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5 市场要闻
发布时间:2023-1-5 10:59阅读:180
上市大券商,交易佣金超低价,融资利率5% (量大可再协商),期权1.7元/张全包。开户找我,7*24小时网上开户(股票、基金、可转债、融资融券、期权、量化、靓号账户)。
2023年第一个交易日,就有A股公司被外资“买爆”。深交所数据显示,1月3日,境外投资者对华测检测的持股比例达28.11%,触及深股通的“限购线”。出于同样原因,港交所近期先后暂停深股通洽洽食品和美的集团的买盘交易,对于这两家消费龙头公司,境外投资者只能卖出,不能买入。随着中国经济复苏、人民币升值等利好因素不断释放,外资机构人士预计2023年外资流入规模将显著高于2022年。
对于2023年的银行股行情展望,多数券商持有看好态度,普遍认为当前银行股估值仍处于历史的低位,随着经济复苏、地产政策优化,银行经营环境向好,银行板块估值修复空间大。
据证券时报,新年伊始,资金南下“掘金”港股热情不减。新一年的资本市场已扬帆起航,首日“开门红”的盛况也给投资者注入了不少信心。眼下,市场正在激烈交锋,寻找新一年的投资主线。其中,就有不少基金经理继续将目光投向港股市场。
据证券时报,岁末年初,多家券商机构发布相关研究报告,总的来看,机构对2023年A股看法较为乐观。与此同时,在新旧年之交,包括券商、公募基金等在内的机构也加紧调研上市公司的步伐,寻找新一年投资机会和布局方向。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以来,机构重点调研了包括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等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
据证券时报,私募机构怎么看今年的行情?据采访多家百亿级私募机构后发现,尽管市场仍有分歧,但已形成部分共识,即疫情之后,消费复苏增长较为明确,对于今年上半年行情有积极作用。而在配置方向上,普遍青睐低估值板块,家电、基建、港股等成为配置重点方向。
据证券时报,伴随着公募基金春季攻势的大幕拉开,基金公司对具有超跌、疫情受损特点的小盘股展开密集调研,已让许多小盘股的实际控制人、高管感受到股价反弹的春风,一批在11月份刚推出减持计划的中小市值公司,近期密集发布提前终止减持的公告。
据经济参考报,截至2022年12月27日,北交所已受理72家券商融资融券业务权限开通申请,审核通过64家,开通两融交易单元24家;中国结算共受理73家券商结算路径和两融专户开通申请,业务办理推进正常。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1
-
@你,炒港美股交税了吗?
2025-07-28 13:11
-
豪门百亿财产争夺战背后,信托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