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上旬山西煤焦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3-3-16 22:21阅读:155
近期,受到阿拉善事件的影响,山西、内蒙古等省份均发布安全检查通知,加上两会召开安全、环保检查趋严,双焦期、现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本次调研走访山西省太原市、吕梁市、晋中市的煤矿、洗煤厂和焦化厂,主要想通过煤矿、洗煤厂和焦化厂的生产现状和与终端钢厂的交互情况,了解当前焦煤、焦炭的生产节奏、事故对生产的影响以及产地对进口煤的态度。
调研发现,煤矿、洗煤厂生产节奏并未受到安全检查的影响,基本处于正常开工状态,而焦化厂由于环保检查和产能淘汰,存在不同程度的限产和自查,矿难事故造成的煤炭价格的大涨也逐渐回落至跟随基本面波动。整体来看事故对煤炭价格的影响有限,当前煤矿、洗煤厂和焦化厂均出货顺畅,库存并不高,部分煤矿对后市行情看好,有惜售意愿。多数洗煤厂当前以洗自家坑口煤为主,但部分洗煤厂表示若后市煤价向好,不排除外采煤作为补充。外采标准亦跟随价格波动,山西大多洗煤厂和焦化厂采购意向为山西优质低硫主焦煤,对进口煤持观望态度:一是当前进口煤并无价格优势,二是考虑到俄煤、蒙煤品质与国内配煤洗选配比成本高于直采山西煤,当前采购仍聚焦山西煤。但也表示,若澳煤价格回归理性,不排除采购澳煤作为补充的可能性。
对后市的看法,市场较为一致。短期内,黑色产业链将维持复苏态势,而煤焦作为黑色产业链的上游,在低库存和铁水日耗走高的大背景下,呈现向好态势。中长期来看,国家对电炉的鼓励和对新能源的大力扶持将削弱对煤焦的需求,在供给宽松的预期中,煤焦价格中枢下行。整条黑色产业链对后市发展均表现出乐观态势,原料端考虑炉料日耗和库存低位,成材端考虑下游需求复苏态势。当前基本面尚无矛盾,进口煤供给增量存预期,需求端地产复苏、基建兜底亦有向好预期,供需双增的情况下,需求增量决定行情的波动。而具体到终端,还需依赖地产端消费的提振,在保交楼、稳经济的大背景下商品房竣工和销售数据改善的确定性较大,提振成材消费,进而带动双焦消费改善,具体改善或体现在今年二、三季度。
调研背景
近期,受到阿拉善事件的影响,双焦期、现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当晚焦煤主力05合约于夜盘由1960元/吨拉涨至2070元/吨,涨幅达110元/吨,焦炭主力05合约亦跟涨。2月23日,内蒙古能源局发布《开展露天煤矿安全大检查的紧急通知》,检查时间截至3月底;2月25日,山西省安委会发布在全省开展《矿山安全生产大检查百日攻坚行动》,行动持续到5月底。加上3月4日至3月13日正值两会期间,按照往年惯例,会议前后的安全检查和环保检查均较往日频繁,两种情形下,煤炭供给将有所下滑。而进口端,澳煤的恢复通关和蒙煤的进口增量预期或将填补部分供给缺口,因此,供给端的一增一减或将抵消部分影响,主要矛盾在于需求端。
而需求端,煤焦钢作为黑色产业链上环环相扣的部分,国内炼焦煤的产量下降势必通过焦炭传导至钢材的部分。现如今,铁水产量正值上升阶段,对炉料的需求亦稳中有增,双焦的需求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一方面,2022年地产需求不振带来的黑色阵痛期让市场对2023年复苏的程度存在预期;另一方面,终端需求不振导致钢厂、焦化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在成材出货不顺畅的前提下主动去库,低库存传导至上游引发市场对补库需求的预期,两种预期带来的不确定性将决定2023年黑色产业链将何去何从。本次调研主要想通过煤矿、洗煤厂和焦化厂的生产现状和与终端钢厂的交互情况,了解当前双焦的生产节奏、事故对生产的影响以及产地对进口煤的态度。
生产现状
煤矿端, 2022年以来,受到终端需求不振的影响,钢厂、焦化厂自动去库,保持按需采购,煤炭库存始终处于较高的位置。春节后,市场对2023年需求复苏的预期带动煤矿开工率持续走高,生产维持在较高水平。而根据调研情况来看,当前煤矿端对铁水的预期仍保持乐观情绪,山西矿山安全生产大检查百日攻坚行动导致安全检查明显趋严,检查频次提高,但目前来看,安全检查暂未上升至限产程度,多数煤矿仍持正常的生产节奏,产量并未出现明显下降,也考虑到两会的临近,这种检查的本身已在煤矿生产预期中,因此,生产维持平稳,并未产生较大波动。销售端,当前煤矿出货顺畅,库存基本维持低位,除长协客户外,多数企业采取线上竞拍方式自提出货,销售形势向好。因此,出于对后市的乐观情绪,多数煤矿有炼焦煤新增产能计划,炼焦煤存在供应增量。
