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流动性周报:9月初资金利率为何大幅走高?
发布时间:2023-9-11 14:52阅读:150
9月11日,光大证券发布一篇银行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9月初资金利率为何大幅走高?。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本周观点:9月初资金利率为何大幅走高
近期资本市场波动剧烈,股、债、汇市场“联动效应”增强,一度出现“三杀”行情,短端资金利率在9月初即大幅走高,同业存单一级市场发行利率已显著高于上市银行综合负债成本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7.3。我们怎么去理解这些问题?
DR为何月初大幅走高?
按照资金市场流动性分布一般季节性规律,随着财政缴税和财政拨付的完成,以及信贷“冲量”后的月初集中到期,跨月后备付安排存在冗余,月初资金面往往会相对宽松,但9月份情况有所不同。
我们观察到:8月份下旬,预计银行信贷“冲量”力度显著加大,1M国股转贴利率持续接近于零,部分超短期跨月贷款会集中在9月初到期。加之8~9月份,我们尚未观测到信贷需求显著回暖迹象,理论上月初资金会“淤积”在银行体系。以DR利率为例,8月跨月后逐步走低,截至9月5日,DR001一度降至1.39%,DR007降至1.74%附近,处于7天OMO利率之下,但从9月6日开始,短端资金利率再度上行,DR利率开始围绕政策利率波动。9月资金面过早偏紧不符合过往一般规律,我们认为,需要关注以下四个问题:
问题一:境内美元流动性是否缺乏?由于出口增速放缓、北向资金净流出,以及人民币贬值预期较大会导致结汇需求下滑等因素,使得境内市场银行体系美元流动性处于相对短缺状态。从银行外币的存贷款条线和同业条线看,今年以来外币存贷差逐步下降,相反外币同业资负比(外币买入返售+存放非银/同业拆入)则明显上行。这表明,银行对于外币的需求在不断加大,更多开始选择通过市场化净融入的方式来平盘,无论是外币的存款利率,还是市场化利率,均处于高位,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也持续上行,外币超额存款准备金规模出现明显下滑。
问题二:央行是否因为稳汇率而收紧了人民币资金池?对于在岸市场而言,央行收紧人民币资金池的方式可以有两种:一是指导国有大行控制净融出规模;另一个则是与个别国有大行开展货币掉期操作。我们认为,为稳定汇率存在这种可能。
虽然8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加大,但央行在8月中旬、下旬,以及9月上旬均使用较大量OMO填补流动性缺口,应对缴税高峰期和跨月资金需求。央行不太会选择一边控制大行净融出,一边大量投放OMO。同时,基于稳汇率目标,央行不排除与国有大行开展了货币掉期操作,进而收紧在岸人民币资金池,导致银行体系备付金规模下滑,净融出也同步走低。
我们预估在8月初至9月上旬这段时间,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优先考虑的是稳汇率,进而导致了金融市场广谱利率的自然抬升。对于上述推论,可基于8-9月份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其他资产”科目进行事后验证,若该科目出现“异动”负增长,则表明央行可能在外汇市场采取了相关操作。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期货的流动性是什么?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