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析(三)
发布时间:2015-8-31 17:10阅读:523
3.2.2 反转形态
股价走势朝某一方向波动,在趋势未改变之前,股价也朝反方向增加或减少,即在上升趋势时,即使股价出现回挡,但仍然能创新高;下跌时股价虽有反弹,但还会不断创新低;在外界因素影响下,逐渐改变其长期趋势,在一段时间内,股价出现相反方向的变化,在图形学中称之为反转形态。掌握了反转形态,也就把握了在股市中“抄底”或“逃顶”的时机。
1. 岛形变盘的形态
股价持续上升一段时间后,某日出现跳空缺口性加速上升,但随后在高位徘徊,不久却以向下跳空缺口的形式下跌,而这个下跌缺口和上升向上跳空缺口,基本处在同一价格区域的水平位置附近,使高位争持的区域在K线图表上看来,就像是一个远离海岸的孤岛形状,左右两边的缺口令这岛屿孤立地立于海洋之上,这就是顶部的岛形反转形态。
股价在持续下跌过程中也会出现岛形反转形态,持续下跌一段时间后,某日突然跳空低开留下一个下调缺口,随后几天继续下沉,但下跌到某低点又突然峰回路转,向上跳空开始急速回升,这个向上跳空缺口与前期下跌跳空缺口,基本处在同一价格区域的水平位置附近,使低位争持的区域在K线图表上看来,就像是一个远离海岸的孤岛形状,左右两边的缺口令这岛屿孤立地立于海洋之上,这就是底部的岛形反转形态,如图3-7所示。
图3-7 底部的岛形反转形态
上岛形往往在人们一片看好股市时出现,想买入股票但又没法在预期价格上买进,而平缓的升势又使人们按捺不住高价买进的欲望,于是出现缺口。但股价却无法继续上涨,看好看淡的开始相互换手,但多空争斗的结果无法维持高股价,出现跳空缺口向下转折,开始一轮跌势。
岛形图形一般出现在一个中级行情或一个长期行情中,一旦形成岛形,必须当机立断作出判断:上岛形出现后应做空,而下岛形出现时应做多。
研究判别要点:
两个缺口一般在同一水平价位上形成;岛形前一缺口为消耗性缺口,而后一缺口为突破性缺口。如:上岛形前一缺口为多方力量耗尽之缺口,而后一缺口为空方开始主导市场的空方突破性缺口。下岛形前一缺口为耗尽空头力量的缺口,而后一缺口为多方开始反攻的突破性缺口。在岛形形成期间成交量十分巨大,两个缺口间隔时间长则数周,短则为一天。
2. V型走势
盘中V型底,俗称“尖底”,形态走势呈V型,如图3-8所示。其形成时间最短,是研判最困难、参与风险最大的一种形态。但是这种形态的爆发力最强,把握的好,可以迅速获取利润。它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主力刻意打压造成的,使得股价暂时性地过度超跌,从而产生盘中的报复性上攻行情。这属于短线高手最青睐的一种盘中形态。
图3-8 V型底形态
V型走势可分为:第一,V型走势下跌阶段。通常V型的左方跌势十分陡峭,而且持续一段短时间。第二,V型走势转势点。V型的底部十分尖锐,一般来说,形成这一转势点的时间仅三两个交易日,而且成交在这低点明显增多。有时候转势点就在恐慌交易日中出现。第三,V型走势回升阶段。接着股价从低点回升,成交量亦随之而增加。“伸延V型”走势是“V型走势”的变异形态。在形成V型走势期间,其中上升或是下跌阶段呈现变异形态,股价有一部分出现横向发展的成交区域,其后打破这一纠缠区,继续完成整个形态。倒转V型和倒转伸延V型的形态特征,与V型走势刚好相反。
市场揭示意义:由于市场中卖方的力量很大,令股价稳定而又持续地挫落,当这股抛售力量消失之后,买方的力量完全控制整个市场,使得股价出现戏剧性的回升,几乎以下跌时同样的速度收复所有失地;因此在图表上,股价的运行形成一个像V字般的下跌上升轨迹。
