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饰卡在投资逻辑和消费逻辑中间
发布时间:2024-10-25 11:08阅读:107
一边是售价上涨到每克超过800元,一边是门店顾客冷落。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
黄金饰品生产商和销售商正处于一个颇为尴尬的境地中:虽然在会计账户上存货的价值在不断上调,可流通周转的速度却在不断下降。后者带来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让一些金饰商家不堪重负,只能在金价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的情况下选择关闭一些门店。
金饰被卡在了投资逻辑和消费逻辑中间。在购买成本没那么高的时候,金饰可以左右逢源,声称既有传统的投资属性,以防不时之需;又有佩戴的商品属性,能满足日常审美用途。可当金价上涨后,真实需求和伪需求就被区分开了,投资品和消费品也出现了明显的分野。
日常人们总会说黄金具有三重属性:投资属性、货币属性和商品属性。但这是一种剥离具体情况的概括性描述,放在特定的时间和场所中,黄金只有某一属性占主导地位,其余属性的可以忽略。比如在建国初期,由于当时严重缺乏外汇储备,黄金扮演国际贸易中“硬通货”的角色。当时的黄金主要就是货币属性发挥作用,既不是投资,也不是商品。
当供需形势发生转换后,附着在黄金上的主要属性也会随之轮转。上世纪80年代初,个人金饰市场重新放开后,全国掀起一轮购金的热潮。可当时虽然大家抢购的是金手镯、金项链,但却是以投资属性为首要考量,不少人买了后直接当压箱底的宝贝,金饰戴不戴再说。再到后来,市场上金币金条等投资产品逐渐多了后,金饰这个“兼职选手”才逐渐让位,商品属性逐渐占了上风。
因现在金饰不能说没有投资属性,但至少是排在商品属性之后的次要属性。在确立了属性的主次后,就容易理解投资逻辑和消费逻辑了。
投资买的是预期,只要认为有盈利空间就敢入手,而和当前价格关系并不密切。投资者往往买涨不买跌,就像前几年的房子,被认为有投资属性,即使在“房住不炒”的调控下,价格不断上升,炒房者不断进入市场。而近两年房价依然回落,但购买者反而没那么活跃。黄金也是如此,在金价不断创出历史高位的时候,金条金币和ETF这些投资属性单一的黄金产品。
消费买的是性价比。金饰属于奢侈品消费范畴,有炫耀属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全国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3.1%。由于今年以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上涨超过三成,在这种情况下零售额还在下降,足见消费导向的金饰销售量惨淡。金价的上涨,让金饰的性价比下滑。同时奢侈品市场的总体低迷,也让一部分对价格没那么敏感的客户,也减缓了对高端金饰的购买。
投资逻辑没赶上,消费逻辑没赶对,金饰从之前的左右逢源,变成了现在的进退维谷。迈出“价高客少”局面,考验的是金饰商可持续运营能力,以及“以件计价”的产品研发能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股票的投资逻辑是怎样的?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