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能进能退
发布时间:2015-9-25 15:44阅读:564
试验区探索出了经验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设立的承担国家层面综合性改革任务的试点地区。自2005年以来,国家先后批准上海浦东新区等12个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有一个重要成功的经验,就是先点上实验,然后面上推开。”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教授介绍,“这就是新改革的试验田,把一些地方行之有效的经验,通过进一步的完善并结合本地情况,在全国推广,可以降低风险,少走弯路。”
根据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介绍,这些试验区从主题上可以分为:开发开放的,如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市、厦门市、义乌市;还有统筹城乡的,包括重庆、成都;还有“两型”社会建设的,包括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还有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的,包括沈阳经济区;还有农业现代化的,包括黑龙江省的两大平原;还有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包括山西省。
这六种情况,是根据不同情况、针对不同任务开展的,但是整个改革不是专项的,是综合配套的。
十年来,各试验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创造出了商事登记、教育“管办评”、市场采购贸易、科技和金融相结合等一系列经验做法,孕育诞生了中国?上海 等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探索出了路径、积累了经验、储备了政策,破解了不少改革的难题,激发了试点地区的经济活力,为发展释放出广阔的空间,促进了结构调整,加快了经济转型,同时也加快了社会建设、提高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以中部地区的武汉城市圈为例,近几年,武汉城市圈敢于创新,积极争取并承担了一大批国家改革试点任务,取得了良好成效。据初步统计,与“两型”相关的改革试点共70项。其中:“三网融合”试点、节水型城市试点等16项改革试点已完成验收,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推进。目前,武汉到八市以及圈内相邻两市之间的1小时交通圈基本建成,半小时交通圈正在形成,一体化的物理平台逐步完善;产业双向转移和产业协作不断增多。
武汉、孝感、黄冈、潜江等市在汽车、化工、纺织、食品等产业上有序流动与双向转移,形成了多个优势产业集群;圈内跨区域的“园外园”共建合作已达24家;区域市场一体化基本形成。目前,城市圈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市场主体准入政策体系,并初步建立了工商登记注册机关的协调联动机制,市场主体冠名已基本实现同城化,圈域内异地冠武汉市行政区划名称的企业近千户;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成效明显。
其他试验区也是如此。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不断创新,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积累了经验;在规划、土地、户籍等重点改革领域开展试点,为推进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探索了道路;在深化财税金融和对外开放体制改革方面有序推进,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创造条件;在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主动作为,为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在推动“两型”制度体系、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生态补偿办法等方面大胆探索,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了典型示范。
国家发改委认为,这些年的实践表明,这项改革探索是必要的,也是成功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海南板块的股票有哪些?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