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国债对金属市场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3-10-26 16:58阅读:136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并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全部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次特别国债会对商品市场产生哪些影响呢?
一、特别国债发行提振市场信心
本次增发的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并且本次增发的1万亿国债将于今明两年安排使用,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与此同时,财政赤字也相应增加,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00亿元提高至48800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00亿元增加到41600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近年来我国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早在8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出“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但对于本次万亿国债的发行时间,市场并未有提前预期,因此,消息公布后商品市场情绪转好。10月25日当天,黑色金属集体上涨,有色金属也多数飘红。
二、特别国债对黑色金属影响分析
此次国债资金主要用途以水利及相关领域的基建为主,据mysteel测算,每增加1亿元的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则水利建设的直接钢材消费量约为500吨。因此,按照今年的5000亿元特别国债全部用于水利建设,对应拉动约250万吨直接钢材需求,这个量对钢材整个需求溢出效果有限。另外,虽然北方地区由于天气影响施工放缓,对建筑活动的负面影响明显,增发国债对应的实物工作量在年底释放有限,但四季度末本身是政策博弈期,更多的是对明年的定价,因此,政策信号比基本面实际数据变化对市场的提振要更大。
对于黑色产业链来说,目前正处在钢厂利润负反馈与原料成本支撑的博弈中,暂时还未形成新的方向。从市场表现来看,铁矿石是今年走势最强的原料品种,而硅铁和锰硅(铁合金)是走势最弱的原料品种。因此,在成本博弈这一块,建议关注铁矿石上方的压力位和铁合金下方的支撑位。
三、特别国债对有色金属影响分析
特别国债侧重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也会用到电线电缆(铜),管道水管(锌)等,但这部分在有色金属的下游需求中占比很小,能够带动的新增消费量也非常有限。因此,特别国债对有色金属的直接需要带动有限,若能配合其他政策促进社会的整体需求,或将会对有色金属价格带来明显的影响。
四、财政政策仍是宏观重点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宏观市场的情况。虽然近期国内公布的9月份经济数据整体好于预期,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也好于市场预期,预计全年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但内需不足的问题仍然明显,9月份,国内CPI同比上涨0%,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因此,市场对国内宏观预期仍将是政策端的变化。
一般来说,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2023年以来,中国央行于3月和9月先后宣布降准,每次下调幅度均为0.25个百分点;并于6月和8月两次降息。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9.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9.75万亿元,同比多增1.58万亿元。整体来看,货币政策偏向宽松,但考虑到欧美地区目前都处于加息周期,人民币汇率承受这外部压力,因此,后续进一步宽松的空间或难以乐观。
财政政策方面,今年前8个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过1.15万亿元,而2022年该数据超过4.2万亿;截至9月末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约3.3万亿,完成已下达额度的九成,但在发行时限前的完成度略低于往年;另外,我国赤字率在全球也处于较低水平。整体来看,国内财政政策仍有一定空间,对比来看,疫情以来美国累计财政刺激实际发放金额高达5.4万亿美元,占2022年美国GDP总量的20%以上,其中对居民及企业部门的补贴金额分别高达2.21万亿美元和2.25万亿美元。目前,美国经济在高利率背景下仍有一定韧性,前期的财政政策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本次发行特别国债对金属板块形成了一定利好支撑,四季度市场的交易逻辑主要是对明年经济的预期,因此后续能否再陆续推出一揽子的政策刺激非常关键,尤其是国内的财政政策,还有较大的空间。
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由中原期货整理分析,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报告中的信息分析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投资的建议,投资者因报告意见所做的判断,以及有可能产生的损失自行承担。期货交易有风险,投资者申请开立期货账户须满足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具备匹配的风险承受能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布局方向:国泰君安基金经理眼中的高潜力赛道
2025-07-11 17:43
-
从 ⌈销量第一⌋ 到公司 ⌈停工停产⌋ ,罗马仕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5-07-11 17:43
-
财富是认知的变现!这10部顶级金融纪录片,打工人逆袭必看
2025-07-11 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