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期研究2023年度策略之甲醇:曾经沧海回归平淡
发布时间:2023-2-22 10:10阅读:167
要点:
2022年甲醇期价整体呈现窄幅震荡走势,年初主力合约期价在2500元/吨附近,年内高点在3400元/吨附近,低点在2300元/吨,截止12月初,甲醇主力合约期价再度回到2500元/吨关口。价格整体呈现冲高-回落-再反弹-再回落的走势。
我们预计后市甲醇市场需要关注的主要矛盾点在四个方面:其一是供应相对充裕与需求信心不足的矛盾;其二是库存低位与再库存信心不足的矛盾;其三是进口充裕与国内产能高基数矛盾;其四是价格运行区域分化明显的矛盾。2023年能化行业的关键字为“地缘政治”、“能源”、“双碳”、“库存”。
基于甲醇国内外产能基数较大,甲醇价格仍将负重前行,关注宏观及产业链的双重驱动,从宏观驱动来看,预期正在逐步好转,国内与海外存在节奏上的差异,国内二季度需求或迎来阶段性修复的机会。海外则在加息背景下,欧洲与美国经济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从产业驱动来看,边际看进口,进口若延续2022年的高水平,则港口将迎来补库,库存低位水平下,寻找阶段性供需错配的矛盾,错配程度越大则期价修复估值的力度越大,反之亦然。当下,在宏观矛盾>产业矛盾的背景下,预计甲醇期价仍将震荡寻底,2023年甲醇期价波动区间的低位在2300元/吨,高点在3200元/吨附近。
风险提示
煤价、天然气等成本大幅波动,政策等变化
一、2022年甲醇走势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甲醇期价整体呈现窄幅震荡走势,年初主力合约期价在2500元/吨附近,年内高点在3400元/吨附近,低点在2300元/吨,截止12月初,甲醇主力合约期价再度回到2500元/吨关口。价格整体呈现冲高-回落-再反弹-再回落的走势。一季度,在俄乌冲突的作用下,一次性能源价格大幅冲高,煤价企稳带动煤化工等产品反弹,创下年内高点;二季度,国内疫情冲击导致需求走弱,同时能源价格震荡下行带来成本支撑弱化,至7月甲醇主力合约跌至2276元/吨的年内低点。随后期价在高温驱动,叠加天然气价格大涨,欧洲局部能源危机,国内气头装置超季节性限产等作用下,价格反弹至2900元/吨附近。进入四季度,甲醇期价再度下跌,因供应充裕与需求疲软共振,盘面呈现高贴水的反季节性走势。
二、2022年甲醇市场供需存概述及展望
1、甲醇2022年度表观消费概览
按2022年预计值来看,预计今年产量在7000万吨附近,产量年度增速在4%,出口预计在1200万吨附近,增速也约为4%,全年表观消费量为8167万吨,表观消费量增速亦为4%附近。
按1-10月国内甲醇产量累计值为5822万吨,从月度产量值来看,上半年产量基本同比去年持平,8月产量环比大幅减少,9月、10月产量同比大幅增加,预计后续11月、12月仍有所增加。造成这种供应格局的因素在于两个:一是今年双碳影响不及预期,尤其是四季度装置检修或者因环保因素导致的供给减少缺失。二是今年夏季高温,在天然气、煤价整体走强的背景下,部分气头装置出现季节性错位,比如西南装置在7月、8月减少较多。从2022年全年来看,新增装置投产不及预期,但是存量装置开工率整体维持在中性偏高水平。从开工率来看,年内平均开工率在72%,2021年甲醇装置开工率为74%,同比呈现小幅下降。预计2023年甲醇开工率仍维持在70-75%的水平。
2、甲醇2022年度进出口情况及展望
2022年1-10月累计进口甲醇1032.10万吨,累计出口16.87万吨。按照预期来看11月、12月甲醇进口预计月均仍在85万吨附近,因而预计2022年甲醇年度进口量为120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4%。年度甲醇的进口依赖度为15%。2023年,进口需要关注伊朗的整体情况,11月部分进口商进入美国的制裁名单,短期将影响伊朗货物流向中国的量,但基于需求体量的无可替代性,预计年度海外进口量仍将延续高位,即使在价格显著倒挂的背景下。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国际甲醇装置的开工率为72%附近,较往年同期水平高出8%,季节性来看,今年外盘开工率高于去年同期,且受海外天然气的扰动相对减少。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去向欧洲市场的甲醇出口受到制裁的影响而下降,海外市场整体并未有明显的供应矛盾,处于过剩状态。其中伊朗8套主流装置合计产能为1386万吨,占总统计的4721万吨比例为29%;中东沙特、阿曼四套装置合计产能为885万吨,占比18%。
