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需求弱化,钢铁路在何方?(三)
发布时间:2023-1-28 16:15阅读:171
长期成长性:把握内生优化,方可无往不利
随着行业景气下行以及产业链利润分配比例一路下滑,当前钢铁行业估值水平已经滑落 至近 10 年低位。截至 2022 年 12 月 12 日,钢铁板块的市净率仅 0.74,位于近 10 年 来的 13%分位值,未来钢铁行业是否存在估值修复的机遇?估值是对行业长期盈利水平的映射。复盘来看,钢铁行业过往周期特征明显,盈利波动 巨大,难以支撑估值维持高位。当下新旧需求转换之际,钢铁行业向新兴需求的切换, 却并不一帆风顺;当前较低的估值水平或映射了市场对行业未来盈利能力的担忧。钢铁行业要想实现长期盈利水平的稳定与提升,行业内生优化是关键。而随着行业持续 优化内功,稳定行业利润,提升产业链分配比例,钢铁板块的长期配置价值也将逐步显现。
如您需要参与钢铁期货,而又对相关专业性知识不是太理解,欢迎点我详细交流。
期货开户欢迎点我头像咨询
联系人:弘业期货贾经理
期货从业资格证号:F3006822,中国期货业协会备案正规期货从业人员。
股指期货开户、商品期货开户,原油期货开户,国债期货开户,商品期权开户,股指期权开户,个股期权开户。
行政管控不可或缺,但只是阶段性稳定盈利的手段
过往来看,市场化供给放量下,钢铁行业的盈利波动巨大。究其原因,大部分钢铁产品 本质上属于同质品,行业进入壁垒及扩产约束较低;2010 年前后,在地产驱动行业景 气下,大量资本进军钢铁冶炼业务。市场化放量导致钢铁行业难以持续受益于下游需求 景气,一旦行业的需求增速放缓,盈利能力将大幅下降:
1) 2012-2015 年,市场化主导。缺乏外生供给管控下,2012-2013 年,行业需求尽管 快速扩张,钢价和利润却一路下滑;而 2014-2015 年,随着需求进一步回落,钢 价和行业盈利也滑落至低点。
2) 2016-2018 年,行政化管控主导。随着供给侧改革去除地条钢产能,叠加采暖季限 产等供给因素扰动,有效压制行业产量的扩张。而在棚改货币化引领下,钢铁需求 侧回暖,钢价和行业盈利迅速回升。
3) 2019-2020 年,市场化主导。由于钢铁下游利润回落,环保限产禁止“一刀切”和 去产能节奏放缓,钢铁产能和产量弹性大幅释放,钢铁盈利开始逐步回落,板块步 入震荡下行通道。
4) 2021 年,行政化管控主导。粗钢产量平控落地,驱动 2021 年钢铁大行情。尽管 需求侧表现并不靓丽,但供给侧的计划内减产与计划外的限电限产,致使产量快速 回落,钢价和钢铁行业盈利也达到历史高位。
5) 2022 年,市场化主导。年初以来,需求的弱化导致钢铁行业大面积陷入亏损,行 业开启自发性市场化减产,但需求下滑幅度过于剧烈,市场化减产仅能延缓景气下 行,难以逆转局面。
然而,行政化管控能够实现阶段性稳定盈利,但要实现长期盈利格局的改善,还需行业 自身的优化:1) 减产具有双刃剑效应。倘若景气回落,通过限产使供给匹配需求下滑的幅度来维持 钢价,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繁荣期;以量换价是否具有性价比,还需考量,比如 2021 年三季度,利润总额环比便大幅下滑;2) 需求下滑时,减产的作用边际递减。随着需求下滑,减量换取的吨钢盈利弹性边际 下降,甚至在需求大幅回落时,减产成为行业止亏不得不使用的手段,更难言盈利 弹性,比如 2022 年三季度。
内生优化,方可稳定盈利,提升产业链议价权
外生干预,并非常态;内生优化,方可长久。但在行业内功并未完善之前,由于终端需 求波动,减产阶段性失效,盈利的波动与利润分配比例的下滑就随之出现。但正确的事, 任何时候开始,都不言晚。因此,长期而言,优化行业内功,才是稳定行业利润、扩大 产业链利润比例的最终手段。供给侧改革以来,钢铁行业通过降本挖潜、兼并重组、产品结构优化等手段,在行业竞 争力的提升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此轮地产下行周期,地产新开工需求同比下滑 40%~50%的情况下(下滑幅度已经超过 2008、2015 年),钢铁行业的亏损幅度明显小 于 2008、2015 年,印证了钢铁行业通过内生优化,盈利下限已有明显的改善,抵御周 期波动的能力取得一定进步。
但是,也必须清晰的认识到,当前钢铁在产业链中议价能力的弱势,表明钢铁行业的内 生优化之路仍任重而道远。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两个突出矛盾是:1)产业链中议价权 较弱,利润被上游原料侵蚀;2)下游传统需求回落,然而新兴需求却未较多惠及钢铁。针对这两个主要问题,我们复盘美国、日本等工业强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并对当前 时点下,我国钢铁行业内生优化的路径做出简要展望。