伸延V型走势在上升或下跌阶段,其中一部分出现横向的区域,这是因为形成这一走势期间,部分人士对形态没有信心,当这股力量被消化之后,股价又再继续完成整个形态。在出现伸延V型走势的纠缠区时,可以在纠缠区的低点买进,等待整个形态的完成,伸延V型与V型走势具有同样的指导走势倾向。
重要提示关注:
V型走势在转势点必须有明显成交量配合,股价在突破伸延V型的纠缠区顶部时,也必须有成交量增加的配合;在跌破伸延V型的纠缠底部时,则不必有成交量增加。
3. 对称三角形
对称三角形又称收敛三角形,是比较常见的整理形态,如图3-9所示。有时也会出现趋势逆转突破的情况,但机率较小。根据市场不完全统计,对称三角形中大约3/4属于整理形态,1/4则属于升市顶部或跌市底部出现的转势形态。
图3-9 对称三角形
对称三角形特征条件:
(1) 股价波动幅度呈收敛状,成交量也随之递减,向上突破需要大成交量的确认,向下突破则不必。
(2) 对称三角形的最小升幅是从形态的第一个上升高点开始画一条和底部边平行的直线,我们可以预期股价至少会上升到这条线才会遇上阻力。至于股价上升的速度,将会以形态开始之前同样的角度上升。形态的最小跌幅、量度方法也是一样的为平行阻力线。
(3) 向上突破之前成交量的配合可提前看出端倪,股价越是接近三角形顶点突破,攻击力度也越小,通常在底边1/2或3/4处突破为最标准的图形,最佳的突破时机是在两次下跌之后第三次上升之时。
(4) 形成对称三角形形态的市场气氛为观望犹豫,因为多数投资者认为应等事态明朗以后再介入,如果在浓烈的看多气氛中出现此形态,则要小心形成短期头部形态。
(5) 对称三角形突破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反抽。上升的反抽止于高点相连而成的三角形上边线,下跌的反抽则受阻于低点相连的三角形下边线。倘若股价的反抽突破上述所说的三角形边线,则该形态可能不成立。
重要提示关注:
对称三角形大部分归纳为整理形态,但也有出现在涨势的顶部或跌势的底部,成为一种反转形态,不过这样的例子只占1/4。此形态必须有两个明显的短期高点和两个明显的短期低点组成。在对称三角形态形成过程中成交量应不断减少,以证实多空双方的观望气氛。在向上突破时必须伴随量的增大,而向下突破,不要求有成交量的配合。不过有时在三角形尖端向下突破并伴随极大成交量时,会出现假突破,在之后几天内有可能出现涨势。
4. 双重底或顶
股价在底部区域走势呈W字母形态,称W底型,如图3-10所示。如股价运行在顶部区域走势呈M字母形态,称M头型,如图3-11所示。
图3-10 W底形态
图3-11 M头形态
(1) W底的形态:股价下跌遇到合理支撑,高位沽空者开始回补使股价回升,但前期跌势又导致投资人看淡后市产生逢高出货的打压行为,造成第二次回落。然而看好后市的空仓者认为已错过前一次买入时机,一时股价接近前一低点便立即抢进,推进股价节节上升。W底是一种转势信号,表明探底成功,跌势暂告一段落。
W底实际上是V型反转的进一步深化,为什么要进行二次回落呢?一方面这是因为在打压过程中,一部分投资者已在低位吸纳了一些筹码,为了让这些筹码提早出局,再次打压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也是某一价位套牢者较多,须引诱套牢者出局,而不能强攻。对股票来说,既然某一价位是套牢者成交密集区,或者低位不小心让人捡到便宜筹码,在关键技术位,这些获利盘出局的可能性较大。有利“地形”已被空方首先占领,就不能像V型反转那样直接向上,而是再次回落,诱使敌人放弃有利地形。
