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胜: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金融风险可控
发布时间:2023-11-13 11:01阅读:76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目前,社会各方面比较关心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金融和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11月8日举行的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表示,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金融风险可控,金融机构整体健康,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近年来,部分地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风险,村镇银行风险有所上升。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评级的结果显示,农合机构、村镇银行风险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高风险机构数量分别为202家和112家。
对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潘功胜表示,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规模在金融系统的占比都非常小。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化险,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已经较峰值下降一半。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正在制定实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进一步压降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风险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体系,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提升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早期纠正工作的标准化和权威性。
在房地产行业发展长周期繁荣背景下,部分房地产企业长期“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经营,资产负债快速扩张,叠加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疫情冲击等,以恒大为代表的企业风险显性化并向行业扩散。对此,潘功胜表示,经过20多年的长周期繁荣,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在进行重大转型并寻找新的均衡点。住房需求的中枢水平、住房市场交易结构以及业务模式都正在进行深刻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房地产市场转型带来了一定挑战,同时也蕴含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城镇化仍处于发展阶段,新市民规模较大,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很大潜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坚实基础。
潘功胜介绍说,近3年来,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金融部门配合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改善行业融资性和经营性现金流,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包括出台“金融16条”,设立保交楼专项借款,调整首付比、按揭贷款利率等宏观审慎金融政策。随着经济回升向好,加上房地产政策效果显现以及市场的自身修复,8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成交总体改善。
“目前,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23%,其中约80%为个人住房贷款。中国实行非常审慎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潘功胜说,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做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谈及地方债务风险,潘功胜认为,我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较轻。地方政府债务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投资,一般有实物资产支持,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好的正外部性,二是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集中于经济规模较大、经济增长较快的省份,其有能力自行化解债务。
据潘功胜介绍,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已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稳妥化解债务风险。必要时,中国人民银行还将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贷款支持。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