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发布】央行负责人详解货币政策房企融资平台企业整改等热点问题
发布时间:2023-1-13 18:05阅读:76
稳健货币政策将在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上发力。人民银行将推出新的结构性工具,重点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新华财经北京1月13日电(记者刘玉龙、杨昕辰)13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参加国新办发布会时表示,稳健货币政策将在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上发力。人民银行将推出新的结构性工具,重点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宣昌能表示,2022年,人民银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扎实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坚决支持稳住经济大盘。2023年,稳健货币政策将在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上发力。
一方面,着力支持扩大国内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把握信贷投放力度和节奏,适时靠前发力,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总量上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力支撑,但也要合理适度,不搞“大水漫灌”,平衡好稳增长、稳就业和稳物价的关系。
另一方面,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继续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等专项再贷款,支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优惠政策,有力支持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推动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高水平动态均衡。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和经济循环恢复,微观主体的信心将逐渐恢复,活力逐渐释放,我们将继续采取措施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宣昌能说,一是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成本,降低微观主体的债务负担,增加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能力。二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向制造业、服务行业民营小微企业的倾斜支持力度,继续推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三是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四是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等政策工具,维护好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实施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支持政策,推动房地产行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这两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比较多,特别是去年以来出台了多项工具。总的来看,结构性货币政策“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截至2022年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大约6.4万亿元,在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稳定宏观经济基本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多举措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最近我们在研究推出另外几项结构性工具,主要重点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包括‘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住房租赁贷款支持计划、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等。”邹澜说。
据邹澜介绍,近一段时间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优质房企的融资环境明显改善。如2022年9月至11月,房地产开发贷款累计新增1700多亿元,同比多增2000多亿元。2022年四季度,境内房地产企业债券发行1200多亿元,同比增长22%。
邹澜表示,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防范风险从问题房企向优质房企扩散,有关部门起草了《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行动方案》。《行动方案》聚焦专注主业、合规经营、资质良好、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的优质房企,重点推进“资产激活”“负债接续”“权益补充”“预期提升”四个方面共21项工作任务,综合施策,改善优质房企现金流,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
邹澜表示,这些任务中既包括抓好已经出台政策的落实,也包括设立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专项再贷款、设立住房租赁贷款支持计划等一系列新举措。《行动方案》中关于优质房企的条件并没有具体名单,由金融机构自主把握。
邹澜还介绍,针对大家关心的“三线四档”规则,《行动方案》明确要完善针对30家试点房企的“三线四档”规则,在保持规则整体框架不变的基础上,完善部分参数设置。
14家平台企业大多数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马贱阳表示,2020年11月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管理部门指导督促蚂蚁集团等14家大型平台企业,针对金融业务存在的无牌经营、监管套利、无序扩张、侵害消费者权益等突出问题,扎实开展整改。
“目前,大多数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大型平台企业合规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保护意识明显增强,金融业务不断规范。”马贱阳说,与此同时金融管理部门标本兼治,加快监管制度建设,在第三方支付、个人征信、互联网存款、保险、证券、基金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制度文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常态化监管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为后续常态化监管奠定了良好制度基础。
马贱阳表示,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一是继续推动相关平台企业加快剩余少数问题整改,善始善终完成整改工作。二是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机制,加强监管科技力量建设,支持平台企业合规经营,稳慎发展金融业务,并对违法违规金融活动零容忍。三是研究制定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支持措施,支持平台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质效,巩固和增强国际竞争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