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监管改革:为何“单列”证监会?对我们有何重大影响?
发布时间:2023-3-10 10:34阅读:99
时隔五年,中国金融监管的格局再度重塑,继2018年的一行三会(即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变一行两会(即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之后,中国特色的“双峰”监管模式初见端倪。
据新华社报道,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在公布的13项国务院机构改革中,6项涉及金融机构改革,几乎占了一半。
其中与业界预期一致的是,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监局”),将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证监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金监局。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金监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根据方案,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将形成新的“一行一局一会”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
调整后,一边是宏观审慎监管,旨在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一边是市场行为监管,规范金融机构行为以实现消费者保护,经过几轮机构改革沉淀,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峰”监管模式初具。
对于此次重大调整,部分财经网站解读如下:
1、在银保监会的基础上新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管局”),是确保“新时代”产业升级的“金融安全”;
2、保留证监会、提升其地位、扩大其职权,则是要尽快构建符合以AI、6G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高科技“国内新一波浪潮”大爆发的直接融资体系需要!
3、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避免重蹈“此前两轮互联网创新浪潮(第一波的BATJ;第二波的美团、拼多多等)的超额红利,几乎被海外资本市场瓜分;而其改革创新的试错成本却几乎全部由国内市场、投资人埋单”的覆辙;
4、加速推进“全面注册制”,新设北交所、扩大沪深港通,直接目标就是要“解决上述挑战”,证监会的历史使命也就在于此!
5、可以预期的是,随着这一波符合“中国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落地,以AI、6G为基础,以chatGPT、机器人、智能汽车等“商业化载体”为标志,新一轮“互联网/高科技红利”的爆发近在眼前!
6、随着更多的高新科技企业创业成功,并通过在境内/或多地上市融资,最大程度的将“创新红利”(通过资本市场更加普惠的)留在经济体之内与国民分享,就能为国民提供“足够多、也摸得着”的增量财富,从根本上解决“提升国民收入、增加国内消费潜力”的核心挑战!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喜欢我的朋友加关注,您的点赞关注是我不断输出优质内容的动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债券基金收益排行榜,谁是最强“蛋王”?
2025-03-17 16:35
-
315 黑天鹅突袭!这些股票开盘跌停,你的持仓中招了吗?
2025-03-17 16:35
-
华为海思概念股逆势涨停!这把科技火苗,散户该不该追?
2025-03-17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