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日报20221228:国债期货集体收涨地产债多数上涨
发布时间:2022-12-28 17:23阅读:602
一、债市综述
12月28日,国债期货集体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9%,5年期主力合约涨0.11%,2年期主力合约涨0.06%。中证转债收跌0.31%,报393.67,报447.6亿元。盛路转债跌超7%,鼎胜转债、天康转债跌超4%,元力转债、爱迪转债、惠城转债跌超3%;奥佳转债涨超9%,横河转债涨超7%,新天转债涨近7%,康医转债涨超6%,台华转债涨超4%。
交易所债券收盘,地产债多数上涨。“21宝龙01”涨超9%,“21碧地04”“20时代05”涨超5%,“20时代09”涨超4%,“20时代07”涨4%,“20时代02”涨近3%;“21旭辉01”跌超4%。
中信固收分析称,随着政策优化、居民收入预期转增,房地产销售改善将带动基本面康复。过去压制利差修复的政策、资金、风险和基本面等因素均开始释放利多信号,预计2023年地产利差也将由2022年单边利空的行情转向多空拉锯。当前房地产行业化解风险的主要方式为收购优质项目向受困企业提供流动性,预计2023年最先受益的房企为央、国企业,而后混合制企业和民企则随行业基本面改善而康复;对于机构而言,待行业风险出清后,可博弈不同企业属性之间的溢价,地方国企收益成长性更高;站在投资角度,建议关注行业拐点出现后的右侧机会,也可理性看待抛售与展期,关注估值超跌的机会。
华创固收分析称,当弱基本面遇上强维稳诉求,2023年,城投债仍是投资者赚取高票息收益的合适选择,不同偏好的投资者可在不同区域、不同期限下进行精细择券。2022年城投债市场呈现三个典型特征:1)资金面整体宽松,城投债收益率下行明显;2)资产荒背景下,城投利差一度压缩至历史较低位;3)两极分化加剧,好区域利差一度降至历史低位,尾部区域逼近历史最高水平。专项债发行节奏明显前置,全年新增专项债已于10月底前全部发行完毕。今年共595家城投承接专项债项目,涉及专项债融资额2956亿元。74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助力地方基建投资发展,浙江、云南、广东、四川等省资金落地规模居于前列。
二、每日要闻BN
1.【央行:11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50637.9亿元】央行发布2022年11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11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50637.9亿元。国债发行9237.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2468.9亿元,金融债券发行9542.6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0757.6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276.8亿元,同业存单发行18006.9亿元。
2.【11月份沪市日均交易量为3917.7亿元,深市日均交易量为5364.2亿元】11月末,上证指数收于3151.3点,较上月末上升257.9点,涨幅为8.9%;深证成指收于11108.5点,较上月末上升711.5点,涨幅为6.8%。11月份,沪市日均交易量为3917.7亿元,环比增加14.8%;深市日均交易量为5364.2亿元,环比增加18.5%。11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50637.9亿元。国债发行9237.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2468.9亿元,金融债券发行9542.6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1发行10757.6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276.8亿元,同业存单发行18006.9亿元。截至2022年11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4万亿元,占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的比重为2.4%。
3.【全球债券继续下跌 促使日本央行进一步购买债券】据智通财经消息,周三,全球债券市场延续了年底的抛售,促使日本央行进一步购买债券。该央行宣布了一项计划外的债券购买操作,以帮助遏制本地债券收益率的上升。本月早些时候,日本央行放宽了其10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区间,宣布将收益率目标区间上限上调至0.5%左右,令投资者感到意外。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为期两天的假期结束后,在清淡的交易中攀升22个基点至4.05%,原因是市场担心中国重新开放将使高通胀持续更长时间。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一个基点至3.85%,为六周以来的最高水平。
4.【新世纪评级:债券展期规模明显回升】新世纪评级分析称,2022年11月,我国债券市场仅“19当代02”1支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无新增违约主体。展期方面,11月共有18支一般信用类债券和4期资产支持证券展期,展期金额共215.08亿元,规模较前几月环比明显回升;展期债券共涉及14家发行人,其中红星控股、信中利和鑫苑中国本月首次出现债券展期。境外债方面,中南建设与海伦堡中国境外债券违约。其他信用风险事件主要包括债务逾期、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高管人员违纪调查、监管机构处罚等。
