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期研究2023年度策略之铝:方兴未艾谨慎看待
发布时间:2023-2-3 09:21阅读:144
铝:方兴未艾 谨慎看待
重要提示
本订阅号所涉及的期货研究信息仅供光大期货专业投资者客户参考,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期货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期货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期货的客户。
要点:
2022年国内外宏观环境反复变动,铝价整体波动幅度加剧,呈先扬后抑走势。上半年受俄乌地缘纷争影响,能源价格高涨不下,全球市场充斥着恐慌和避险情绪,LME铝由年初最低点的2770美元/吨,于3月末先行至年内最高点4073.5美元/吨,沪铝后跟涨至24255元/吨。下半年随美联储加息落地后,流动性收缩及消费低迷压力显现,铝价逐渐回落。临近年尾,随着供应紧缩预期叠加全球低库存支撑,内外铝价回暖。
宏观方面,美联储或延续流动性紧缩政策,随着国内管控政策放宽、降准落地、叠加房地产利好政策频出,海内外宏观环境将出现显著差异。
供给方面,受2022年三季度异常高温影响,西南出现较大规模减产,且枯水季接踵而至导致整体复产进程较为缓慢。2023年有超过140万吨新增项目和100万吨复产待投,国内运行产能将继续高位提升。
需求方面,2023年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弱势复苏,汽车家电稳步增长,电网项目成为主要支撑点。传统板块增量难言乐观,碳中和长线逻辑加持下市场关注的消费重心将转移至新能源板块。
2022年因能源价格高企打压供给释放,经济紧缩施压终端需求难以提振,边际不足下全球出现低库存效应;淡旺季周期性特征淡化,供需错配格局显现。2023年供需有望双向回暖,供给增量相对明确,需求增量仍待验证,低库存下企业主动补库需求强劲,预计全年呈现供给过剩格局。价格参考区间16000-21000元/吨,关注成本线附近的支撑。
风险提示
能源价格波动超预期,房地产增速超预期,美联储加息放缓等
一、2022年铝行情回顾
2022年国内外宏观环境反复变动,铝价整体波动幅度加剧,呈先扬后抑走势。
上半年受俄乌地缘纷争影响,能源价格高涨不下,全球市场充斥着恐慌和避险情绪,LME铝由年初最低点的2770美元/吨,于3月末一度攀升至4073.5美元/吨的年内最高点,沪铝主力后跟涨至24255元/吨。下半年随美联储加息落地后,经济下行及流动性收缩压力逐渐显现,叠加终端消费难以提振,LME铝于7月回落至2080美元/吨年内低点,同期国内铝价跌至17025元/吨。
临近年尾,随着供应紧缩预期叠加全球低库存支撑,内外铝价回暖至2500美元/吨和19000元/吨附近。
2022年出现全球范围内的低库存效应,且呈现持续去库节奏,基本上全部刷新历史新低位。COMEX由于低基数影响,库存位于低水位浮动;LME铝存量表现严重不足,一度引发市场关于挤仓可能的热烈讨论,沪铝同样面临一定交割压力。
二、全球铝供求情况及预测
自2019年起海德鲁位于巴西的氧化铝厂Alunorte逐渐开始复产放量,阿联酋、印度韦丹塔、牙买加、几内亚等地氧化铝产能均出现了扩张势头,导致全球氧化铝和电解铝的供需匹配度不高。2022年氧化铝市场受制于全球流动性收缩、俄乌地缘纷争加剧和能源价格高企等因素拖累,呈现相比以往更为显著的供给过剩格局,过去以来多次余量由电解铝主产地中国来消化;但今年国内经历了一季度北方冬奥环保、二季度华东封闭管控,三季度西南高温等多方压力,原料运输受阻和原铝生产得不到有效释放,形成由内主导的供给大幅过剩的局面。
2022年海外电解铝企业大幅减产规模超过250万吨,其中欧洲地区是减产主力军,减产规模已经过半,主因能源价格强烈冲击,全球供应重心继续偏移至中国。国内供给端在经历了2021年强度较高的限电限产压力后,虽然受制于封控压力,但新增复产整体较为乐观,带动全球产量稳步上升,但释放节奏出现明显的阶段性停滞。
