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衍生品金矿谁来挖掘
发布时间:2015-9-25 16:12阅读:1140
开发商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公共事业部总监刘建峰
成本高风险大导致开发遇冷
对于衍生品开发来说,整个过程需要研发人员、渠道建设团队等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因此衍生品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阻碍着国内开发商长期以来不敢轻易投资衍生品市场,也成为衍生品市场难以形成工业化制作流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阶段很多国产电影在衍生品的开发上还是只着眼于营销宣传的辅助手段,即使做了产品,目的也不过是为了多卖票房,并非着眼于衍生品本身的价值开发上。在衍生品科技含量和创意缺乏的情况下,开发商研发的衍生品一旦销量不错,相关各种盗版产品就会出来搅乱市场,而且很多电影衍生品都是做短期销售,在电影放映结束后,相关产品的销售也会下降,如果没有系列电影维持产品热度,该类衍生品想要高销量很难。
电影产业链的衍生品开发、设计环节跟不上都直接导致电影衍生品版权方对市场开发的敏感程度低,而迪斯尼出品的动漫电影,针对单个人物形象开发的奶制品就有几十种,每种产品在生产、销售前需要支付给迪斯尼的版权费用高达10万美元/年。
专家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
亟待摆脱作坊式生产现状
对于电影衍生品市场的开发,切忌急功近利。电影规模是逐渐形成的,目前中国电影没有形成大电影产业经济,市场还停留在只做电影产品没有想到做后续开发的阶段。公司的专业性、规模化都还需要完善,观众的消费习惯也需要培养。衍生品开发和动画电影一样都有临界点,在IP、众筹、互联网等内容的介入下,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目前电影衍生品开发都在单打独斗,多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为主,实际上,电影衍生品的制作和销售是一条产业链,生产商、制片方可以扩大影片的影响力,产品设计要有专业的团队打磨,销售方面也要整合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
阿里旗下的天猫已经开始搭建版权衍生品交易平台。电影制片方、版权方联结天猫,完成IP授权后,衍生品可以快速实现开发与生产,并借助天猫开展多元的互联网营销。阿里的进入,对于未来衍生品产业链的开发会起到推动作用,尤其是《大圣归来》衍生品在阿里平台开卖获得了不错的销量。衍生品利润提高了,自然就会使更多的制片方、版权方都加入进来。
消费者模型手办爱好者张琳怡
制作工艺粗糙难有消费兴趣
从上中学开始,我就购买和收藏相关的模型手办了,刚开始主要以动漫Q版人形为主,后来多买美国电影的模型,因为这些衍生品的质量好、做工精细,关键是高科技元素含量高。尽管贵了些,但是像《速度与激情》中的车模是等比例缩放的,技术含量和观赏性都高,尤其限量版是有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的。但我很少买国内的电影人物,因为电影内容本身简单,而且人物设计也简单,个性不突出、制作粗糙。有的电影如《大圣归来》很吸引人,但是衍生品种类太少,也没有我喜欢的。
像迪斯尼生产的水杯就开发了多种类型,包括保温杯、吸管杯、奶瓶等。尽管国内市场也会有包括“喜羊羊”、“熊大熊二”等的相关产品出现,但这类产品都是卖给低幼龄儿童,而且一些图书、毛绒公仔、文具、服装、手机壳之类,这些产品给人的感觉不实用、不好玩,不适合我这个年龄层的消费者。
国内能够直接购买的渠道并不多,只能去淘宝买,有时候嫌麻烦,过了电影热度期也就不想买了。北京商报记者陈丽君/文贾丛丛/制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