(2) M头的形态:股价持续上升为投资者带来利润,获利回吐产生股价上升的阻力,使上升行情转为下跌行情。当股价回落到某一水平,市场中的短线投资者开始进入,高位做空者也开始回补,行情出现回升。但在第一高点时错过出货机会而被套的投资者开始沽空,加上前一低点进货的短线投资者,两者合力的做空力量促使股价再次回落。二次冲高均遇阻力使该股的持有者信心大挫,引起大量抛空行为,直到跌破上次低点,M头形态完成构筑。M头也是一种转势信号,表明冲高失败,涨势已止。M头的颈线确认:从第一个高点回落的最低点位置是其颈线位置,跌破颈线是一个可靠的卖出信号,跌势将持续一段时间。
M头的成交量在两个高点前为价增量增,但整个形态中成交量总体是逆减的。W底的成交量在两个低点前为价跌量减,但总体成交量是反向增加的。
W底与M头的市场揭示意义是:多空双方大有一番激战之举,其构造完毕之后,市场力量的平衡被打破,偏向完成图形的一方。
5. 圆顶形与圆底形
圆顶形形态与圆底形形态也是两种极具意义必重要提示关注的反转形态,如图3-12和3-13所示。投资者及市场分析人士均相当重视这种圆形图形的研究。在圆顶形及圆底形形态中,市场供求双方大体平衡,使股价维持一段时间的盘局,最终挣脱盘局出现向上或向下的反转行情。
图3-12 圆顶形形态
图3-13 圆底形形态
(1) 圆底形的成交量曲线,可对应于圆底形的走势,即在底中成交量最小,在股价上升力量形成后,成交量会有大幅增加。这种形态一般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升势即将开始,投资者可在成交量放大时作买进动作。
(2) 圆顶形的情况与上述圆底形相反。股价先是上涨,上涨到某一水平位置出现盘局,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一定的高价。
圆顶形的成交量曲线是:在股价上涨时,成交量相应增加,但接近圆顶部位时,成交量出现萎缩,待卖方力量日益明显地占据上风时,成交量放大,跌势形成。
重要提示关注:
当圆顶形头部形成后,股价并不即刻下跌,有时会反复横向发展形成一个平台,但平台提供了下跌之前的退出机会。当圆底形底部形成后,股价并不会马上涨行情,而是在走出圆底形时形成一个来回窄幅拉锯的平台,也称锅柄。这个平台,给它一个名称叫“进货平台”,因为之后会出现较强力度的上涨市况。
6. 头肩型反转形态“头肩顶”
反转形态中,最为重要的是头肩型反转形态,其中之一即为头肩顶,如图3-14所示。头肩顶是升势反转的形态。图形上有3个高峰,中间的高峰高于其余两个高峰,其形态犹如人的头与左右两肩。
图3-14 头肩顶形态
其市场揭示意义,即由升转跌的形态是:股价持续一段时间保持上升,并且成交量保持价增量增的特点,之后前期买进的人产生利润,便出现一个获利回吐的群体行为。股价出现回落,成交量也出现萎缩现象,形成左肩即第一个高峰。当股价回落到一定程度,再次出现股价的强劲上升市况,并在股价上高于前一高峰,此时成交量的高点可能低于第一峰时的最大成交量,出现价增量平的现象,股价再次回落,成交量在回落期间也相应减少,于是产生头部。当股价下跌接近上次回落的低点,再次获得支撑出现回升。但市场上已明显没有前两次的投资高潮,在无法到达前一高峰时产生回落,形成头肩顶形态。
头肩顶重要提示关注:
左右肩大致等高,右肩也可以较左肩为高;若右肩高点比头部要高,则形态不成立,可能形成上升三角形。
(1) 突破:当股价跌破头肩顶的颈线,并达到市价的3%时,形态成立。若在跌破颈线时成交量激增,说明市场抛售力量十分强大,后市将持续一段跌幅。
(2) 回抽:当跌破颈线开始下跌时,在某一位置产生反弹,这一反弹过程称为回抽。一般回抽无法高于颈线,颈线向上倾斜时除外,若回抽高度接近右肩甚至高于右肩,则该形态破坏,被称为失败的头肩顶,则用箱形整理处理。
