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声
发布时间:2023-11-3 21:01阅读:62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11月3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发布的《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 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文章中称,下阶段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要 点 速 览
9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利率为4.02%,较高点回落1.6个百分点
22万亿元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调整工作基本完成
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保持货币信贷和融资总量增长合理、节奏平稳、效率提升
要更多关注存量贷款的持续效用,提升存量贷款的使用效率
提升货币信贷政策的引导效能
保持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多措并举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文章表示,货币政策坚持 “稳健”取向。人民银行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力度不紧不松,持续稳固对实体经济的货币信贷支持,又没有量化宽松超发货币。坚持动态平衡,前瞻性统筹考虑跨周期政策目标,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积极主动应对超预期因素的扰动,有效支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逐步显现。文章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效显著,传导效率明显提高。金融指标持续提前发力,9月末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在10%左右,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金融资源配置明显优化。
比如,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居民房贷利息负担减轻,9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利率为4.02%,较高点回落1.6个百分点。22万亿元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调整工作基本完成,为5000万户家庭每年节省利息1600亿-1700亿元。居民消费能力得到实实在在增强,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两个季度快于名义GDP增速,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3.2%。
保持货币信贷和融资总量
增长合理、节奏平稳、效率提升
展望后续,文章提出,下阶段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文章表示,新时代金融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人民银行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合理把握金融发展规律,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优化资金供给结构,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文章提出,总量上,保持货币信贷和融资总量增长合理、节奏平稳、效率提升。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从更长时间的跨周期视角去观察,更为合理把握对“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理解和认识。要更多关注存量贷款的持续效用,提升存量贷款的使用效率。
文章认为,结构上,提升货币信贷政策的引导效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用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以及国家重大战略,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文章表示,价格上,平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作用,保持融资成本持续下降。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此外,文章强调,传导上,协同发挥政策合力疏通传导效率。坚持系统思维,加强货币与财政、产业、监管等政策协调配合,强化沟通联动,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共同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