洗煤厂端,多数洗煤厂为煤矿自有坑口洗煤厂,少量独立洗煤厂存在长协煤矿,保证生产的平稳运行。自2022年底以来,原煤价格居高不下,加上多数煤矿选择自洗,流入市场的原煤数量有限,导致洗煤厂原煤采购价格高启,多数坑口洗煤厂选择不外采原煤以平滑生产成本,而独立洗煤厂则面临利润倒挂的窘境,部分存在生产业务由主焦煤向配煤洗选转变。虽然内蒙矿难带来的煤价暴涨在缓慢回落,但焦炭的提涨给予煤价继续上涨预期,除长协客户锁量外,部分煤矿有惜售意愿,加剧独立洗煤厂利润下滑的困境。从进口煤来看,本次走访多数洗煤厂并未使用进口煤,一是当前进口煤并无价格优势,二是考虑到俄煤、蒙煤品质与国内配煤洗选配比成本高于直采山西煤,因此多数洗煤厂对进口煤暂时保持观望态度,但若澳煤价格回归理性,不排除采购澳煤作为补充。而从生产重点来看,由于大商所于2023年4月起正式实施新版焦煤交割规则,修改了标准交割品及替代品的相关指标和升贴水,将焦煤期货标准品定位由进口煤调整为国产主流商品煤,基准交割区域调整为我国焦煤主产区山西,因此,部分洗煤厂将洗选重点转向新版交割品聚焦的中硫主焦煤,以贴合期现交易的需要。
焦化厂端,2022年对焦化厂而言是阵痛的一年,焦化厂作为煤矿的下游和钢厂的上游,利润被蚕食严重,2022年焦化厂亏损时间超6个月,长期亏损导致部分独立焦化厂在生存边缘线徘徊。进入2023年,由于宏观预期走强,钢厂方面高炉铁水产量增加,对炉料的需求亦走强,加上年初进口蒙煤高位和澳煤增量的双预期降低煤价中枢,焦企采购成本有所缓和,利润修复回正。调研中了解到,虽然两会和事故对煤矿的安全、环保检查暂未影响煤矿开工,但环保检查的严格导致焦企产能利用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焦炭产量下降,焦炭出货顺畅,现货端钢厂仍按需补库。当前焦炭提涨已近3周,始终没有落地迹象,随着时间战线的拉长,提涨落地可能性递减。煤炭采购来看,与洗煤厂态度基本一致,进口煤价格高、质量却比不上山西优质低硫主焦煤,因此对进口煤保持谨慎态势。根据2022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焦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3年底前,山西将全面关停4.3米焦炉,并全面实现干法熄焦。预计2023年排除淘汰产能后,山西净新增产能超1000万吨,部分焦企对后市产能过剩现象担忧情绪渐起,加之近期焦煤价格有下滑趋势,焦企成本支撑不足,对焦炭首轮提涨态度亦有悲观情绪。
后市展望
2022年对于黑色产业链而言是艰难的一年。首先是煤矿,终端需求减弱导致煤矿库存挤压,全年来看煤价处高开低走趋势。下游谨慎按需补库,煤矿出货不顺畅导致焦煤累库,加上动力煤保供形势严峻,边界煤种面临转换的压力,均挤占炼焦煤供给,导致炼焦煤供需双紧;第二是焦化厂,成材端需求不畅,钢厂被动去库存,加上焦企产能过剩,全年开工率仅有72.9%,焦炭成本支撑松动,引发焦企长达半年的持续性亏损,且焦化厂上有煤矿、下有钢厂的尴尬地位,其自身议价能力并不强,钢厂将自身焦炭库存降至历年地位,进一步减少了焦企的出货;第三是钢厂,受到2022年地产进入下行周期的影响,黑色整体出货并不顺畅,为规避风险减少资金成本,钢厂主动去库存至历史低点,钢材主流贸易商成交量亦低于2021年同期。当下,“稳增长,促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市场宏观预期向好,黑色产业链也在不断交易和验证这种预期。
春节后基建率先启动,承担兜底作用,中央集中下达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补足重点领域短板,地方层面同样透露出固定资产投资是各地政府的重点工作,近期全国各省陆续公布的固定资产增速目标,其中6省份投入在万亿元以上,投入重点为产业转型升级、新老基建超前布局等。地产端同样透露出复苏的迹象,2023年春节对比2022年春节成交面积来看,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武汉、西安、济南、海口、南宁、东莞等城市均出现了10%以上的涨幅,其中,北京、杭州、武汉、成都涨幅超25%。2月以来,复苏势头进一步向好,重点30城供应环比增加7%,同比涨幅超过40%;从城市的角度看,长三角、珠三角热度仍居高不下,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也在陆续回暖,透露出市场进入止跌企稳阶段。
