所 |
(三)加菜籽涉及反倾销 四季度到港或不及预期
本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种植面积比较稳定,加拿大统计局预计2024年油菜籽种植面积为2200.7万英亩,比2023年种植面积为2208.2万英亩减少0.3%。加拿大统计局预计2024年油菜籽产量为1898.05万吨,比上一年度减少1.1%。美国农业部预计2024年加拿大油菜籽产量为2000万吨,比上一年度增加80万吨。目前正处于加拿大菜籽收获阶段,四季度中国采购加拿大菜籽颇多。
9月9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将对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拉开了中加贸易摩擦之中方反制序幕,反倾销调查引发了市场对菜籽进口量减少的担忧,中国进口菜籽主要来自加拿大,2023年中国油菜籽进口549万吨,加拿大菜籽占比为91%,2024年1-8月累计进口菜籽342.4万吨,其中进口加菜籽322.5万吨。从加拿大油菜籽在中国贸易地位来看,短期内加拿大难以完全替代。目前国内进口菜籽少量洗船,国内进口加菜籽到港或不及预估,届时国内需要进口更多的菜油以弥补供应缺口。菜籽进口或受影响,四季度是传统的菜油消费旺季,菜油库存拐点有望到来。
图6:全国菜油库存(万吨) | 图7:中国菜籽进口量(吨) |
数据来源:iFind、徽商期货研究所 |
(四)国内油脂供需宽松
四季度中国进口大豆到港下降,9-11月大豆进口到港量预计分别为850万吨、550万吨和960万吨,10月船期累计采购了929万吨,11月船期累计采购了399万吨,采购进度为50%。随着进口大豆减少,油厂开机率及豆油产量将下降,不过目前豆油库存压力较高,截至10月8月,豆油商业库存为108万吨,处于近几年同期高位。四季度是传统的油脂消费旺季,且市场消费回暖,豆棕油现货价差倒挂,豆油替代消费相应增加,四季度豆油库存压力逐步减轻。
目前棕榈油产地库存压力较轻,出口报价坚挺,近月进口利润倒挂依然严重,远月进口利润倒挂减轻,棕榈油到港较少,但随着气温转凉,四季度棕榈油逐渐步入消费淡季,供需双弱,后期棕榈油库存逐步累积。
图8:全国豆油库存(万吨) | 图9:全国棕榈油商业库存(万吨) |
数据来源:iFind、徽商期货研究所 |
三、行情展望
目前美豆正处于收获期,短期集中上市压力抑制市场,巴西大豆产区将迎来降雨,天气担忧降温,播种进度将加快推进,棕榈油产地仍处增产旺季,10月份马棕持续增产累库,市场等待加菜籽反倾销调查消息,题材交易情绪有所降温,近期油脂上涨较多,短期可能存在回调的需求。不过印尼库存处于低位,产地库存压力较轻,11月份棕榈油将进入减产期,供应将进一步减少。四季度南美大豆进入生长季,天气影响贯穿大豆生长期,南美天气炒作仍然存在。另外地缘政治风险时有发生,贸易摩擦加剧,可能导致中国进口菜籽、大豆到港不及预期,从风险收益比考虑,中长期油脂单边仍是逢低做多为主。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15 15:02
-
iPhone17 为何“挤爆牙膏” ,仍然难破增长困局?
2025-09-15 15:02
-
指标类、切线类、形态类、K线类和波浪类等技术分析,都是什么意思?
2025-09-15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