长周期来看,我国社会废钢积蓄量有望提升。尽管当前我国社会积蓄废钢相对粗钢产量 而言,仍处较低水平。但我国粗钢产量自 2000 年开始步入高速增长期,假设钢铁平均 20 年的折旧周期,未来我国社会积蓄废钢总量有望进入增长高峰期,从而打开我国废钢 回收及加工业务的增长空间。然而,基于我国废钢行业起步时间较晚,对废钢回收、加工体系的建设还仍有较多未完 善之处。一方面,我国废钢来源较分散,社会折旧废钢来自于居民、个体商户、非经营 性企事业单位及经营性工矿企业,增加废钢回收难度;另一方面,我国废钢加工企业规 模较小,不利于加工成本和质量控制,制约废钢产量增长和稳定供应。由此,健全我国社会废钢资源回收体系,提升炼钢废钢供应量,对减少我国钢铁行业对 上游铁矿的依赖,提升电炉钢占比,具有重要意义。
投资:把握细分赛道景气机会,普钢侧重择时
展望 2023 年,“估值与基本面双底部 需求预期边际好转 供给潜在行政减产”将构成 钢铁股投资主要思路。此外,整体景气回落下,投资结构性需求景气且具有较高壁垒的 细分赛道龙头的α价值,或更值得肯定。建议关注:1) 受益于新能源和高能效,且具备高壁垒的硅钢产业链上的企业,如宝钢股份、首钢 股份、华菱钢铁、望变电气等;2) 受益于火电锅炉需求增长预期的企业,如武进不锈、常宝股份、盛德鑫泰等;3) 盈利能力稳定,成长属性较强,具备高α投资价值的特钢和钢加工龙头企业,如中 信特钢、久立特材、甬金股份等。
硅钢
硅钢材料作为钢铁产品“皇冠上的明珠”,在新能源向电能转换,以及新能源汽车、工业 电机、大型发电机、家电等领域均有重要作用;伴随新能源需求崛起和工业能效升级的 大背景,景气有望高增。
根据硅钢中晶粒排列方式和晶体取向聚集程度,硅钢可以分为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 取向硅钢的晶粒在轧制方向上朝向一致,在此方向上具有相对更高的磁感强度,适用于 静止器领域,如各种类型的变压器。无取向电工钢内部的晶粒朝向各不相同,尽管在轧 制方向上的磁感强度弱于取向硅钢,但是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良好的磁感强度,适用于 转动电机领域,如工业电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家电电机等。
根据磁感强度的大小,可将取向硅钢进一步划分为高磁感取向硅钢(Hi-B)和一般取向 硅钢(CGO),前者一般具有更高磁感强度和更低的铁损。一般而言,将磁感强度小于 1.88T 的取向硅钢称为一般取向硅钢(CGO),大于等于 1.88T 的取向硅钢称为高磁感 取向硅钢(Hi-B)。对无取向硅钢而言,一般将铁损 P1.5/50≤4.00W/kg(对应牌号 400 及 以下)的无取向硅钢称为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其余为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
需求:新能源与高能效,催生高端硅钢景气
能效提升催生取向硅钢向高磁感升级。2020 年 5 月,电力变压器能效新标准——《电 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20)正式发布,并于 2021 年 6 月正式 实施。基于新标准,2021 年 1 月,国家工信部、市场监督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 《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21 年-2023)年》的通知,计划明确要求:到 2023 年,高 效节能变压器(符合新修订《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中 1 级、2 级能效标 准的电力变压器)在网运行比例提高 10%;当年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 75%以 上;2022 年 7 月,六部委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出到 2025 年,新 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 80%以上。
高能效变压器成为主流,打开高磁感取向硅钢市场空间。新能效标准下,满足 1 级、2 级、3 级能效变压器所需硅钢材料的最低牌号分别为 080、090、105;而在 2023 年, 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1 级、2 级能效)占比达到 75%以上的要求下,085、090 牌号将 成为 2 级能效硅钢变压器选材的主流,080 及以上牌号的硅钢需求将逐步打开。
