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难支!尿素大涨5.4%后,下行风险凸显
发布时间:2023-6-29 17:17阅读:124
受益于夏季玉米和水稻追肥以及库存大幅下滑提振,周四(6月29日)尿素主力合约“后来者居上”,一举超越甲醇主力合约,盘中创下反弹以来新高1892元,收盘涨幅5.41%,成为商品期货市场“领头羊”。
据河南某尿素企业人士向《期货日报》解释称,夏季是玉米和水稻追肥的旺季,尿素在6月中旬到7月25日期间需求最为旺盛。过去两年的数据显示,尿素在玉米追肥季节占据全年需求的60%,是全年最高的比例,这也凸显了季节性的影响。今年由于前期高氮复合肥的施用量不足,导致近期追肥现象再度出现,并呈现出集中采购的趋势。
对应尿素价格走势图看,今年以来尿素连续5个月下跌,跌幅超过30%。直到5月底才出现止跌迹象,并在6月中旬开始企稳反弹,目前月线录得10%的涨幅。
从基本面上看,现货价格近期也在上涨,主要得益于农业需求增加。一方面是中原市场玉米追肥农户的采购增加,另一方面是东南市场水稻追肥的集中采购。
山东地区尿素行情继续上涨,主流出厂成交2120-2180元/吨附近,临沂市场一手贸易商出货参考价格2180-2200元/吨附近,菏泽市场参考价格2150元/吨附近。市场农业需求还在持续,工业刚需适量采购,短时暂无低价货源冲击,行情会继续坚挺延续。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国内市场的需求多方面支撑着尿素行情。首先,复合肥和高氮肥的生产扫尾需求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东北、西北、华北等地一年一季的农业用肥需求以及主流地区和南方一年两季的底肥和追肥需求在持续抑制之后迅速释放,推动了国内市场走向了预期之外的发展。
不过,该分析人士也警告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合肥用量会明显下降,因为生产种类转变的影响,尿素的需求将持续处于较低水平。此外,农业需求也逐渐集中在一年两季的特定区域,追肥进度也会更加分散化。尽管需求对尿素市场仍然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但相比前期,这种支撑将逐渐减弱。
随着需求的变化,尿素市场的供应持续保持宽松态势。通常在往年的7月之后,国内进入农业需求淡季,这段时间市场价格会明显下降,因此许多企业会选择在7-8月进行停车检修。
据统计显示,计划在6月进行检修的企业大约有六七家,数量还算可观,但停车时间主要集中在月中下旬,尤其是月底前后。因此,预计本月内尿素的日产量会在短期内保持较高水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夏季天气炎热且降雨较多,企业短期故障的频率也较其他季节更高。因此,如果短期的开工下降恰好与季节性需求的增加叠加,将会出现阶段性的行情变动。
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智坤表示,现阶段主流的农作物基本已经进入用肥淡季,部分经济作物仍有少部分用肥需求,但整体来说,市场主节奏仍然是需求不济,难以支撑尿素市场行情。据悉,目前主流中小颗粒尿素出厂价格在2000元/吨以上,价格较前期有所下滑。
据隆众资讯统计,截至6月28日当周,中国尿素企业总库存量32.59万吨,较上周减少14.93万吨,环比减少31.42%。截至6月21日当周,中国尿素港口样本库存量:6.6万吨,环比减少0.2万吨,环比跌幅2.94%。
截至6月21日当周,中国尿素生产企业产量:120.49万吨,较上期跌0.62万吨,环比跌0.51%;周均日产17.21万吨,较上周减少0.09万吨。近期国内尿素行情较为坚挺,下游需求集中推进下,尿素企业发运紧张,库存不断减少。
另外,部分出口订单也在悄然显现,短期尿素企业库存压力并不大。近期出口动作较前期频繁,国际价格已经触底回升,导致国内的尿素出口窗口打开,从而边际上缓解国内尿素供给的压力。
尽管如此,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尿素市场已经进入传统的淡季阶段,农业用肥需求基本结束。虽然7月份仍有少量地区存在用肥需求,但对市场行情没有明显的利好支撑。预计在8月份之后,随着农业追肥的结束,国内尿素市场价格将比7月份更低,并呈现大幅下行的趋势。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