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10月金融数据点评:“松货币”配合“准财政—笪笑竹,张文朗
发布时间:2015-11-13 08:19阅读:1081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0月,M2增长13.5%,增速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M1增长14.0%,增速比上月末高2.6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5.4%,增速与上月持平,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136亿元;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767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770亿元。我们认为,10月新增信贷虽远低于市场预期的8000亿元,但仅比去年同期少增347亿元,这意味着本月信贷回落有一定的季节性,同时非金融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下滑而M1与M0增速之差持续扩大,说明企业的现金流状况较好,因缺乏投资项目融资需求较弱。社融增速大幅低于预期,除了新增贷款回落,主要受到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和外币贷款大幅下滑的影响。在信贷和社融大幅低于预期的背景下,M2增速创15个月新高,应与本月贸易顺差扩大和贬值预期稳定带来的外汇占款回升有关。整体来看,目前货币在金融体系空转的现象较为严重,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货币政策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因此财政政策将成为稳增长的主力,货币政策更多体现为以PSL等非常规方式来配合准财政行为。
点评:信贷社融大幅低于预期,M2增速回升。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136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347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8000亿。新增社融规模4767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770亿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1.05万亿。M2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也高于市场预期的13.2%。在信贷和社融大幅低于预期的背景下,M2增速创15个月新高,应与本月贸易顺差扩大和贬值预期稳定带来的外汇占款回升有关。
信贷季节性回落,弱需求加大回落幅度。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136万亿,远低于市场预期的8000亿元,但仅比去年同期少增347亿元,这意味着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回落有一定的季节性。贷款结构则延续了上月的改善趋势,10月新增中长期贷款3517亿元,占整体新增贷款的比重接近70%,其中居民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由9月的3256回落至1998亿元,基本符合7月开始房地产销售面积增幅放缓的趋势;非金融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也由上月的3555亿元降至1519亿元,同期 M1与M0增速之差则上个月的7.7个百分点进一步扩大至10.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企业的现金流状况较好,但因找不到合意投资项目等原因投资意愿不足,因此融资需求也较弱。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和外币贷款拉低社融增量。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仅为4767亿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1.05万亿,也较去年同期少增1770亿元。除了新增人民币贷款回落外,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和外币贷款大幅下滑是主因。取消存贷比考核之后,银行开出未贴现承兑汇票的意愿下降,6月以来新增未贴现承兑汇票持续为负,本月由上月的-1278亿元扩大至-3694亿元;811汇改以来,私人部门持有外币贷款的意愿较弱,10月外币贷款再度下降1317亿元。同期新增表外融资、新增债券融资也均小幅回落。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待疏通。本月信贷社融和M2增速的背离应该主要源于外汇占款回升带来的基础货币扩张,除了本月贸易顺差再创新高外,贬值预期稳定带来的资金流出压力下降应该是更重要的因素。同时,信贷社融与M2增速的背离彰显了目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顺畅,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无法进入实体经济。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货币政策效应存在非对称性,财政政策应该成为稳增长的主力,10月财政支出增速达36.1%,创7个月新高。但是受到年度财政预算的限制,预算内财政未来的空间可能有限,宽财政更多的需要依赖政策性银行等准财政行为,而未来的货币政策可能也更多体现为通过PSL等非常规手段来配合准财政发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15 15:02
-
iPhone17 为何“挤爆牙膏” ,仍然难破增长困局?
2025-09-15 15:02
-
指标类、切线类、形态类、K线类和波浪类等技术分析,都是什么意思?
2025-09-15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