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特别提示(8-7):A股或已开启继1月和4月后的第三个关键做多窗口
发布时间:2023-8-7 09:37阅读:147
1、据证券时报,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当前,证监会正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综合施策,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吸引境外资金入市,稳定投资者信心,进一步激发资本市场活力。多家外资机构均表示,中国市场对外资具有吸引力。
2、中信证券认为,政策、基本面、流动性、情绪四大拐点在8月共振,A股已经开启继1月和4月后的第三个关键做多窗口,建议投资者注重政策不断发力、经济边际向好、盈利持续修复的大方向,忽略政策落地速度、市场预期波动和板块轮动方向的小节奏,积极围绕地产、科技、能源资源三大产业主题布局。
3、近期券商板块强势走高,多只券商类ETF净值飙升,但基金份额却遭遇净赎回。截至8月4日,全市场一共有14只券商类ETF,近一周平均涨幅达4.5%,但基金份额整体减少68.32亿份,换算成规模约缩水67.81亿元。机构人士认为,本次券商行情预计会有政策催化到盈利催化两个阶段,目前仍处于政策催化期,后续行情仍有望持续。
4、据中国证券报,A股上市券商中,国海证券日前率先披露2023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双双较上年同期增长。近期券商板块出现一轮强劲上涨行情,在业内人士看来,政策利好不断落地,券商将持续受益。在配置方面,综合实力较强的头部券商等标的值得投资者关注。
5、据经济参考报,近期,北交所主题基金中报陆续公布。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11家北交所主题基金已全部披露半年报,总规模近40亿元,整体收益有所回暖。截至今年7月底,11家基金中有8家实现正收益,占比超七成。
6、据经济参考报,近期,沪深北等交易所均发布公告称,有拟上市公司主动要求撤回注册申请文件,其发行注册程序也随后被终止。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百余家企业主动撤回IPO材料并终止上市进程,此外,还有12家企业未通过上市审核、近二十家企业为暂缓表决或取消审核。
7、据证券时报,今年以来共有37家基金公司旗下公募基金产品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较去年同期参与定增的35家基金公司增加2家。具体来看,37家基金公司通过413只公募基金累计获配104只股票的定增项目,定增总规模超152亿元。104只获得基金定增的股票中,近七成股票的最新收盘价高于定增价格,意味着相关基金实现了浮盈。
8、据证券时报,2020年启动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央企综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已阶段性收官。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上交所近年来积极发挥各产品线合力,持续引导和支持中央企业用好用活资本市场。统计数据显示,自行动计划启动以来,至7月底已有42家央企及子公司在上交所首发上市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开户即送6.**%新客福利,佣金优惠
2025-05-07 13:34
-
国泰海通:开户即送8.**%新客福利,佣金优惠
2025-05-07 13:34
-
华泰证券:开户享VIP账户福利,基金1折起
2025-05-07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