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双降 稳增长需进一步发力
发布时间:2015-9-2 11:07阅读:732
分析人士认为,稳增长与防风险将成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工作重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日发布的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这是继今年2月份后再度降至临界点下方;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4%,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制造业PMI低于临界点
8月份,制造业 PMI为49.7%,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降至临界点以下,制造业增长动力不足。其中,生产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继续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于临界点。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看来,8月份PMI指数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表明经济仍存在一定下行压力。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陈中涛分析认为,8月制造业PMI数据之所以回落,一方面有一定的季节因素影响,传统淡季加剧了市场疲软,增加了传统产业困难;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和大宗商品异常波动,经济运行被动输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非制造业PMI环比回落
同日公布的8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4%,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建筑业淡季回调是非制造业整体商务活动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不过,持续稳定在53%以上的水平,也反映出当前非制造业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未变,市场基本面总体向好。
此外,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指出,金融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特别是证券业大幅波动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影响也较大,但金融业总体仍处于扩张区间。与居民消费相关的航空运输、邮政、住宿餐饮、电信和互联网等行业反映市场发展向好,商务活动指数明显高于临界点,居民消费在稳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进入下半年以后,政府一系列定向调控措施效应正在不断显现,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要想保证未来经济增长态势持续趋稳,稳增长还需进一步发力。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认为,央行加大货币政策的力度,将增加银行对实体经济的贷款,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将起到支持作用。“此外,政府还需要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改革,来改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刘利刚说。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表示,国际市场动荡导致国内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务院专题会表明“稳增长”重要性有增无减,并与“防风险”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工作的重心。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