7. 头肩型反转形态“头肩底”
与头肩顶相反的是头肩底形态,也称“倒头肩顶”。因为整个形态是完全相反,如同一个倒立着的人的头肩部,如图3-15所示。头肩底是跌势的反转形态,图形上有3个低谷,其中第二个低谷比其余两个低谷要低,形成一个反向的头肩型。形成左肩时,股价下跌,成交量相应增加,接着是一次成交量较小的次级上升。之后股价又再次下跌,且跌破上次的最低点,成交量再次随着下跌而增加,比前一反弹阶段的成交为多,头部形成。从头部最低点回升时成交量有可能增加,在整个头部的成交量中比左肩要多。在股价回升到上次的反弹高点时,出现第三次回落,在跌至左肩水平时,跌势稳定,而后伴随成交量放大,股价开始上冲。当冲破阻力线颈线即3个低谷中间两个高点的连线后,形态成立。
图3-15 头肩底形态
头肩底重要提示关注:
头肩底与头肩顶形态相似,区别在于成交量。当颈线突破时,产生买入信号。虽然买进不是最低点,但升势即转势确认,但必须强调在颈线突破时,一定要伴随成交量激增的配合,不然有可能产生假突破。
最小升幅的计算原则:从头部最低点作垂线相交于颈线,其高点就是从右肩突破颈线后的最小升幅。同头肩顶突破颈线产生回抽现象一样,头肩底突破颈线后也会出现股价回落,即考验颈线支撑强度的股价回落。但要求回落不低于颈线,若低于颈线甚至低于头部则形态失败。在这里要提醒的是,在个股走势中有时市场主力就利用上述原理造市。因此建议投资者研究个股时,注意大势的图形分析,因为大势人为因素较小。
8. 头肩型反转形态“复合头肩型”
头肩型都是较为典型的形式,而实际走势极为复杂,经归纳分类又可产生头肩型的变形形态:复合头肩型。由于股价变动是市场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表现在股价演变的图形上,会出现激烈的多空争斗,来回拉锯式式波动,往往产生复合头肩型图形。
一头双肩式:图形具有一个头部、两个左肩和两个右肩,按正立和倒立可分为一头双肩顶形态和一头双肩底形态,主要表现在多空方激战在颈线附近这一特点。其市场含义是:多方为了达到建仓目的,并不急于马上冲击颈线,把股价拉回,蓄势再度建仓,然后一举攻破颈线,形成两个肩部的一头双肩甚至多肩的头肩底形态。同样空方为了达到清仓目的,来回拉抬股价形成跌势图形——变形的头肩顶形态。类似的还有双头多肩型的双头多肩和双头多肩底形成,构成了“复合头肩型”图形。
重要提示关注:
颈线确认,由于复合头肩型的多肩多头特点,使其颈线很难贯通所有肩部,这里我们确定一个最低最高原则:即在复合头肩顶中,找肩部中最明显的两个低点连成颈线,而在复合头肩底中,找反弹最明显的两个高点连成颈线。另外掌握一点,即颈线被肩部触及的次数越多则预测精度越高。
最小升幅或最小跌幅的计算原则:方法与头肩型相同,即把头部与颈线的垂直距离作为最小升幅或最小跌幅,并从颈线突破点向突破方向测量。
头肩型的技术分析意义较为重大,因为它代表了一个中期转向的信号,且实际走势中概率颇高,尤其是头肩顶形态,即便后市证实形态失败,也是一种强烈的信号。即使“头肩顶”失败,股价再次超越前一头部,但已是强弩之末的事例,真正等到市场行情回落,会出现更急更深的跌势。同样,失败了的头肩底形态,有时也代表着市场正逐步回暖。
当然,目前在股市流行的动态行情曲线,也不断形成一个个头肩型或复合头肩型的短复合头肩型的短线走势,上述原则一样适用,只不过作用的周期会相应减少。
更多详情请联系罗经理,电话:13032861563 或者 QQ:2207065191,竭诚为您服务!
有需开户的可扫描以下二维码,让你足不出户也能开户!
.5佣金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