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年度会议收官政策预期由“鹰”转“鸽”
发布时间:2023-12-18 14:23阅读:291
美联储货币政策美元
2023年12月13日-14日,美联储年度利率决议收官,该行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5.25%-5.50%区间不变。美联储暂停加息的会议决议符合市场预期,但关于降息的讨论“进入视野”,令市场稍显意外。
| 正文1595字阅读时间9'欢迎分享
2023年12月13日-14日,美联储年度利率决议收官,该行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5.25%-5.50%区间不变,符合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很可能已经完成了加息,但保留了在必要时再次加息的选项。会议纪要同时显示,19位美联储人员中有17位一致预测,到2024年底政策利率将低于目前水平,预测中值显示利率将从目前的5.25%-5.50%下降75个基点。美联储暂停加息的会议决议符合市场预期,但关于降息的讨论“进入视野”,令市场稍显意外。
相较于2022年的激进加息,2023年美联储加息节奏明显放缓,八次会议中仅有四次加息。美联储在2月、3月、5月及6月会议上均加息25基点,累计加息100基点,另外四次会议维持利率目标不变。此次会议之前,美联储针对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始终不松口,甚至在9月及11月会议上强化了较长时间维持高利率水平的预期,主要原因来看:一方面,在缩表周期中持续举债,存在继续回流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美国通胀存在韧性,也为美联储长时间维持高利率水平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不过,本次会议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的态度实现由“鹰”到“鸽”的转变,可能存在这几方面的考量:
一方面,预期管理效果欠佳,市场提前押注2024年降息预期。2022年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尤其是在通胀水平不断下降的背景下,美联储几次暂停加息,强化了市场对本轮加息周期接近尾声甚至已经结束的猜想,导致美元在三季度呈现整体偏强的走势。不过美国经济数据波动反复:一方面,美国CPI指数自2022年6月的9.1%连续下降至2023年6月的3.0%之后,下半年整体维持3.0%以上运行,美国通胀存在韧性;另一方面,8月份美国非农就业人数修正为15万人,9月份数据虽然在19.9万人,但其中包括此前因汽车罢工事件后重返工作岗位的3万人左右,美国劳动力市场需求正在放缓。美国通胀存在韧性,导致市场对美联储以高利率调控通胀的能力产生质疑,而就业数据表现不佳进一步加重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情绪,因此,虽然美联储一再强化“较长时间维持高利率水平”这一预期,但市场认可度较低,甚至开始提前押注2024年美联储降息预期,所以进入四季度之后,一方面美元表现疲软,另一方面美债市场压力稍缓,美债收益率摸高5%后出现下移。
另一方面,高利率水平背景下,金融市场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在美联储加息过程中,随着利率水平的不断提升,金融市场的压力逐步加大。2022年年中美联储进入缩表周期,市场流动性逐步收缩,甚至一度导致了欧美银行业危机的出现。年中美国暂停债务上限之后,下半年美国大幅度举债,虽然资金回流效果并不好,但逆回购规模相对较高,并且持续接收短期高息债券为市场补充流动性,数据显示,下半年美国发债超过2万亿美元,逆回购规模逐步减少超过1万亿美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截至12月中旬,美联储逆回购规模不足0.8万亿美元,补血难度加大,市场流动性将再度面临紧张局面,这也是为什么市场普遍押注美联储将于2024年年中、甚至是二季度开始降息的原因之一,也是美联储针对货币政策的态度由“鹰”转“鸽”的可能性原因。
综合来看,美联储货币政策面临转向,稳定市场信心,在美元走软的同时,也将对金融及大宗商品市场形成长期性的利好影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货币政策的转向预期,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美联储在经济以及金融市场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市场担忧情绪可能仍将延续。而且,当前高利率阶段对经济、对金融以及大宗商品市场的潜在影响,也将一定程度上挤压美联储降息预期带来的利好效果。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