2022年的全球供需格局由过剩转向短缺,预计全年供给增速1.8%,需求增速仅为0.1%,年末仍有63万吨缺口。展望 2023年,随着全球范围内管控陆续放开,物流运输将不再成为长期的干扰项。全球流动性紧缩的背景下,我们关注能源价格相对合理化,海外特别是欧洲地区的复产节奏能否如期而至,届时海外供需转向预期增加,低库存效应将大幅减弱。全年供给增速有望提升至2%,需求增速修复至1.5%,整体供需格局有所优化,年内缺口回归26万吨附近。
三、国内铝供求情况及预测
(一)供给方面
1、铝土矿:进口依赖度继续提升
国内铝土矿因资源储备相对有限、品位品质不利于烧结以及开采成本提升等多重约束,对于海外进口矿石依赖度高。2022年国内铝土矿供应先后经历冬奥环保开采限制、封闭管控下人力运输限制等因素,年内几无新增。1-10月矿石产量及进口量分别为5614万吨和10375万吨,产量位于历史最低水平,进口占比由2021年54.3%提升至64.9%。
从进口来源看,2022年1-10月进口几内亚矿石量为3926.4万吨,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09.7万吨,进口占比由51.1%增至54.9%;来自澳大利亚进口量2903.5万吨,相比去年同期增加73.1万吨,受几内亚份额挤压,进口占比由31.7%降至27.5%;进口印尼铝土矿753.9万吨,相比去年同期减少381.6万吨,进口占比由16.6%降至16.1%,且大多为履行中的长协。
印尼总统宣布2022年或将停止铝土矿出口的消息在今年二三季度愈演愈烈,有消息称印尼部分矿山出口配额于2022年已经发放完毕,2023年印尼政府禁矿措施将趋严。国内氧化铝企业自21年起已开始寻求更多的进口矿石渠道,大多为几内亚和马来西亚矿产,预计2023年几内亚份额将持续扩张,马来西亚进口矿量有望提升,综合平衡掉印尼端减量,供应不至于捉襟见肘。
2、氧化铝:供给过剩压力持续
据SMM统计, 1-10月国内冶金级氧化铝产量6496.3万吨,同比去年增长8.7%,1-10月累计进口量166.95万吨,出口量86.46万吨,净进口80.49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 77.8%。随着海外氧化铝市场下行,全球供给压力转移至国内,2022年国内氧化铝年内大幅投产超1000万吨规模,在冬奥环保管控结束后,二三季度以西南地区为主出现集中扩产,同期因高温异常影响电解铝产量大幅下滑,由紧平衡逐渐呈现供给过剩的状态。
展望 2023 年,国内氧化铝新增及复产项目潜在规模超1000万吨,整体看来新增部分对下游的电解铝需求基本可实现全覆盖,海外氧化铝在地缘风险扰动下仍存较大减产预期,国内外价差进一步拉大,进口盈亏负区间运行,国内电解铝产量及出口持续增加,并延续过剩格局。
3、电解铝:运行产能高位提升
当前国内电解铝产能天花板在4500万吨,据SMM,截至2022年11月国内建成产能在4526万吨,运行产能在4059万吨,产能利用率维持在89.7%左右。由于2021年能耗双控以及供电紧张压力持续打压电解铝运行产能,2022年运行产能相比去年同期3746万吨提高20.8%。
2022年国内各地复产节奏偏良好,主要干扰因素为西南地区旺季异常高温与枯水季衔接加压,导致以四川、云南为主出现超预期的限电限产规模,年末市场焦点云南地区暂无新增减量,内蒙及广西稳步放产下,预计至年末产能有望提升至4100附近。
据SMM,截至11月国内电解铝产量累计3660万吨;预计全年国内电解铝产量可超4000万吨,累计同比增长4.1%。年内各省平均开工率近82%,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58%。2021年受能耗双控影响,产量释放节奏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而今年相对先紧后松,整体节奏趋进平稳。
截至10月中国电解铝净进口规模在21.04万吨,累计同比下滑79.35%,预计年内净进口规模将达到34万吨。海外价格高企,上半年内外价差持续拉大,进口量亏损一度达到5000元/吨附近,国内进口窗口基本处于关闭状态,内外供给一增一减下,国内对电解铝进口依赖度不强,进口端难以对国内供给形成显著影响。
因今年国内管控压力较高,物流运输和人员到岗均出现较大的阻碍,供需两端均受到一定限制,传统累库周期现货整体偏紧,铝锭维持一定升水格局,低基数影响下累库高点不再。同时旺季周期后移下供需出现错配,去库周期拉长,铝锭社会库存降至历史新低位。
