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价高位运行,银行理财“含金量”如何
发布时间:2024-5-24 16:10阅读:40
在经历了4月下旬以来的“过山车”行情后
国际金价近日又创新高
5月20日,伦敦现货黄金和COMEX黄金盘中
双双突破2450美元/盎司大关
此后,黄金市场又接连回调
但国际金价仍处于历史高位
今年3月份以来,金价一路大涨点燃了投资者的买金热情,实物黄金、积存金、基金、银行理财等相关产品均受到投资者追捧。近几个月,包括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平安理财等在内的多家理财公司纷纷布局“含金”理财产品。随着国际金价震荡上行,“含金”理财产品净值也迎来修复,收益较为可观。
在诸多质疑声中,国际金价创下一波又一波新高,未来能否延续强劲走势?与金价密切相关的“含金”银行理财现在能入手吗?
“‘含金’理财产品的净值与黄金价格走势高度关联,黄金价格创出新高,推动银行黄金类理财净值普遍回升。但目前黄金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因而也需要警惕含金类理财产品潜在净值波动风险。”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固收+黄金”理财收益表现高于市场均值
1
金价大涨,购买实物黄金、积存金、黄金ETF、银行理财等投资又火了。理财公司积极把握黄金资产的配置机遇,相继推出挂钩黄金或配置黄金资产的理财产品。
据了解,目前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固收+黄金”的固收理财产品,投资上以债权类资产打底,同时,通过使用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Au9999、黄金ETF、黄金场外期权等挂钩黄金的衍生金融工具来增强收益,二是挂钩黄金的结构性理财产品。
普益标准研究员董翠华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大部分“固收+黄金”理财产品配置黄金的比例一般在10%以下,少部分产品会持有较高仓位的黄金资产,通过黄金ETF、场外期权结构等进行黄金建仓。
民生银行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含金”银行理财产品以固收类资产为底仓(80%以上),小幅配置黄金类资产(20%以内)增厚收益,包括黄金ETF、黄金主题基金、黄金看涨期权等。从收益表现来看,“固收+黄金”收益表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截至4月末,“固收+黄金”代表性产品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7.82%,远超同期的纯固收(3.99%)和固收+类(3.94%)。比如,招银理财的“招睿目标盈稳金24月封闭1号”自去年11月成立,目前年化收益率达6.35%,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3.29%。
不过,黄金市场波动也会引起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收益波动。
4月下旬以来,国际金价高位回调,4月22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创近两年单日最大跌幅,“含金”银行理财也出现不小的净值回撤。以前述“招睿目标盈稳金24月封闭1号”为例,在4月下旬以来产品累计收益率明显下降,而随着黄金价格回升,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在修复。
“相较挂钩黄金ETF、黄金期权的理财产品,挂钩黄金现货的理财产品更易受到黄金市场波动的影响。”董翠华表示,大部分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持仓黄金资产的比例有限,且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一般会进行风险对冲,因而相关理财产品的收益波动将远小于黄金市场波动水平。
“含金”理财产品后续表现与黄金走势密切相关
2
未来“含金”银行理财产品能否继续取得较好收益,也在一定程度上还有赖于黄金市场表现。
多位市场人士认为,长期来看国际金价可能延续上涨行情,但也有不少声音提示风险,警惕短期高位震荡。
前述民生银行研报指出,近期黄金现货价格持续上涨至2400美元/盎司,脱离美国实际利率定价,主要基于三方面逻辑:一是地缘冲突和逆全球化趋势愈发显著,避险需求提升;二是美国“二次通胀”预期加强,而黄金具备抗通胀功能;三是各国央行和私人部门持续购入推动金价走高。后续来看,考虑到本轮黄金行情的驱动因素短期内难以缓解,预计将带动金价走势维持相对高位,同时也为“固收+黄金”理财产品带来发展机遇。
周茂华表示,近期黄金价格走势超预期,继续刷新历史新高,与市场押注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地缘冲突持续等有关,同时全球央行购金仍具动能也会提振市场多头热情。不过,市场对近期数据及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的反应有点“夸张”,并且市场呈现避险资产、风险资产同步涨跌的态势,投资者需要防范短期市场反复的风险。
“未来一段时间,黄金相关产品的关注点主要在于如何控制风险。”普益标准研究员杨国忠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历史上黄金价格经历过多次大涨大跌,今年以来黄金涨势尤其迅猛,4月下旬以来黄金价格波动剧烈,这种情况更加考验各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