3、甲醇2022年度库存及后续演绎路径
从2022年库存逻辑是一二季度累库,三四季度加速去库。截止12月1日,华东华南两地港口库存累计为35.5万吨,二季度峰值水平为79万吨。2022年港口库存呈现先增后降的特征。分阶段来看,其中一季度,年初伊朗限气未结束,港口进口到港量一般,库存基本维持去年年底附近水平,区间内小幅波动,而二季度外盘装置多运行平稳,且伊朗长协价格调整至升水3.5%左右,内外盘利润得以修复,转为顺挂行情,一定程度上刺激国内进口积极性。三季度随着海外能源价格高企,国内价格倒挂,进口不及预期,港口大幅去库。四季度海外装置运行平稳,进口持稳,去库速度有所放缓,仍处于历史偏低位水平。
4、甲醇下游需求整体情况
从甲醇下游装置开工率来看,烯烃下游装置整体呈现稳步走低的节奏,年内平均开工率为78%;甲醛年内平均开工率为25.7%;二甲醚年内平均开工率为23.7%;醋酸年内平均开工率为85.8%;MTBE年内平均开工率为49.87%,DMF年内平均开工率为66.8%;BDO年内平均开工率为69.6%。对甲醇需求占比较大的烯烃装置年度稳步下行,市场整体偏低迷。
我国甲醇下游项目以甲醛、MTP、DMF产品为主,涉及甘肃、宁夏、山东等地项目,其中目前甘肃华亭MTP、宁夏百川甲醛项目均处试生产阶段。三季度涉及烯烃、甲醛及DMMN等项目,需密切关注天津新建MTO、山东联亿大甲醛二期项目运行情况。此外,未来广西一套新建70万吨/年大甲醛项目投产落实需密切关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下游需求进入增长的瓶颈期,下游装置投产兑现不及预期,以及新项目不断延后,展望2023年,在防疫等相关政策放松的背景下,需求复苏的力度和持续性也呈谨慎乐观的态度。
三、甲醇价格运行区域性特点
近年来,甲醇定价的核心的锚是煤价,即成本驱动。2022年以来,成本在政策影响下稳中偏强运行,因而导致甲醇与煤炭比价一度大幅走低,产业企业利润情况不佳,但产量的反向调节机制难以奏效,因而煤价对甲醇的成本支撑有所弱化,预计2023年成本问题仍是甲醇期价锚定的重要因素,但整体成本重心有望下移。
从甲醇基差的表现来看,盘面价格与江苏现货价格的表现近年来呈现差异化,今年一季度至三季度价差保持在小幅贴水或平水,盘面紧紧围绕现货价格来定价。进入四季度,主力合约换月后,期价贴水一度大幅走扩,最高至340元/吨附近,随后收敛至140元附近,但较往年来看,基差仍处于较弱水平。也即01合约呈现现实与预期双弱的局面,但现货在进口坚挺、库存低位等背景下较为抗跌,因而盘面的贴水也得以延续,预计后市修复的逻辑是通过现货价格的向下回归来完成。
从进口维度来看,我们跟踪了中国与东南亚,欧洲、美国、印度等区域的价格表现情况,中国与东南亚价格长期倒挂,最高超过100美元/吨,中国与美湾、欧洲价差水平也处于倒挂状态,中国较印度市场存在一定的升水,升水高位约在50美元/吨。2022年的转出口不及预期,主要归因不是套利窗口不够,而是全球需求疲弱无法驱动转出口的增加,此外俄乌冲突下,俄罗斯对欧洲区域的化工品贸易也受到一定冲击,不够欧洲对俄罗斯甲醇进口占比总量不大。
四、后市展望
我们预计后市甲醇市场需要关注的主要矛盾点在四个方面:其一是供应相对充裕与需求信心不足的矛盾;其二是库存低位与再库存信心不足的矛盾;其三是进口充裕与国内产能高基数矛盾;其四是价格运行区域分化明显的矛盾。2023年能化行业的关键字为“地缘政治”、“能源”、“双碳”、“库存”。
基于甲醇国内外产能基数较大,甲醇价格仍将负重前行,关注宏观及产业链的双重驱动,从宏观驱动来看,预期正在逐步好转,国内与海外存在节奏上的差异,国内二季度需求或迎来阶段性修复的机会。海外则在加息背景下,欧洲与美国经济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从产业驱动来看,边际看进口,进口若延续2022年的高水平,则港口将迎来补库,库存低位水平下,寻找阶段性供需错配的矛盾,错配程度越大则期价修复估值的力度越大,反之亦然。当下,在宏观矛盾>产业矛盾的背景下,预计甲醇期价仍将震荡寻底,2023年甲醇期价波动区间的低位在2300元/吨,高点在3200元/吨附近。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