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巨头,被警示
发布时间:2024-1-9 22:13阅读:77
屋漏偏逢连夜雨——安徽国厚债务违约风波未平,又遭监管“点名”。
1月9日,安徽证监局发布关于对国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徽国厚”)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随后,安徽国厚发布西部证券关于安徽国厚未能清偿到期债务事项临时受托管理报告。报告显示,安徽国厚未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金额为2.98亿元,安徽国厚正在与债权人沟通协商后续展期及还款方案,截至公告出具之日,尚未完成协议签署。
安徽国厚,是安徽首家具有金融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地方AMC)。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7.92亿元。“地方AMC承担着金融和非金融企业不良资产的处置,部分地方AMC可能还承担着不动产‘保交楼’和地方债风险化解的重要职责。”一家地方AMC相关负责人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此次安徽国厚存在的问题,暴露出地方AMC存在的“脱离主业、盲目冒进扩张”等风险和隐患,有利于行业自查和加速重整。
安徽国厚多次被监管“点名”
1月9日,据中国证监会安徽监管局网站显示,安徽国厚被安徽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经查,安徽证监局发现安徽国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募集资金使用不规范。“22国厚01”债券中,部分募集资金用于临时补流,未按《募集说明书》约定的期限归还。二是信息披露不及时。存在逾期负债与重大诉讼未按规定披露临时报告的情形。三是信息披露不准确。年报中部分会计科目核算不规范。
记者梳理发现,这已经不是安徽国厚第一次被出具警示函。2022年1月4日,安徽证监局对安徽国厚采取出具警示函,经调查,发现安徽国厚2020年年报中受限资产披露内容不完整、发生重大资产质押行为未及时披露、“18国厚01”募集资金专户管理不规范。
安徽证监局表示,在对安徽国厚进行的现场检查中,发现该公司存在以下问题:2020年度,安徽国厚将持有的长安保险股权、上海浦创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债权分别质押给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万向信托股份公司,用于借款提供担保,但并未在年报中提及上述资产受限制的情况;2021年6月,公司将持有的长安保险股权质押给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用于借款提供担保,未及时履行临时披露义务;2018年5月,安徽国厚存在将非募集资金存储到募集资金专户,并且和其余募集资金一并进行还款的情形。
2023年11月7日,安徽证监局发布关于对安徽国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安徽证监局发现安徽国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个别私募基金募集完毕后,未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规定办理基金备案手续。
债务违约2.98亿元
正在沟通协商后续展期及还款方案
1月9日,安徽国厚发布西部证券关于安徽国厚未能清偿到期债务事项临时受托管理报告。报告显示,安徽国厚未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金额为2.98亿元,安徽国厚正在与债权人沟通协商后续展期及还款方案,截至公告出具之日,尚未完成协议签署。
在此之前,安徽国厚1月2日宣布债务违约2.98亿元,已经引发资本市场各方关注。1月5日,安徽国厚回应称,到期未能及时偿还的债务,现已通过和解或清偿方式解决;其他因业务合作产生的债务纠纷,各方在积极通过司法方式解决。
对于违约原因,安徽国厚解释称,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公司部分资产包处置不达预期,导致公司资金回收不达预期。同时公司投资的部分股权,由于宏观经济影响,未能按照计划退出,使公司出现流动性紧张。另外,由于融资环境近几年发生较大变化,公司有息负债不断被压缩,宏观去杠杆导致公司再融资面临一定的挑战,导致公司未能按时偿还部分债务。
1月8日,联合资信公告,决定将安徽国厚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A+,将“19国厚01”的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A+,评级展望为负面。
联合资信认为,安徽国厚公告内容均反映出公司存在明显流动性风险以及债务偿还出现的实质性问题。根据公司披露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合并口径货币资金紧张,受限资产比例过高,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余额为63.66亿元,债务偿还压力很大。
地方AMC做不良资产业务,为何却把自己做成了“不良”?记者多方采访获悉,安徽国厚违约的关键原因是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增加,处置收益率下降。
接近监管人士向记者透露,当前地方AMC不良资产处置周期也相应较长,资金占用周期拉长,资金退出难度加大,安徽国厚在2018年P2P暴雷后主动接盘多家网贷平台,真实处置情况不乐观。
地方AMC当务之急:
提高抗风险能力、聚焦主责主业
偏离主业、布局高风险项目,是目前地方AMC存在的重要隐患。
1月9日晚,多位地方AMC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安徽国厚陷入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偏离“不良资产处置”主业,大规模布局高风险项目。
据了解,安徽国厚近年斥资百亿间接收购古井集团30%股权,其投资的长安责任保险踩雷P2P业务造成巨额亏损,长安保险2021年和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亿元和-4.68亿元。
联合资信评级报告显示,2023年1-3月,安徽国厚实现营业收入2.41亿元,同比下降23.22%,其中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仍然较少,占比仅8.3%;一般投资业务对收入贡献度仍然较高,占比51.34%。
“地方AMC回归本源,聚焦主责主业任重道远。”接近监管人士向记者表示,地方AMC当务之急,要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化解风险能力,回归本源。
地方AMC应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化解风险能力。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曾羽表示,伴随房地产企业、城投平台等主体在监管趋严的情况下融资渠道收紧,地产债违约频发,大量投资上述企业或项目的地方AMC踩雷风险增大。
地方AMC应加速回归本源,聚焦主责主业。一家大型AMC业务经营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建议地方AMC以安徽国厚事件为警戒,应逐步完成对风险业务的基本出清,并回归主责主业,聚焦不良资产管理与处置,严格控制投资风险,确保自身财务安全和稳健经营。
“收购不良资产只是开始,将不良资产升值卖出创造利润才是关键。”业内专家建议,地方AMC一方面需要控制好自身债务,增强再融资能力,做好流动性管理;另一方面,要回归本源,提高不良资产处置能力,增强自身造血能力,业务扩张量力而行。
审读:朱建华 监制:张晓光 签发:林艳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债券基金收益排行榜,谁是最强“蛋王”?
2025-03-17 16:35
-
315 黑天鹅突袭!这些股票开盘跌停,你的持仓中招了吗?
2025-03-17 16:35
-
华为海思概念股逆势涨停!这把科技火苗,散户该不该追?
2025-03-17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