短期来看,黑色产业链将维持复苏态势,而煤焦作为黑色产业链的上游,在低库存和铁水日耗走高的大背景下,呈现向好态势。2022年行业进入低谷,2023年中央对经济主基调为“稳”经济,鉴于去年由于疫情带来的严峻性,2023年政策端将会有自上而下的向好:一方面,开年以来央行防水,M2增速势头喜人,增强资金的流通性,且国家从基建和地产二者入手,以资金扶持之,以政策鼓励之,陆续出台“金融十六条”配套政策,引导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多地持续开启购房补贴、绿色通道,超过40个城市调整公积金政策,明确鼓励居民购房,从“带押过户”的创新之举到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延长还款年限等,均透露出终端复苏的迹象。而作为上游的焦煤、焦炭,在此种政策趋势的鼓励下,市场预期看好黑色产业链跟随终端的复苏趋势,加上高炉铁水产量当前仍在上升阶段,做为刚需的炉料库存处历史低位,补库需求将进一步放大双焦价格弹性,抬升双焦价格下限。
中长期来看,国家对电炉的鼓励和对新能源的大力扶持将削弱对煤焦的需求,引起价格中枢下行。2022年1月24日,《“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提到:“鼓励将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完成5.3亿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2022年末,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于《三部委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至2025年,电炉钢比例达到15%。基于此,吉林省、山东省、四川省、辽宁省、江西省等各省市均发文鼓励电炉短流程炼钢,提高废钢回收利用水平,推进高炉转型调整。基于煤炭,方案提出“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燃料类煤气发生炉、燃煤热风炉、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窑)以及建材行业煤炭减量,实施清洁电力和天然气替代”,实现“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煤炭消费量分别下降10%、5%左右,汾渭平原煤炭消费量实现负增长”。高炉炼钢转向电炉炼钢、清洁电力和天然气的替代效应,将从源头减少对焦煤、焦炭的需求,引起煤炭价格中枢下移。
近年来优质入炉主焦煤一直处于供给紧缩的状态,进口端蒙煤、俄煤的增量和澳煤的重启或将打破这一局面,供给逐渐转向宽松。加上需求端各层级的松绑,焦煤供需缺口将逐渐缩小。届时,焦煤供需基本平衡,焦煤价格下行,而焦炭失去成本支撑,价格中枢将随焦煤下移。
当前整条黑色产业链对后市发展均表现出乐观态势,原料端考虑炉料日耗和库存低位,成材端考虑下游需求复苏态势。当前基本面尚无矛盾,进口煤供给增量存预期,需求端地产复苏、基建兜底亦有向好预期,供需双增的情况下,需求增量决定行情的波动。而具体到终端,还需依赖地产端消费的提振,在保交楼、稳经济的大背景下商品房竣工和销售数据改善的确定性较大,提振成材消费,进而带动双焦消费改善,具体改善或体现在今年二、三季度。
图1我国焦煤、焦炭日均产量 |
数据来源:Mysteel,同花顺,国海良时期货研究所 |
图2 247家钢铁企业铁水日均产量 |
数据来源:Mysteel,同花顺,国海良时期货研究所 |
图3 吨钢、吨焦平均利润 |
数据来源:Mysteel,同花顺,国海良时期货研究所 |
图4 炼焦煤总库存 |
数据来源:Mysteel,同花顺,国海良时期货研究所 |
图5 焦炭总库存 |
数据来源:Mysteel,同花顺,国海良时期货研究所 |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