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扩大内需防止实体经济下滑
发布时间:2015-9-24 13:53阅读:602
有专家认为,我国经济增长下滑的原因就是过度的投资,由于过度投资破坏了分配结构,加上我们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伴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严重扭曲了GDP分配比例。从全世界GDP来看,最终消费贡献的百分比平均是65%,有的高于65%,有的略低一点。我国1997年GDP当中的最终消费率是62.9%,与世界平均数接近,应该说还是较正常的。1998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之后,一直到2010年经济增速开始进入下滑的这一年,我们的最终消费率降到45.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19.5个百分点。
最终消费分为三个部分,企业消费、政府消费,而主要部分是居民消费。我们的企业消费与世界的比例差不太远。十多年中,也没有太大变化,我们的政府消费比世界一些国家高了一点,高的也不是很多,大约1到2个百分点。十几年来,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是居民消费比例在下降,因为居民的收入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3到4个百分点,我们在高速增长的那些年当中,经济增长在11%到12%,我们的居民收入增长7%、8%。低3、4个百分点。这就说明了我们创造的财富应该分配给劳动者的没有分配充分,而消费购买力是以收入为基础的。收入增长不快,购买力就不强,消费增长就慢。
从分配结构的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扭曲了,主要表现是居民的收入分配扭曲了,差距越来越大,我们的收入基尼系数在世界上是仅次于像巴西这样的国家,我们比美国、印度、俄罗斯都高。居民的分配不均衡,差距大,这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定理,越不均匀,增加的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就越小。越均衡,增加的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就越大。
一开始有人说我们的产能过剩只是结构性的,只是钢铁、水泥这些过剩。现在看来,我们的产能过剩是全面的,由于需求跟不上,只能过剩。现在大家都已经明白了,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速不断下滑的主要原因。
回过头看,我们的经济增速连年下降是必然的,未来,如果我们没有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经济增速还会继续下滑。而要避免出现这种局面,只有有效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而要有效扩大内需,绕不过去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千方百计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实现共同富裕。关键是有没有可行的措施。
对此,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日前在公开场合给出了六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是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灵活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不可一味地扩张下去,货币政策也不能总是放水,要相对稳定,也要灵活。二是适度压缩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认真消除房地产泡沫。三是要减少生产型国有企业的比例,创建、扶植技术研发型的国有企业。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期货涨价对实体经济有何影响?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