5.【机构风险偏好年末小幅回升 美债收益率周二多数上行】据新华财经消息,圣诞假期过后,美债市场周二(27日)开盘走弱,市场暂时抑制对经济衰退的担忧,转为期待权益市场的“圣诞老人行情”带来的反弹,机构风险情绪有所提升。据巴克莱银行数据显示,12月21日当周,美国债券基金流出111亿美元,创2022年单周最大流出水平,2022年迄今累计外流830亿美元。当地时间27日尾盘,美债收益率多数上涨,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4.9BPs报4.383%,3年期美债收益率涨7.7BPs报4.171%,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8.2BPs报3.945%,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9.3BPs报3.845%,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0.4BPs报3.931%。
6.【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2022年表现亮眼 发行规模突破9000亿元创历史新高】据证券日报消息,即将过去的2022年,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又是一个资本补充的重要之年。而在多种多样的资本补充工具中,二级资本债依旧表现亮眼,全年此类债券合计发行规模突破9000亿元大关,较2021年大幅增加。专家认为,二级资本债的广泛发行,将较大程度上保持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资本充足水平,并满足未来业务经营发展需要。
7.【中信固收:钢铁债出现提前调整,前瞻性指标指导意义明显】中信固收分析称,年末信用债利差普遍走阔前,部分钢铁债品类早已伺机而动。其中短久期低等级品类尤为敏感,早在三季度率先回归基本面“指导”逻辑,前瞻性指标重要性凸显。其中钢价与利差走势具有一定负相关性,且钢价发生趋势性走势变化后,信用利差一般会延后进入新的利差调整区间,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基建投资增速与利差走势呈正相关性,而地产投资增速与利差呈负相关性,当增速到达拐点后,利差往往随后快速调整,预测灵敏度较高。我们更应多重考量,发挥各前瞻性因素的优点,把握利差的变化趋势,得以抓住收益挖掘机会。
8.【中信固收:预计2023年地产利差将由2022年单边利空的行情转向多空拉锯】中信固收分析称,随着政策优化、居民收入预期转增,房地产销售改善将带动基本面康复。过去压制利差修复的政策、资金、风险和基本面等因素均开始释放利多信号,预计2023年地产利差也将由2022年单边利空的行情转向多空拉锯。当前房地产行业化解风险的主要方式为收购优质项目向受困企业提供流动性,预计2023年最先受益的房企为央、国企业,而后混合制企业和民企则随行业基本面改善而康复;对于机构而言,待行业风险出清后,可博弈不同企业属性之间的溢价,地方国企收益成长性更高;站在投资角度,建议关注行业拐点出现后的右侧机会,也可理性看待抛售与展期,关注估值超跌的机会。
9.【海外债动态汇总】
- 威海环通产投发布选定不超过1亿美元境外债券主承销商服务单位项目招标公告。
三、资金面
1.公开市场操作(OMO):
公开市场方面,为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今日(本周三)进行189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与此前持平。今日进行13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15%,与此前持平。今日有190亿元逆回购到期。2023年01月,共有逆回购到期13400亿元和MLF回笼7000亿元,无国库现金定存到期,预计全部回笼量总计20400亿元。
2. 市场行情回顾 (009):
银存间质押式回购利率涨跌互现。1天期品种报0.4759%,跌8.59个基点;7天期报2.1517%,涨19.86个基点;14天期报3.1998%,跌4.33个基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多数上涨,隔夜shibor报0.522,跌11个基点;7天shibor报2.019,涨1.5个基点;1月shibor报2.332,涨1.1个基点;3月shibor报2.416%,涨0.5个基点。银行间回购定盘利率集体下跌。FR001报0.6%,跌15个基点;FR007报4.8%,跌20个基点;FR014报3.5%,跌10个基点。
四、债券市场概况
1. 债券一级市场:
债券发行情况:
今日债券市场发行债券126只,总发行量1208.65亿元。其中利率债发行1只,共200亿元;信用债发行125只,共1008.65亿元。
利率债招投标情况:
今日无利率债招投标
产业债发行情况(按行业):
2. 债券二级市场:
利率债活跃券行情:
信用债活跃券行情:
信用债成交异动监控:
五、同业存单(NCD)市场情况
1. 同业存单一级市场:
同业存单发行情况:
2. 同业存单二级市场:
同业存单成交情况:
同业存单活跃行情:
六、市场信用监控
1. 市场违约情况概览(BDO)
2. 市场评级变动监控(CCRM)
近期主体评级下调:
近期隐含评级下调:
PC端阅读路径:债券-资讯研报-债券资讯-每日速递-固收日报
App端阅读路径:资讯页上方标签右划-固收日报
免责申明
本报告涉及证券投资咨询内容由关联机构浙江同花顺云软件有限公司[编号:zx0050]提供,仅供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iFinD金融终端客户使用。
本报告是由投研机器人根据市场已公开信息自动生成,本公司不保证该类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涨跌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客户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不向客户承诺收益,不与客户分享投资收益,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关联机构无关。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视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本公司用户除外)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