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日报No.164:宏观政策密集发布商品开启边际调整
发布时间:2023-7-20 16:17阅读:285
导读:
1. 国内宏观长期仍具备持续向好基础。
2. 下半年经济增长目标实现政策端不会迟到。
3. 关注美联储议息会前货币政策态度转向预期。
4. 黑海粮食协议问题使市场情绪进一步发酵。
5. 阿根廷大豆美元计划影响程度或有限。
宏观: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在逐渐增强。可以将昨日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财政部表示加强政策储备、谋划税费优惠政策,以及商务部对于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的修订,与之前的轻工业稳增长方案、推动平台经济发展等政策连起来看,能够大致对宏观政策路径有所感知,这样的宏观消息节奏相对此前的密集程度有所增加,意味着政策因素长期仍具备持续向好基础,短期也能够稳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并且新增长点会在政策方向中逐步清晰化,阶段性的就业率和传统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也相应能够得到一定的缓和。
再加上商务部的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准入限制的政策,也是一种在做经济内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外资给经济增长带来边际增量的方式。财政发力、外资扩大空间、民营经济纾困,一系列措施落地意味着后续稳经济增长的冲锋号已经举起来了。但具体什么时候形成实质性的利好,还是要继续关注微观市场主体的具体表现,比如对出口下滑的平抑能力、产能结构调整与降碳改造升级的程度等。所以相较于增长的速度而言,可能更侧重经济增长的质量,而在高质量增长预期下,对下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实现路径上的判断还是要偏乐观谨慎一些,总量政策不会迟到但也不会太早。
国际宏观今日关注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数据。7月加息的确定性强但是与实际的经济表现似乎出现了分歧,所以对美国经济数据的关注点在于,接下来美联储的鹰派态度是不是会因为数据上的表现逐步趋于一致后开始转向。
粮油:
黑海粮食协议问题目前随着执行停止时间的延长,消息在市场上发酵的强度也会越大,期间相关各方消息、贸易保险、贸易保护政策等,都会持续强化这个情绪发酵的过程,并有可能进一步在谷物供应收紧的事实层面上打满这个预期。同时因短期不确定性风险扩大,所以还需要在情绪向价格传导的逻辑上给出一个相对高位的谷物价格。不过长期来看,地区性的供应端影响权重能够持续扩大的空间也很有限,价格高波动的短期性更强。
也看到有个别国家再出现限制大米和棕榈油等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措施。尽管还不会形成量的冲击,但在行为上其实会给市场预期产生影响,仍需要持续关注其他国家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势。
阿根廷农业部的旧作大豆销售数据同比去年下降明显,另外由于其国内货币贬值压力大,大豆的销售进度也相对迟缓,所以市场消息上也看到其将要推出第四轮大豆美元计划。而随着阿根廷大豆减产以及收获季的结束,第四轮的大豆美元计划执行对市场的影响可能也会类似第三轮执行时的表现,实际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可能也不会很强。
白糖:
白糖从巴西关于汽油中乙醇混合比例从目前的27%增加到30%的提案,联系到巴西目前的糖产量及糖醇比情况,那么基于基本面的白糖价格下限水平大概率还需要上调,并且在厄尔尼诺天气大背景下白糖下跌幅度也不会特别大。
棉花:
从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2023年7月份发布的棉花产量和库存数据来看,2023/2024年度,全球棉花产量2652.6万吨,同比增加184.7万吨;期末库存2232.1万吨,同比增加211.6万吨。国际棉花市场整体趋势对我国棉花市场价格的传导作用不强,国内主要还是关注储备棉抛储给市场形成的影响。目前储备投放上的态度大概是保持内棉供给的充裕,具体效力还需要看后续加工端存在接货意愿下能够给出的定价水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22 14:41
-
体检报告异常?这4类保险现在买还来得及
2025-07-22 14:41
-
可转债的申购和交易,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5-07-22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