供需双弱格局下,整个现货市场物流不畅问题较为严重,上游生产货源以铝水的形式直接拉到下游进行加工。2022年内平均铝水比例基本维持在66%-73%,相比2021年59%-65%出现大幅提升。库存周期性质淡化,最终表现为长期低库存效应。随着年末库存降速开始收窄,叠加2023年供给增量预期以及春节假期较往年偏早,企业存在提前备库的可能,预计年末起有望出现持续性累库,至一季度末低库存局面得到大幅改善。
原料成本方面,关注成本占比较高的主要原料氧化铝(占比37%左右)以及预焙阳极(占比15%左右)价格区间,其他辅料氟化物及冰晶石维持价格水平(占比2%)。由上述可知,氧化铝供大于求的格局或将延续下去,预计2023年氧化铝价格整体仍处下行通道中(2500-3500元/吨);预焙阳极将回归至低位区间波动(3500-5000元/吨)。
电力成本方面,年内行业平均电价为0.38-0.468元/度(新疆自备电成本0.32元/度,枯水季云南及四川部分地区电价涨至0.5-0.65元/度),展望2023年,1100元/吨的动力煤现货价格有下降空间,动力煤基准价格参考700-900元/吨测算,以及考虑新疆地区较低的动力煤坑口价550元/吨,按照电解铝单位耗电标准13500千瓦时计算,经估算电解铝冶炼成本区间为15000~18000元/吨,较今年成本下滑;
利润方面,年初电解铝企延续2021年末 4000-5000元/吨利润好势头,高点触及6500元/吨。至三季度电力成本上行,基本面偏利空,利润回落至1000元/吨附近,山东地区出现800元/吨负利润区间。展望2023年,在高耗能行业的背景下,产业链利润向下游转移趋势不变,电力下行空间较小,吨铝利润进一步提升空间不大;按照电解铝价19000元/吨估算,铝企利润波动区间为1000-4000元/吨,绝大部分铝企平均利润将维持2000元/吨上方。
展望 2023 年,国内电解铝新增规模超140万吨,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内蒙及甘肃等地;复产规模超100万吨,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河南等受到枯水季和采暖季影响的地区。国内产能高位持续提升,进一步逼近产能天花板。
(二)需求方面
1、下游加工:订单和开工双向回落
2022年国内下游订单和开工表现双双回落,下游加工综合PMI连续多月位于荣枯线下方。
其中铝型材中建筑型材板块受到房地产低迷拖累,加工企业将生产重心转至工业型材部分,但因为国内订单不佳、海外出口不畅出现订单积压,行业开工率受到较大影响:
其中铝板带箔是今年表现相对坚挺的板块,但订单相比去年仍有下滑。华东地区板带企业高强度封控下受到一定的生产干扰和发运阻碍,铝箔开工率相比其他板块处于高位,但同比去年表现仍有下滑,三季度西南高温天气一度带动空调铝箔出现小幅涨势;
铝线缆板块是今年主要支撑项,近几年宏观政策惠及,国家电网及新能源并网等项目陆续开展,在整体消费下滑的大趋势下能够维稳运行;
合金板块收到国内需求以及进口合金双向冲击,整体表现持续低迷,2023年废铝紧缺,需求不佳的格局下,合金板块或仍将承压运行。
2、终端需求:传统板块弱势复苏,新能源是支撑
据SMM,截至11月国内电解铝表观消费累计3711万吨,实际消费累计3739万吨;预计全年国内电解铝需求接近4100万吨,累计同比增长4.1%和2.1%。
随着国内各地管控陆续解除,物流运输问题得到改善,消费增速逐渐由负转正,特别是下半年国家房地产激励措施陆续推出后,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淡季周期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旺季回补,但整体还是面临强预期和弱现实的矛盾碰撞,实际消费能否兑现仍需关注相关地产数据抬头。