新能源汽车打开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增长空间。驱动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是 整车实现机械能与电能转换的关键;而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作为驱动电机定转子铁心的核 心材料,对电机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 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供不应求,价格持续高增。
供给:龙头优势显著,夯实长期盈利
作为尖端材料,硅钢产品壁垒高铸,有望夯实长期盈利。1)高磁感取向硅钢 CR2 达 96%,龙头企业具备超过 10 年的领先身位,吨投资成本接近 2 万元/吨,在时间、技术、 资金上的高要求,使其他钢企难以企及;2)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从投产到 认证需 6-10 年时间,当前国内完成全车系认证的企业仅宝钢、首钢;尽管部分钢企可 少量供货,但考虑认证和扩产时长,行业供给在短期内有望保持刚性。
火电锅炉管
根据长江公用,2020 年末以湖南、江西及陕西为起始、到 2021 年夏秋之际全国大范围 的限电、再到 2022 年夏季的四川有序用电,我国限电频率较过往显著提升,虽然历次 均有天气、工业生产及其他偶然因素的表观影响,但连续多年出现限电现象背后真实原 因是供给存在结构问题。能源供应安全问题凸显下,增加火电投资有利于提高电力安全 供应保障能力。截至今年 10 月,火电投资累计同比去年增长 42.80%,映射火电建设进 入成长新周期。
火电建设景气上行,打开火电锅炉管增长空间。据测算,随着今年大批煤电项目获批, 预计 2023 年新增火电装机容量 60GW,改造容量20GW,国内火电用小口径钢管市场 需求达 72 万吨,不锈钢加超级不锈钢管市场空间8万吨,同比 2022 年增长约 2.7 倍, 需求弹性丰厚。
测算根据以下依据或假设:1) 根据国际能源网,今明两年有一大批火电项目获批,预计 2022-2023 年每年核准 80GW,2024 年目标投产 80GW,考虑到项目有重叠,预计三年核准总量 200GW;考虑到项目从核准到建设的周期约在一年左右,假设 2023-2025 年每年新装机量 分别为 60GW/80GW/60GW。2) 根据《关于开展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的通知》,对供电煤耗 300 克标准煤/千瓦时 以上的煤电机组,应加快创造条件实施节能改造,对无法改造的机组逐步淘汰关停。十四五期间总改造规模不低于 350GW,其中 50GW 可通过供热改造完成,150GW 可通过灵活性改造完成,假设十四五期间通过升级改造的火电机组约 100GW,折 合每年升级改造容量需求为 20GW。3) 根据盛德鑫泰公告,1GW 火电装机量对应小口径钢管需求 8000-9000 吨,不锈钢 和超级不锈钢管需求约 800-1000 吨。
高等级火电管材竞争者较少,行业壁垒高铸。根据盛德鑫泰公告,高等级火电用管的壁 垒主要体现在:1)进入门槛高,如果企业要新开发这种材料,首先要得到锅炉厂材料研 究所的认可,经过 1 万个小时以上的高温蠕变的实验,合格才能使用。2)制造难度大, 高合金无缝钢管 T91、T92 和超级不锈钢管的难点主要在加工,因为高等级的材料对温 度的敏感性、杂质的比例、整个工艺的定位都要求很高,一旦有所偏差会造成材料的缺 陷和报废,如果成材率不高,可能会带来整个利润的下滑。需求景气的修复加之高壁垒 掣肘新增产能投放,行业有望在未来几年保持紧平衡,赛道玩家有望充分受益。
特钢、钢加工
近年能耗管控、疫情、贸易摩擦等因素,致使新材料进入加速变革大时代,经历了长年 洗牌的制造业细分龙头,纷纷以隐形冠军的身份脱颖而出,如特钢和金属加工龙头中信 特钢、久立特材、甬金股份,周期波动对其成长性影响相对较小,自身量增与技术升级 逻辑支撑其长期发
如您需要参与钢铁期货,而又对相关专业性知识不是太理解,欢迎点我详细交流。
本文转自(料道)
期货开户欢迎点我头像咨询
联系人:弘业期货贾经理
期货从业资格证号:F3006822,中国期货业协会备案正规期货从业人员。
股指期货开户、商品期货开户,原油期货开户,国债期货开户,商品期权开户,股指期权开户,个股期权开户。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