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点关注:碳酸锂、集运指数(欧线)、豆粕、生猪。社融和M1数据弱于预期,后期政策或将加码
发布时间:2024-5-13 08:59阅读:142
碳酸锂、集运指数(欧线)、豆粕、生猪
碳酸锂:供给端,部分产业企业对后期价格偏弱具有一致性预期,采取一口价、滞后结算、折扣结算的情况较为明显。矿端来看,港口锂矿库存10.3万吨,处于较低水平,节后锂矿商挺价意愿较强,尤其是主流澳矿、加拿大矿商发货量较低挺价意愿较强。盐端来看,4-5月智利进口碳酸锂放量、国内盐湖检修结束,工碳供应量恢复,辉石企业折扣下调,长协签单意愿增强。5月碳酸锂产量预计6.07万吨,环比增加15%。需求端,国内储能市场需求放量,超市场预期,而全球新能源车、动力领域稍低于市场预期。碳酸锂下游库存去化,上游节后累库,正极材料企业利润走弱,下游备货需求偏低。5月磷酸铁锂产量预计18.3万吨,环比增加9%,三元材料5.9万吨,环比减少10%。整体来看,碳酸锂基本面呈现为供增需弱格局,预计价格持续重心下移。
集运指数(欧线):基本面仍偏强,逢低做多。欧线偏紧的供需格局将持续到6月中旬,目前已公布6月上旬线上价格的三家船司报价分别为:马士基2825/5500,地中海3327/5554,达飞3230/6060,三家船司线上运价均值约3127/5705,对应的SCFIS指数高点或在3700-3800点之间。本周关注其余船司6月初的开舱价,若6月运价进一步上扬,06合约的估值仍有上行空间。08合约以交易季节性旺季逻辑为主,抛开疫情影响的年份,在2017-2020年间,8月运价升水6月运价的幅度在1.3%-7.8%之间。主观认为,今年08合约升水06合约2%-8%的概率略大,即08合约估值或处在3800-4000点之间。策略上维持逢低做多思路。
豆粕:偏多趋势延续,维持滚动多单策略。5月USDA供需报告影响不大,因新作供需证实时间较远,目前不好交易。近期利多驱动仍在:巴西南部产区洪水影响产量物流、美豆春耕潮湿天气影响播种进度、阿根廷罢工影响物流运输。基于此,预计豆粕盘面偏多趋势延续。我们前期提出的滚动多单策略可持续。
生猪:近期二次育肥投机群体入场积极性提升,叠加上周7月盘面低点接近自繁自养成本线,盘面估值安全边际强,近月合约多头增仓上涨。但是,周末二育实际入场情况不及预期,消费淡季下游压价意愿较强,预计现货再度进入调整博弈阶段,月底集团出栏节奏成为下一个行情变量,谨慎追多,考虑回调做多为主,或基于未来疫情驱动,根据估值边际逐步布局9-11反套。
社融和M1数据弱于预期,
后期政策或将加码
观点分享:周末公布的负增长的M1和社融大超市场预期,这其中有偶然因素,即与金融防空转套利,禁止手工补息有关。毕竟从已经公布的出口,PMI,通胀数据均显示经济并未超预期走弱。当然除了临时性因素外,地产链条需求偏弱,银行以票据充贷;政府发债进度偏慢,也放大了数据短期的扰动。从对期指影响上,整体偏利空。此外,包括监管层表示将从5月16日重新开始审议IPO发行申请;以及海外可能加征新能源产品关税消息,均有一定扰动。不过我们认为对后期走势更重要的是,近期政策面已提前铺垫了后期政策温和加码的信号,包括降准、降息,加快超长债、专项债发行使用等,均有利于后期实物工作量的形成及金融数据的改善。届时宽松政策落地将依然对市场情绪有一定支撑。整体上不排除指数出现探低回升走势。
黄金:小幅反弹
白银:跟随跌落
铜:库存增加,限制价格回升
铝:仍陷入相对高位盘整,关注LME交货情况氧化铝:盘面高平台震荡
锌:高位运行
铅:蓄企开工同期偏高位,支撑价格
镍:海外交仓库存增加,进口亏损边际收窄
不锈钢:仓单库存边际增加,现实供需拖累钢价
锡:震荡偏弱
工业硅:基本面弱势,关注逢高布空机会
碳酸锂:碳酸锂放量下跌
铁矿石:震荡反复
螺纹钢:成交放缓,震荡反复
热轧卷板:震荡反复
硅铁:增产加快,震荡运行
锰硅:供应扰动持续发酵,估值上修
焦炭:多空交织,高位震荡
焦煤:多空交织,高位震荡
动力煤:需求好转,震荡偏强
玻璃:短期偏弱
对二甲苯:利润向下传导做缩PXN PTA:5月或反复探底
MEG:逢低多
橡胶:高位整理
合成橡胶:短期震荡,中期承压
沥青:延续窄幅震荡
LLDPE:偏弱震荡
PP:短期有压力
烧碱:暂时是震荡市
纸浆:震荡运行
甲醇:继续震荡
尿素:强现实弱预期,高位震荡
苯乙烯:新增交割库,偏弱为主
纯碱:短期偏弱
LPG:偏强震荡
短纤:正套为主
PVC:弱势震荡,基本面尚无实质性利好
燃料油:短线转弱,价格仍处高位
低硫燃料油:跟随原油波动,高低硫价差小幅走阔
集运指数(欧线):即期运价持续上扬,强势延续
棕榈油:预计产地报价将继续保持竞争力
豆油:关注美豆回调后的支撑力度
豆粕:5月USDA报告影响不大,期价反弹
豆一:或有反弹
玉米:震荡运行
白糖:偏弱运行
棉花:继续震荡寻底
鸡蛋:短期博弈持续
生猪:关注价差机会
花生:震荡行情
01/
乘联会: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对车市是重大利好预计5月车市零售会好于4月
5月10日讯,乘联会表示,近日,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了汽车以旧换新资金补贴政策。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对车市是重大利好,虽然5月休假时间长,但预计5月车市零售会好于4月。
2024年4月中国氢氧化锂产量环比上升7.3%
5月10日讯,2024年4月中国主要生产厂家氢氧化锂产量约为2.32万吨,环比上升7.3%,4月下游需求尚可,C供应链企业增量明显,部分下游厂家原料库存存在缺口,氢氧化锂厂家开工有所提升,交付订单,可出售散货仍然偏紧。2024年5月中国氢氧化锂预估产量2.21万吨,环比下降4.5%,5月三元订单减量,需求减少主要体现在6系和8系,部分氢氧化锂生产企业由于订单减少,向下调整生产预期。(Mysteel)
全国45个港口进口铁矿库存为14675.23万吨,环比降83.88万吨
5月10日讯,Mysteel统计全国45个港口进口铁矿库存为14675.23,环比降83.88;日均疏港量302.69增1.73。分量方面,澳矿6499.01增206.79,巴西矿4968.73降183.46;贸易矿9043.37增100.27,球团713.95降22.48,精粉1483.71增87.19,块矿1712.73降115.72,粗粉10764.84降32.87。(单位:万吨)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煤炭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作为我国兜底保障能源的地位作用难以改变