2022年传统板块中房地产开发与基建投资增速持续放缓,2023年仍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基建或迎来触底反弹,目前已有抬头迹象;国家陆续颁布房地产相关鼓励措施,2022年销售数据、新开工和施工数据仍位于下行趋势中,1-10月累计商品房销售面积1111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22.3%,延续负增长态势;新开工面积103722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8%,施工面积8888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1%。2023年来看难言乐观。
由于7月起“保交楼”政策调控发力,竣工数据表现有所抬头。1-8月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速20,7%,同比1-7月增速降幅收窄2.6%。2023年竣工面积增速有望在政策助力下继续改善,成为建筑需求端的主要支撑。
2021年汽车销售增速掣肘于汽车缺芯等状况,整体呈现增速倒挂。2022年缺芯情况仍未得到全面解决但有所缓解,汽车市场进入稳步提速,逐渐修复的节奏。据中汽协,截至10月我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达2224.2万辆和2197.5万辆,同比增长7.9%和4.6%。
耐用消费品平稳增长,据国家统计局,1-10月空调累计产量18959.5万台,同比增长3.2%。冰箱累计产量7159万台,同比下降3.3%;洗衣机累计产量7318万台,同比增长3.7%。
2022年国家电网计划投资5012亿元,同比2021年投资额增长6%,创下历史新高。电网建设中特高压和配电网项目在将迎来景气周期,支撑电力电网用铝占比持续提升,向20%靠近。PMI新订单对铝消费存在7-9个月的引领表现,目前看来整体消费将呈现先回落后看涨的走势。
据中汽协,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548.5万辆和528万辆,同比增长110%,预计2022年全年产量可达630万辆附近,经测算新增铝用量67万吨,新能源汽车板块合计用量151万吨;据光伏协会,2022年1-10月全国新增光伏装机量 58.24GW,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55GW水平,预计年内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可达80GW,同比增长45.5%,经测算新增光伏装机新增铝用量55.5万吨,光伏板块合计用量157.3万吨;
展望2023年,预计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量可达819万辆附近,经测算新增铝用量46万吨,新能源汽车板块合计用量197万吨;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可达120GW,经测算新增光伏装机新增铝用量64.7万吨,光伏板块合计用量222万吨。传统消费面临弱势复苏,新能源板块带来新希望。
四、价格展望
1、逻辑分析
宏观方面,美联储或延续流动性紧缩政策,随着国内管控政策放宽、降准落地、叠加房地产利好政策频出,海内外宏观环境将出现显著差异。
供给方面,受2022年三季度异常高温影响,西南出现较大规模减产,且枯水季接踵而至导致整体复产进程较为缓慢。2023年有超过140万吨新增项目和100万吨复产待投,国内运行产能将继续高位提升。
需求方面,2023年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弱势复苏,汽车家电稳步增长,电网项目成为主要支撑点。整体来看传统板块增量难言乐观,市场关注的消费重心将转移至新能源板块。碳中和长线逻辑加持下新能源车及光伏产业是最大亮点。
2022年因能源价格高企打压供给释放,经济紧缩施压终端需求难以提振,边际不足下全球出现低库存效应;淡旺季周期性特征淡化,供需错配格局显现。2023年供需有望双向回暖,供给增量相对明确,需求增量仍待验证,低库存下企业主动补库需求强劲,预计全年呈现供给过剩格局。
2、价格预测
价格参考区间16000-21000元/吨,关注成本线附近的支撑。
3、风险提示
能源价格波动超预期,房地产增速超预期,美联储加息放缓等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