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馈延续基本面矛盾不突出
发布时间:2024-5-31 07:38阅读:62
【策略观点 】
地产宽松提振,宏观预期向好。5月宽松提振政策连续出台,包括购房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房贷利率取消下限、将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新一轮重磅“组合拳”从供需两侧双管齐下,释放积极信号。财政部发行超长期国债,对消费和投资存在利好刺激。海外宏观方面,美联储5月会议偏鹰,通胀回落比预期更久,降息预期延后。
基本面看,钢材处于供需双强的局面。需求方面,北方需求好于南方,随着资金好转,基建项目开工回升;上年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项目,仍有部分项目要在6月底前全部开工。制造业家电排产略有下滑,订单量整体尚可。供应方面,焦炭一轮提降后,钢厂利润有所回升。五大品种钢材库存去化表现较好,钢厂库存压力不大。六月,产业正反馈延续,供应仍有回升空间,成本支撑明显。
综上,我们认为六月钢材需求尚可,价格难跌。螺纹2410合约关注3700-3850元/吨,热卷主力关注3850-4000元/吨。
一、五月钢价震荡走强
5月螺纹2410合约价格从月初3735元/吨震荡走强,位于60日均线上方;热卷2410主力合约从月初3877元/吨震荡走强,位于60日均线上方。5月下旬,受到地产宽松提振的影响,钢材价格连续收涨。5月钢厂持续复产,从月初230万吨/天增至236.8万吨/天,成本端给予了钢价底部支撑。
二、产量仍有回升空间
5月五大品种钢材周均产量为887.26万吨,环比增加3.0%,同比下降4.30%;247家样本钢厂铁水产量从230万吨/天升至236.8万吨/天;247家钢厂盈利率从50.65%增至54.11%。从产量结构来看,137家样本钢厂螺纹周产量从月初231.79万吨升至239.47万吨,37家样本钢厂热卷周产量从上月末319万吨增加322.66万吨。
我们认为6月产业正反馈仍将延续,产量仍有回升空间。其一是前期焦炭提降后钢厂利润明显回升,据Mysteel调研,预计6月日均铁水产量237.8万吨/天。其二是下游需求尚可,北方施工受到天气影响比较小,制造业订单比较充裕,上年末增发国债的项目中仍有一部分在6月底前开工。
三、表需环比持平
5月五大品种钢材周均表需量在937.32万吨,环比基本持平。其中螺纹周均表需在270.07万吨,环比下降4.86%;热卷周均表需在321.51万吨,环比下降1.6%。
四、地产用钢难增 基建需求回升
5月地产宽松提振政策频出,但现实用钢需求未有好转。1-4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8754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8%;房屋新开工面积23510万平方米,下降24.6%;屋竣工面积18860万平方米,下降20.4%。目前政策主要集中于销售端去库存,短期内难以对用钢量有明显推动。
基建用钢需求让有改善空间,2023年我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项目,目前1.1万个已经开工建设,开工率达到72%,剩余项目将力争在6月底前全部开工。十二省中有部分项目可以新开工,但资金到位仍需要一段时间。
五、制造业支撑钢需
据产业在线计划排产量,6月空冰洗排产总量合计为3557万台,环比下降5.89%。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946.9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和金属制品利润表现较好。6月家电销售或有明显增加,带动企业补库。
六、出口维持高位
4月,钢材出口922.4万吨,环比下降6.71%,同比增加17.48%。目前看,国内外价差收缩,出口利润下滑。但是国内需求承压下,出口仍会维持高位。
七、社库厂库去库
截至5月30日,五大品种总库存为1753.99万吨,较上月底减少186.15万吨。其中,厂内库存为474.96万吨,较上月底减少37.5万吨;社会库存1279.03万吨,较上月底减少148.65万吨。分品种看,螺纹总库存773.67万吨,较上月末减少175.17万吨;热卷总库存419.24万吨,较上月末增加9.25万吨。
八、展望及小结
基本面看,钢材处于供需双强的局面。需求方面,北方需求好于南方,随着资金好转,基建项目开工回升;上年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项目,仍有28%的项目要在6月底前全部开工。制造业家电排产略有下滑,订单量整体尚可。供应方面,焦炭一轮提降后,钢厂利润有所回升。五大品种钢材库存去化表现较好,钢厂库存压力不大。六月,产业正反馈延续,供应仍有回升空间,成本支撑明显。
综上,我们认为六月钢材需求尚可,价格难跌。螺纹2410合约关注3700-3850元/吨,热卷主力关注3850-4000元/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