5月10日讯,2024年5月9日,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暨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李延江指出,受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国际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市场大幅波动,主要能源出口国政策频繁调整,更加剧了国际能源市场震荡。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煤炭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作为我国兜底保障能源的地位作用难以改变。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事关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煤炭行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保障煤炭供应安全。煤炭位于煤电、煤焦钢、煤建材、煤化工等产业链、供应链的最前端,建立煤炭产业链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长期战略合作与保障机制,防止出现市场大幅波动、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是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炭市场化改革方向,也是煤炭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大商所增加苯乙烯品种指定交割仓库
5月10日讯,大商所公告,根据《大连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管理办法》《大连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资格与监督管理规定》《大连商品交易所苯乙烯期货业务细则》等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增加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为苯乙烯品种指定交割仓库。上述事项自即日起生效。
大商所取消液化石油气指定交割仓库
5月10日讯,大商所公告,根据《大连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管理办法》《大连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资格与监督管理规定》《大连商品交易所液化石油气期货业务细则》等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同意浙江麦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放弃液化石油气指定交割仓库资格。上述事项自即日起生效。
农业农村部:预计2024/25年度中国棉花播种面积较上年度减1.5%
5月10日讯,农业农村部发布5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其中提到,本月对2023/24年度棉花生产和消费情况不作调整。受价差驱动影响,棉花进口持续高位,2023年9月—2024年3月累计达214万吨,本月将进口量上调50万吨至280万吨,期末库存上调至782万吨。本月预测,2024/25年度,中国棉花播种面积为2747千公顷(4120.2万亩),较上年度减1.5%。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稳定,棉农植棉积极性较高,考虑水土资源约束,次宜棉区有序退出,面积稳中略降。内地棉区受比较效益低、机械化推广难度大等因素影响,面积继续下滑。棉花播种出苗期间主产区综合气候条件适宜,预计单产为每公顷2031公斤(每亩135公斤),较上年度增0.8%。棉花产量为558万吨,较上年度减0.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4年和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保持在3.2%左右,国内外经济持续向好,市场对棉花消费恢复预期增强。预计新年度中国棉花消费量为780万吨,较上年度增1.4%,进口量为200万吨,期末库存降至757万吨。
农业农村部:国际食糖价格预估区间下调至19.5—23美分/磅
5月10日讯,农业农村部发布5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其中提到,本月,2023/24年度中国食糖生产即将结束,得益于南方甘蔗单产大幅提升,全国食糖产量恢复性增长;国际食糖供应预期趋于好转,国际食糖价格预估区间下调至19.5—23美分/磅。由于糖料种植效益好转,与竞争性作物的比较优势凸显,农民种植积极性提升,天气条件总体正常,本月预测2024/25年度甘蔗播种面积持平略增,甜菜播种面积大幅增加,食糖产量保持恢复性增长,有望增至1100万吨,消费量基本持平,国内食糖产需缺口缩小。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节后首日见分晓:中信证券2025国庆假期收益测算出炉!
2025-09-28 10:27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17系列,战绩亮眼!但仍需时间考验
2025-09-28 10:27
-
国庆金融影单:十部豆瓣高分电影▶️,让你边躺边学~
2025-09-28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